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新梅
(張家港市實驗小學,江蘇 張家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以及社會的進步,小學階段的教育越發(fā)受到人們的關注。在小學教學過程中,要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其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生培養(yǎng)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的關鍵,需要教師和家長提高重視程度。因此,就需要將故事教學法融入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平臺。為了保障課堂教學效果更佳,教師可以通過選擇適合的故事來提高學生的道德與法治意識,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價值觀念,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培養(yǎng)優(yōu)秀的人才。
所謂的故事教學法,就是以故事為主要的教學素材,教師通過搜集故事、選擇故事、在課堂上呈現故事,并加以分析、評價來開展教學。故事教學法這一教學模式特別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課堂教學,因為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扇窗戶,對孩子的吸引力是無窮無盡的。故事有很多種,例如童話故事、寓言故事、英雄故事和科學家故事等。喜歡聽故事,是小學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教師在授課過程當中引用生動活潑的故事,能夠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小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十分強烈,在課堂當中為小學生講一些他們喜歡聽和有趣的故事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引用道德故事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由于小學生在日常學習當中喜愛故事,因此教師融合故事來完善教學過程,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進步,也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更好、更高效地理解知識,強化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道德素養(yǎng)。為了實現課堂活動的目標,教師應當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從而促進學生進步,幫助學生構建有效的學習策略,從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會對有趣的故事產生興趣,教師將故事引入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能夠提高教學的有效性,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優(yōu)秀的平臺,從而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讓學生在探索過程中能夠掌握一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加大對學生的引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將道德與法治故事引入課堂當中,能夠深化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促進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增強學習效果。
隨著新型教學模式的不斷出現,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課堂也逐漸向多樣化發(fā)展。在德育工作不斷深入的背景下,課堂教學還會影響到學生三觀的樹立,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要重視教材內容,將其中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這樣對小學生來說才更容易接受。在具體教學中利用故事教學法,還可以有效地將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集中起來,教師也可以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教學內容,也能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愛黨愛民的良好品質。教師要通過故事幫助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知識,引導學生以更加積極的情緒投入學習中。在課堂中,教師還需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例如,在學習“上學路上”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創(chuàng)設下雨天姥姥送孩子上學的情境,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親身經歷寫故事,之后在班級里進行分享。這樣一來,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就可以無形中學到道德與法治的相關知識,也能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再如,教師在教學《爺爺和小樹》這一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回想以前和家人一起植樹、愛護樹苗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高尚的道德品質。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重要學科。因此,教師就需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將全新且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學理念融入道德與法治課堂中。除此之外,教師在采用故事教學法的過程中應合理利用生活化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大幅度提高教學效果。道德與法治課程包含較多的知識點,對于小學生來說,在理解的過程中也面臨著一定的困難。因此,教師就需要利用生活中的事例來向學生講解知識點,也可以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例如,在學習“誠信伴隨著我”時,教師就可以在教學之前利用故事教學法來進行導入。教師還可以利用小學生撿到錢交到警察叔叔手中的歌謠來引發(fā)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思考。當然,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還要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之后,教師還可以向學生分享身邊的誠信小故事,來加強教學效果。這樣一來,學生也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到誠信對于人一生成長和發(fā)展的重要性。總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合理運用故事教學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更加貼近學生生活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
故事教學法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方式,而道德與法治課堂更是提高學生基本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將故事教學法和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結合,以此來提高教學效果。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重視故事的趣味性,這樣才能更好地對學生起到引導作用,幫助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相關知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際上,故事從生活中來,更要到生活去,很多生活中的故事也值得人們深思。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更加喜歡生動、有趣的故事,這樣才能吸引他們的課堂注意力。另外,提高故事的趣味性還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
例如,在學習“吃飯有講究”時,教師就可以以更加趣味性的方式幫助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在故事講述的過程中,還需要給予學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采取一些手段幫助學生產生情感共鳴,如播放音樂、展示相關圖片等,這些都可以達到提高故事趣味性的效果,也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如教師在教學“在操場上”時,可以將學生在操場上進行活動時的行為與文章相聯系。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對文章進行拓展延伸,從而豐富文章內容,增強故事的趣味性以及可閱讀性,幫助學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故事是學生普遍樂于接受的一種藝術形式,它向學生傳達了十分鮮明、清晰的道德觀念,啟迪著學生的心靈,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故事具備奇幻的特征,而兒童的想象力也充滿著神秘的色彩,有無限的遐想空間,這些想象滿足了學生渴求不受現實生活當中一些制約因素的影響,因此學生會與故事產生情感共鳴。我們的四周都充滿了形形色色的故事,美和丑的強烈對比,能夠激發(fā)學生在生活中形成自我體驗,促進學生將美內化,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教師可以引用白雪公主和灰姑娘這兩個經典故事來提高學生對美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夜媚锏纳屏?、純真,與她兩個姐姐的兇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會讓學生記憶猶新,為學生的心中埋下了一顆善良、真誠的種子。白雪公主的善良與皇后的兇惡形成鮮明對比,能夠培養(yǎng)學生堅韌不拔的精神。故事中優(yōu)美的語言和夸張的描寫也能夠豐富學生的想象空間,增強故事育人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是小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更需要抓住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學生感興趣的故事和教學內容進行結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還要將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將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作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