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陽 王韶 羅亞燦 周賢用 董服波 李西*
先天性心臟病是最常見的先天性畸形之一,其臨床表現主要取決于畸形的大小和復雜程度[1]。研究先天性心臟病的發(fā)病機制,對于提前預防、診斷和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斑馬魚因其基因保守、體外受精、胚胎透明、具有一心房一心室等生理特點,已成為研究心臟發(fā)育的重要模式動物[2]。在斑馬魚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心肌前體細胞可以在囊胚期檢測[3],一些早期的標記基因如nkx2.5[4],hand2[5],cmlc[6]等特異度表達在此區(qū)域。蛋白激酶C(PKC)是一個絲氨酸和蘇氨酸特異度蛋白激酶家族,在多種的細胞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如調控細胞周期等。PKCα 是心肌細胞中主要表達的PKC 亞型,對Ca2+有強烈的依賴,是心肌細胞生長的調節(jié)因子[7],在心臟發(fā)育和許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學中起著多方面的作用,其中PKCα 是心肌細胞收縮力的重要調節(jié)因子[8]。胚胎致死性異常視覺樣蛋白1(embryonic lethal abnormal vision like 1,ELAVL1)是一種廣泛表達的RNA 結合蛋白,主要通過調控靶mRNA 的穩(wěn)定性和翻譯效率來調控相應基因的翻譯表達[9],對個體的發(fā)育存活和器官的形成起著重要作用。Elavl1+/-小鼠交配產生的純合Elavl1-/-老鼠在胚胎發(fā)育至14.5 d前全部死亡[10]。全身條件性敲除的成年小鼠因間接上調p53的表達導致多器官中前體細胞凋亡而死亡[11]。研究證實PKC 能通過磷酸化ELAVL1 的Ser158 與Ser221位點誘導ELAVL1 核質穿梭,而突變上述磷酸化位點會阻斷ELAVL1 的核質穿梭過程,顯著性降低細胞質中ELAVL1 含量[12]。上述研究提示PKC 可能通過介導ELAVL1 磷酸化,影響靶基因的穩(wěn)定性,進而調控胚胎發(fā)育的正常進行。筆者既往的研究顯示,斑馬魚中存在兩個 elavl1 基因亞型,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elavl1a[13]。因此,筆者擬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觀察PKC 對elavl1a的影響及與斑馬魚的心臟發(fā)育的關系。
1.1 斑馬魚的飼養(yǎng) 成年斑馬魚在28±1℃的光/暗周期中飼養(yǎng)14 h/10 h,并喂以豐年蝦。斑馬魚胚胎在E3 溶液(0.25 M NaCl、0.0085 M KCl、0.0165 M CaCl2·H2O、0.0165 M MgSO4·7H2O)中于28℃±1℃下飼養(yǎng)。所有動物實驗均符合溫州醫(yī)科大學機構動物護理和使用委員會的指導原則。
1.2 主要試劑 Trizol 試劑、逆轉錄試劑盒、SYBR Green PCR Master Mix、Lipofectamine2000、Lipofectamine LTX and Plus 試劑購于美國Invitrogen 公司;Vinculin 單克隆抗體、elavl1a 多克隆抗體購于美國Abcam 公司;ECL 顯影液購于美國Millipore 公司;山羊抗兔IgG HRP抗體購于美國Jackson 公司;PCR 試劑盒購于北京天根公司;RIPA 蛋白裂解液、BCA 蛋白濃度測定試劑盒購于上海碧云天公司;引物合成于南京金斯瑞公司;抗地高辛AP,BCIP/NBT 儲備溶液購于瑞士Roche 公司;星形孢菌素,卡馬拉素,Go6976 購于上海MCE 公司。
1.3 藥物實驗 使用胚胎培養(yǎng)液將星形孢菌素,卡馬拉素,Go6976 原液稀釋至對應濃度。去除原有胚胎培養(yǎng)液,加入含有DMSO 或藥物的胚胎培養(yǎng)液;放置于28℃胚胎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48 h 后取出做后續(xù)實驗。
