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實驗中學 李媛媛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地理教學應該樹立“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加強對學生的德育。初中地理學科涉及我國的地形地貌、山川河流等內容,蘊含著豐富的德育教學元素,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了解我國的地理概況,激發(fā)學生的家國情感。教師可以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實現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方面的教學目標。
初中地理教學的主要場所就是課堂,教師要善于利用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教師可以根據新課標的教學理念開展教學,初中地理教材涉及一些插圖、故事,教師在備課時需要研究教材,篩選、整合、補充教材資料,并制訂完整的教學計劃,設置科學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捕捉課堂中的動態(tài)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例如,教師給學生講“疆域”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我國疆域遼闊,資源豐富。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我國疆域的圖片、視頻、文字等資料,還可以給學生補充鄉(xiāng)土教學資源,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發(fā)展現狀,增強學生的區(qū)域認知,感受家鄉(xiāng)的美,提升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感情,促使學生形成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提升學生的家國情懷,課堂教學效果也會更加顯著。
又如,對于“自然環(huán)境”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材閱讀材料中呈現了亞洲的地理概況,包括對青藏高原的介紹: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有4000米以上的平均海拔和“世界屋脊”的稱號,有世界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探索這些地理知識,讓學生通過查資料的方式了解更多的山脈和高原,有助于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尤其要注重鄉(xiāng)土地理資源的整合。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鄉(xiāng)土資源加深學生對家鄉(xiāng)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
例如,教師給學生講授“自然特征與農業(yè)”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對教材內容進行整合,挖掘教材中家國情感的教學元素。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huán)境復雜,北方和南方的地形、氣候有明顯的差異。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我國農業(yè)相關的視頻,通過視頻的方式可以讓學生直觀地感受我國農業(yè)取得的成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探討我國北方地區(qū)的發(fā)展優(yōu)勢。通過討論,學生能夠明確我國北方地區(qū)的平原廣闊,耕地連片,土壤肥沃,但是北方有些地區(qū)的降水量不多,這對農作物的生長和產量會造成影響。在這種自然環(huán)境下可以種植旱作物,發(fā)展節(jié)水農業(yè)。通過這種小組討論的教學模式,有助于加強學生對于我國北方農業(yè)發(fā)展現狀的認識,可以提升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樹立人與自然協調發(fā)展的觀念,學生掌握了這些地理知識,為以后建設祖國和發(fā)展祖國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tǒng)灌輸型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學實踐。在實踐活動中加強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掌握,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地理實踐活動包括觀察、實驗、野外考察等形式,通過地理實踐活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例如,教師給學生講授“聚落與世界文化遺產”這部分內容時,可以引導學生理解聚落這一人類的聚居地,聚落可以從不同角度反映我國政治、歷史、民俗、文化等信息。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有許多聚落被列入其中,包括安徽省的皖南古村落、云南省的麗江古城等,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這些聚落的圖片,讓學生明確保護聚落的價值。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參觀傳統(tǒng)聚落民居和紅色革命基地,在參觀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生活中的地理知識,加深對祖國、家鄉(xiāng)文化的沉淀。
初中地理學科涉及的知識較多,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地理知識的拓展,不僅讓學生掌握教材知識,還可以對教材知識進行延伸,豐富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掌握地理知識的基礎上實現家國情感的升華。
例如,教師給學生講“天氣與氣候”這部分內容時,可以給學生展示“我國冬季全國主要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向學生滲透潔凈空氣的重要性,用空氣質量指數表示空氣質量。根據教材中的圖片,拉薩空氣質量為一級,我國大部分城市存在空氣污染,使學生認識到空氣質量受人類活動的影響。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教師可以延伸到環(huán)保的概念,讓學生明確環(huán)保的重要性,并樹立和諧發(fā)展的理念。
學校教育要注重和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成長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可以在家務、休閑、娛樂活動中融入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F階段有些家長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教師可以通過家訪、家長會、網絡郵件等方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讓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理念,使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通過科學的方法開展家庭教育。在家校合作的基礎上,可以通過親情,激發(fā)學生對家人和家鄉(xiāng)的感情。
教師開展初中地理教學時,應注重提升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對教學活動應起到引導者的作用,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國家政策的把握。教師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了解我國的時政新聞,提升政治素養(yǎng),提升家國情懷,把握教育方向。教師可以通過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提升工作熱情,以認真的態(tài)度面對教學工作,不斷提升教學能力,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學校內部可以組織地理教師開展教研活動,加強教師之間交流,分享教學方法、教學經驗、教學心得。教師之間可以取長補短,完善教學過程。學??梢越M織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并開展賽教活動。對于表現優(yōu)秀的教師,學??梢圆扇〖钫?,有助于激發(fā)教師的教學熱情,從而更好地開展教學活動,并將家國情懷滲透到教學中。
綜上所述,初中地理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而且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有助于學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本文主要從課堂教學中滲透家國情懷、挖掘教材中的教學資源、組織教學實踐活動、加強地理知識的拓展、加強家校合作、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方面,探究初中地理課程中的“家國情懷”滲透策略,旨在提升初中地理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