姜士冬
【模仿范文】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
渭城早晨的雨打濕了路邊的塵土,雨后客舍旁的柳枝顯得青翠新鮮。
勸君再飲下一杯離別的美酒,向西出了陽關便再難遇到老朋友了。
【寫作技巧妙梳理】
樂景襯哀情,即把人的喜怒哀樂投射到具體的事物上,通過美景來襯托出一種哀傷的情感,這是我國古代詩歌常用的一種寫作技法。換言之,即是用襯托的手法,以美景來表達孤獨凄涼的思想感情。
這首詩是王維極負盛名的送別之作。詩中的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治所在龜茲城(今新疆庫車)。王維將友人遠送到渭城,詩的頭兩句寫明送別場景,渭城春雨輕輕柔柔,客舍垂柳嫩嫩地在雨里搖晃,但如此清麗美景卻無心觀賞,只剩下要分別的兩個人,愁思萬千。一個“更”字加上“無故人”,寫盡心中牽掛與慨嘆。
【情景小劇場】
你有沒有過在春風拂面的時候,悵然若失?
有沒有在聯(lián)歡晚會上,倍感孤單?
美麗的、快樂的場景一定會帶給我們快樂的情緒嗎?
我想,你會有自己的答案。
【寫作參考示例】
姥姥家的杏樹下
文/江小白
姥姥家是有一棵大杏樹的,杏樹的旁邊打了一口井。小時候,我經常待在姥姥家,喜歡坐在杏樹下的搖椅上睡覺。夏天的時候,有風輕輕吹拂,帶來了片刻清涼和杏花的芬香。等到杏子成熟了,我便會用一根長長的木棍打下許多金黃色的大杏子。杏子落了一地,姥姥便會在樹下拾起一些好的,那些被蟲子蛀了的就任由它化成養(yǎng)料。
姥姥說,只有熟透了的杏收集起來,它們的種子才會有發(fā)芽的可能。
那時候,姥姥家還是土房子,但姥姥是一個愛干凈的人,屋子里總被姥姥打掃得一塵不染。姥姥做的飯也好吃,她最拿手的就是烙玉米面餅子。姥姥的玉米面餅子是甜的,會放入黃豆粉、蜂蜜。就算沒有菜,只吃姥姥做的餅子,我也會覺得很美味。
姥姥是在我五年級那年離開的。她走后,房子就空了。我偶爾跟著媽媽去拜祭,路過姥姥的老房子,心里說不清的難過。
那口水井早已不再用了,但杏樹依舊長勢良好,燦爛的、碩果累累的樣子,好像和過去沒什么分別。
我常常夢到在杏樹下,姥姥有說有笑地打著麻將,我在搖椅上吃著杏,再淘氣地把杏籽吐到水井里。等待著姥姥早點兒打完,好做甜甜的玉米面餅子給我吃。
醒來,媽媽問我:“晚上吃什么?”我說:“玉米面餅子吧!”
媽媽在攪拌玉米面的時候,我望著她的背影,一剎那眼淚噴涌。
杏樹下的場景,還能回得去嗎?
【趣小嘻說】如何讓文章高級起來
其實,我們所說的寫作技法,并沒有那么高深,它們就藏在我們看見的每一篇文章里。相信你也一定有過那樣的感受:某一天,看著下課同學們熱熱鬧鬧玩在一起的場景,心里覺得更加孤單了。就像魯迅說的:“人類的悲歡并不相通?!?/p>
有時,只需要用到一個小小的技法,就能讓整篇文章高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