1.4 原位雜交 使用標記有抗地高辛AP 的單鏈RNA探針進行全套原位雜交。將固定和分期的胚胎預雜交3 h,然后與指示探針雜交過夜。經過一系列嚴格的清洗后,胚胎被2%的牛血清白蛋白封閉,并與堿性磷酸酶結合抗體孵育過夜。用洗滌液洗滌后,用BCIP/NBT儲備溶液標記樣品。
1.5 顯微注射 設計特異度敲降斑馬魚elavl1a 的寡聚核苷酸,具體序列如下所示:elavl1a MO:TGTGGTCTTCGTAACCGTTCGACAT。DEPC 水 稀 釋elavl1a MO 至2 ng/nL 與4 ng/nL,陰性對照組注射等量DEPC 水。顯微注射儀壓力閥調節(jié)氮氣壓力,校準注射壓力及注射時長,使單次注射體積固定為2 nl,將稀釋所得MO/對照組MO 注入注射針,調整位置。斑馬魚產卵后5 min 內收集受精卵,將魚卵單個排列貼于凹槽,使用毛細管將胚胎擺放至動物極朝向注射針相對位置,便于注射。將MO 依次快速注入斑馬魚胚胎(1-2 細胞期),顯微注射后的斑馬魚胚胎移回培養(yǎng)皿,28℃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顯微注射后12 h 挑除未受精或死亡胚胎。
1.6 Western Blot 收集顯微注射后斑馬魚胚胎,加入1 mL 去卵黃液,室溫搖床快搖15 min,離心機常溫,300 g,離心30 s。去除上清液,沉淀中加入50μL RIPA細胞裂解液 (含有0.1%蛋白酶抑制劑、0.1%磷酸酶抑制劑),置于冰上30 min,離心機4℃,15,000 rpm,離心10 min。收集上清,-80℃保存?zhèn)溆?。使用BCA 試劑盒檢測總蛋白濃度。將樣品加到SDS-PAGE 凝膠上分離,并轉到PVDF 膜上,PVDF 膜室溫下用5.0%牛奶封閉2 h,PBST 洗膜三次,每次5 min,隨后與2%BSA 稀釋的一抗4℃孵育過夜。第二天用PBST 洗膜三次,將膜與相應二抗室溫下孵育1 h。調整曝光度曝光拍照,使用ImageJ 軟件進行條帶灰度值定量分析。
1.7 實時熒光定量PCR 使用Trizol 試劑提取總RNA, 分 光 光 度 計 測RNA 濃 度 和 純 度。 將RNA 通 過 使 用 PrimeScript? RT Master Mix 逆 轉 錄成cDNA。 使 用 SYBR? Premix Ex Taq?試 劑 通 過實時熒光定量PCR 進行定量。相對轉錄水平通過2-ΔΔCT法進行數據分析。Nkx2.5 引物序列:前引物:5’-AGCATCCAACCTTCACAGTCC-3’; 后 引 物:5’-AAAAACAT CCCAGCCAAACC-3’;EF-1α 用 作內參,前引物:5’-CTGGAGGCCAGCTCAAACAT-3’;后 引物:5’-ATCAAGAAGAGTAGTACCGCTAGCATT AC-3’。
1.8 統計學方法 采用Prism 6 統計軟件。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s)表示,采用t檢驗。圖像分析軟件使用Image J 進行分析。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抑制斑馬魚體內PKC 活性后胚胎心臟發(fā)育異常 Staurosporine、Rottlerin、和Go6976 均為常用的PKC 抑制劑,其中Staurosporine 是廣譜的PKC 抑制劑,Rottlerin 是PKCɑ 抑制劑,Go6976 是PKCδ 抑制劑。通過在斑馬魚胚胎培養(yǎng)液中添加Staurosporine(1μM),Rottlerin(50μM)和Go6976(2.5μM)抑制胚胎體內相應PKC 活性,持續(xù)暴露48 h。隨后通過整胚原位雜交檢測心肌細胞標記物cmlc 的表達,顯示使用這些PKC抑制劑處理后的胚胎心臟發(fā)育畸形顯著增加(見圖1)。
圖1 PKC抑制劑處理導致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異常。A. PKC抑制后,原位雜交實驗顯示胚胎心臟發(fā)育異常;B. PKC抑制后胚胎心臟發(fā)育統計結果,其中Rottlerin組和Staurosporine組的異常率最高,其次為Go6976組
