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曉光 邱舒清(山東省萊陽市西關小學)
隨著新時代教學方式改革在萊陽市各學校如火如荼地開展,萊陽市西關小學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模式的學習研究中,大膽嘗試,努力探尋新時代教學模式與實際教學的碰撞點。學校組織骨干教師認真學習理解《新時代教學方式變革與運用指導》,引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各級部教研組長帶領老師們細致解讀課堂教學模式,探索改革的路徑。在學習、模仿與創(chuàng)新的實踐過程中,我們逐漸摸索出了“五步三學”課堂教學模式。
“五步”是學生學習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模式具體實施的基本步驟,即“課前預習”“情境導入”“探究合作”“測評鞏固”“梳理反芻”。“三學”是教與學的形式,即導學(預習導學)、互學、評學。
教學過程分為“預—導—探—測—理”五個環(huán)節(jié)。預習導學單和課堂導學單是實施“五步三學”的導航儀和有效載體。構(gòu)建高效的合作小組是實施“五步三學”的保障。
課前預習。學生學習新知的始發(fā)站,是讓學生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途徑。老師們集思廣益設計了精細合理、形式多樣的預習導學單,使學生預習有明確的方向和具體要求。我們指導學生預習文本時,不僅要掃障礙通大意,還要深讀課文,做出批注,對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大膽質(zhì)疑,寫下疑問,完成預習單任務。即李鎮(zhèn)西老師倡導的“朗讀—除障—欣賞—質(zhì)疑”。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動口讀,動手查,動手劃,還要動腦想一想,動口問一問。
情境導入(2分鐘)。教師的導演時刻,將問題巧妙引入。教師的“磚”拋出后,引導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緊迫性,為后續(xù)的學習活動做好鋪墊。
探究合作(25分鐘)。學生課堂學習中思想碰撞的平臺。小組研究討論,分享自己的學習經(jīng)驗和成果,是學生取長補短、擇善而從的時間。為避免小組討論低效化,不能一上課教師就放手,漫無目的討論十幾分鐘就展示點評。這樣學生會無所適從,導致無效研討。要緊扣學習目標,有方向地深入討論。教師檢查預習導學案完成之后,明確要求:只討論那些自己難以解決、把握不準的問題,避免學生拿著預習單簡單地對答案。再以小組為單位分享學習成果,師生共同點評,小組成員既能從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也要反思反省不足。
測評鞏固(10分鐘)。“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親手過一遍”。課堂測評設題要少而精。不是預習內(nèi)容的簡單重復,但又不能漫無邊際地拔高拓展。我們強調(diào)要做到“兩關注”: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情況,關注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準確率。避免學生出現(xiàn)課堂上的“遲到”“早退”和游離現(xiàn)象。通過全班提問、全班練習、小組內(nèi)檢查、教師收取練習批閱等多種形式,反饋驗收課堂知識落實的情況。
梳理反芻(3分鐘)。在任務的驅(qū)動下,總結(jié)本堂課是否完成了自己的目標,還有哪些目標沒有達到,為什么沒有達到,有哪些意外的收獲等?;剡^頭思考一下,讓學生在此過程中越想越有方法,越學越會思考。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拔宀饺龑W”教學模式圍繞導學(預習導學)、互學、評學展開,教會學生學習方法。以“任務”“問題”引導學生學習,構(gòu)建任務目標為核心、問題解決為方法、團結(jié)協(xié)作為手段、自主反思為動力的多彩生動課堂環(huán)境,最大化挖掘?qū)W生潛能,放手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究,感受成功體驗和學習樂趣,滿足了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