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苗婷茹 陳婷 姚定國*
甲狀腺癌是目前內分泌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jù)2016 年中國腫瘤登記數(shù)據(jù)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新增甲狀腺癌病例約為143,900 例,發(fā)病率為10.58/100,000,且較前呈不斷上升趨勢[1],已嚴重威脅居民身心健康,本研究旨在探究2 型糖尿病、女性月經史及生育史與甲狀腺癌發(fā)病風險的關系。
1.1 臨床資料 觀察組:納入標準:(1)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間,經浙江省中醫(yī)院細針穿刺病理或手術術后病理確診為甲狀腺癌。(2)調查對象居住地為杭州地區(qū)至少5 年以上。排除標準:(1)缺少聯(lián)系方式的患者;(2)無法溝通及不配合調查的患者;(3)除甲狀腺癌外,有其他原發(fā)部位腫瘤的患者;(4)對自身病情不知情者。對照組:納入標準:(1)同期在浙江省中醫(yī)院健康體檢中心甲狀腺B 超正常者;(2)與觀察組年齡相差不超過±3 歲,性別及居住地區(qū)(區(qū))相同的健康人群。排除標準:(1)缺少聯(lián)系方式的患者;(2)無法溝通及配合調查者;(3)曾有其它部位惡性腫瘤病史。
1.2 方法 調查內容(1)2 型糖尿病史:有無2 型糖尿??;(2)月經史及生育史:包括月經初潮年齡、月經周期是否規(guī)律、是否絕經、絕經年齡、是否有足月妊娠史、生育子女個數(shù)、有無口服藥物避孕史。調查方法 調查員采用統(tǒng)一設計的調查問卷對被訪者進行調查。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軟件。單因素分析主采用單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篩選出在統(tǒng)計學上有意義的變量(P≤0.05),再將有意義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檢驗水準取=0.05(雙側),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有2 型糖尿病史(見表1)。女性初潮年齡≥15 歲、絕經年齡≤50 歲(見表2)??赡苁羌谞钕侔┑奈kU因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女性絕經年齡≤50歲、有2 型糖尿病史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見表3)。
表1 2型糖尿病史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表2 女性月經史、生育史與甲狀腺癌的關系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筆者團隊研究結果顯示,2 型糖尿病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fā)病風險,這與LI 等[2]的Meta 分析結果一致。目前已有學者提出了幾種可能的生物學機制來解釋這種關聯(lián)。首先胰島素抵抗是2 型糖尿病患者的重要特征,為了維持正常的糖代謝,胰島素分泌增加,導致高胰島素血癥,胰島素可結合并激活胰島素樣生長因子受體-1(the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使細胞促有絲分裂活動增強,從而導致細胞增殖。此外,高胰島素血癥可導致IGF-1 增加,對細胞增殖和凋亡至關重要,并且已顯示與多種類型的癌癥相關,例如乳腺癌和結腸癌[3]。第二種可能的機制涉及長期暴露于升高的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4]。已有研究表明,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的發(fā)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3 倍[5]。第三種可能的機制是高血糖對腫瘤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影響。葡萄糖可以增加活性氧的產生,產生炎癥反應,使腫瘤壞死因子、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劑-1、白細胞介素6 表達增強。以上物質可促進腫瘤血管生成、腫瘤細胞增殖和分化,從而促進腫瘤的發(fā)生和發(fā)展[6]。
女性絕經年齡≤50 歲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在法國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顯示,與月經初潮年齡12 歲之前的女性患者相比,月經初潮年齡在15 歲之后的女性,甲狀腺癌的風險增加。同時研究者將絕經的婦女與未絕經的婦女相比,在50 歲之前進入絕經的婦女甲狀腺癌的患病風險增加了6%[7],提示絕經年齡過早是甲狀腺癌的危險因素,這與筆者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隨著月經初潮年齡的增長和絕經年齡的提前,即月經壽命縮短的女性,甲狀腺癌的風險會增加[8],這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一些研究表明[9],雌激素水平升高可導致甲狀腺癌的發(fā)生,這與甲狀腺癌組織中存在雌激素受體的表達相關[10]。而處于青春期及絕經期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波動較大,因此更應密切關注體內激素變化。另外在筆者的研究中顯示,口服避孕藥與甲狀腺癌并無關聯(lián),但也有學者表明女性口服避孕藥與甲狀腺癌的風險成反比[11]。目前對于口服避孕藥與甲狀腺癌二者間的關系仍有較大爭議,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女性絕經年齡≤50 歲、2 型糖尿病史可能會增加甲狀腺癌的發(fā)病風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應關注血糖水平,注重生活飲食習慣對血糖的影響。而對于絕經年齡過早的女性建議定期進行甲狀腺B 超檢查,及時做到早診斷早治療。另外本研究選取的202 例病例并不能代表所有病例,需要更大樣本量來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