2.2 elavl1a 的Ser219 與Ser316 位點突變對心臟發(fā)育的影響 為了探究elavl1a 是否與胚胎心臟發(fā)育有潛在聯系,突變elavl1a 的Ser219 和Ser316 磷酸化位點,同時注射不同形式的flag-elavl1a mRNA 進入胚胎,Western blot 驗證顯示 elavl1 蛋白表達水平升高。與對照組相比,整胚原位雜交檢測心肌細胞標記物cmlc 的表達顯示 elavl1a Ser219 和Ser316 位點突變的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出現異常(見圖2)。
圖2 elavl1a點突變可導致斑馬魚胚胎發(fā)育異常。A. 不同形式elavl1a-flag mRNA注射后 elavl1a蛋白表達水平明顯增加;B. 注射后,原位雜交實驗顯示點突變的elavl1a導致胚胎心臟發(fā)育異常;C. elavl1a點突變后胚胎發(fā)育統計結果
2.3 elavl1a 調控斑馬魚早期心臟的發(fā)育 nkx2.5 在心臟發(fā)育期間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也是胚胎發(fā)育階段心臟系統中表達較早的基因之一。通過生物信息學工具分析發(fā)現在nkx2.5 的3’非編碼區(qū)存在三個 elavl1a 潛在結合位點(見圖3A),因此推測nkx2.5 可能是 elavl1a 的潛在靶基因。首先通過顯微注射寡聚核苷酸特異度敲降elavl1a 表達,與對照組相比,敲降組斑馬魚nkx2.5 表達量顯著降低(見圖3B),且心臟發(fā)育出現異常(見圖3C)。
圖3 elavl1a調控斑馬魚早期心臟的發(fā)育 。A. 斑馬魚nkx2.5 3’非編碼區(qū)存在elavl1a三個潛在結合位點;B. 敲降elavl1a后nkx2.5的表達量顯著下降;C. 敲降elavl1a后心臟發(fā)育出現異常表型
先天性心臟病發(fā)病率在我國發(fā)病率較高,統計顯示我國每年新增先天性心臟病嬰兒15~20 萬。本文通過抑制PKC 活性及敲降elavl1a 表達發(fā)現斑馬魚心臟發(fā)育出現異常,且elavl1a 可能是通過影響nkx2.5 基因的表達而調控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
PKC 作為蛋白激酶家族成員之一,在細胞的增殖和分化中起著關鍵作用,參與心臟形成過程以及心臟病發(fā)病過程,其中尤以PKCɑ 為主要亞型。廣譜抑制PKC 活性或主要抑制PKCɑ,均可影響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幼魚心臟畸形顯著增加。
筆者既往的研究已經發(fā)現,PKC 可以介導elavl1 的Ser219 與Ser316 位點磷酸化,促進elavl1 的核質穿梭,從而發(fā)揮相應的功能。在人髓系白血病細胞K562 中,轉染過表達ELAVL1 的Ser219 位點和Ser316 位點突變載體后,氯高鐵血紅素誘導的ELAVL1 核質穿梭受到抑制,從而抑制了人髓系白血病細胞的分化[15]。在本研究中突變了elavl1a 被PKC 調控的磷酸化位點——Ser219和Ser316,顯示斑馬魚幼魚心臟發(fā)育更容易出現畸形。nkx2.5 已被驗證是與人類多種心臟疾病相關[16],且對維持斑馬魚心室同一性至關重要[17]。本研究發(fā)現在敲降elavl1a 斑馬魚中nkx2.5 表達量顯著降低,且nkx2.5上存在elavl1a 三個潛在結合位點,提示elavl1a 可能是通過調控nkx2.5 表達而影響斑馬魚幼魚心臟發(fā)育。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fā)現抑制PKC 或敲降elavl1a 都能導致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畸形,這一病理過程可能是elavl1a 通過調控nkx2.5 的表達而實現,說明PKC 與elavl1 對斑馬魚胚胎心臟發(fā)育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