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秀
(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坪城鄉(xiāng)中心小學,甘肅 蘭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及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的更新,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呈現(xiàn)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要求教師基于學生的學習需求探究多元化的以學生主動學習為主的教學實踐措施,始終基于從學生出發(fā)、尊重學生人格和自主意識的方向進行探究與實踐,貫徹落實明確的教學方向,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及生本之間的互動溝通,強化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及自主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整體上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為了分析小學語文課堂多元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措施,筆者首先對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多元互動式教學法的必要性展開了探究。
多元互動式教學主要是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營造豐富多彩、多元性的多變互動教學環(huán)境,在教師和學生平等交流探討的過程中達到不同思維層面的交融和碰撞,從而更好地激發(fā)教師和學生的探究性與主動性,進而強化教學成果的一種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1]。多元互動式教學法的主題十分明確、條理清晰、探究深入,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思維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造能力,轉變以往課堂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將課堂還給學生,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
首先,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受到應試教育、教師教學理念、教學環(huán)境等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存在著較多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嚴重影響著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的提高,限制了學生綜合素質及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主要的問題表現(xiàn)為教師習慣采用單一的以自我口頭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這一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學習狀態(tài),缺乏自主思考和探究語文課本的時間與機會,不利于學生主動性的培養(yǎng)。
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重視傳授語文課本中理論性的知識,忽略了對學生學習能力、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無法適應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需求,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與進步[2]。
再次,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未能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因材施教的教學,使得多數(shù)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步伐,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及教學有效性。
最后,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未能重視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教學,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僅僅表現(xiàn)為教師主動提出問題、學生被動思考問題,缺乏情感和思想上的溝通及交流,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很好地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出來,不利于教師結合實際情況調整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對策。
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實施多元互動式教學實踐措施尤為必要。多元互動式教學實踐法一般是指采用多元化的互動形式來與學生進行課堂上思維的碰撞、啟發(fā)和情感交流等[3]。通過多元互動教學能很好地轉變以往語文課堂固定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中感受到更多的新鮮感、不同的學習體驗等,強化學生融入課堂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此外,多元互動式教學法還能提高課堂教學的生動性和靈活性,幫助學生轉變以往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主觀能動性,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促使學生在多元化的互動教學過程中交換與他人之間的不同看法,學習其他學生身上的良好習慣,達到取長補短、相互促進的教學目標[4]。
在小學語文互動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考慮學生的特點,設計能契合教學目標的教學內容。首先,互動教學內容不能超出學生的認知范圍,避免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出現(xiàn)理解障礙。其次,教師應契合相應的階段性教學目標,貼近教材內容,始終圍繞課本重點知識及中心思想內容開展,達到強化教學成果、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在這一基礎上設計多元互動實踐教學法,如思維互動教學、情境互動教學及情感互動教學等,使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情感、認知和思維上的共鳴,促使學生主動思考,理解教學內容中的真理和中心思想[5]。
如在《傳統(tǒng)節(jié)日》教學過程中,第一,教師創(chuàng)設互動情境,通過多媒體展示代表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的事物、食物等,并提出問題:“從這些圖片中你們可以聯(lián)想到什么?”第二,采用互動思維的方式深化教學主題:“請你說出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并向同學們介紹一下這一節(jié)日的代表食物、節(jié)日的來源等?!痹谠O計多元化的互動實踐教學法的過程中,教師應在學生生活經歷有限、認知程度不高等基礎上創(chuàng)設生活互動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共鳴:“中秋節(jié)快到了,你們家里吃了什么好吃的?有沒有和家人在一起賞月?爸爸媽媽有沒有給你們講中秋節(jié)的由來?”促使學生主動融入互動氛圍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鍛煉學生的互動意識和自主積極性,提高小學語文多元互動教學實踐的質量水平。
在小學語文多元互動的教學實踐中,學習氛圍對互動課堂教學質量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為了更好地開展小組合作互動教學實踐課堂,教師首先應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積極的課堂氛圍。學生如果長時間在嚴肅、壓抑、沉悶及枯燥的課堂環(huán)境中學習極易導致情緒緊張、主動意識下降等問題,影響互動課堂的教學有效性及質量。這就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自由、輕松和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促使學生放下緊張心理,全身心融入課堂中去集中注意力,加強師生之間的情感溝通與互動,強化學生的學習效能,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師在這一教學氛圍中可以采用學生互動合作的教學模式,放任小組自由學習、思考及探究,更好地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的過程中不斷激發(fā)自己的想象力、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默契,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互動的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學習其他小組成員身上良好的學習習慣,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6]。如在《我來編童話》的習作教學中,教師可以一改以往的直接講述寫作相關內容的教學模式,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更好地讓學生在不受思維限制的前提下展開豐富的想象,在小組互動中思考探究和表述出自己內心的童話世界,并由其他小組成員進行完善與補充,最終選擇一個最佳的童話,由小組成員統(tǒng)一進行優(yōu)化完善,最終表達出來,加強生生之間的互動及情感溝通,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接觸到的課文一般屬于哲理性較強的文章,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多元化的互動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去感知自己應該如何更好地學習和探究,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在多元互動式教學法的實踐過程中,教師應通過情感互動、思維互動的形式循序漸進地促使學生從情感、思想等層面去把握文章主題和精髓,使學生從教師提出的問題中認識到和思考文章中作者表達的真實含義及中心思想,更好地強化學生對文章精髓重點的理解和掌握,深化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和了解,強化學生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的整體理解和深入探究,使小學語文教學主題得到升華和發(fā)展,從整體上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實現(xiàn)思維與情感互動的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7]。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下優(yōu)化設計課堂互動教學內容,重視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升華教學主題,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實現(xiàn)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及生本之間的深度互動,強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