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偉 陳大鵬
[摘要] RCEP正式生效,標志著東亞主要經濟體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大市場,將推動東亞生產網絡在世界經濟體系中由主要的產品供給者角色向供給和需求均衡發(fā)展轉變,對于反對“逆全球化”風潮,構建發(fā)達經濟體和發(fā)展中經濟體共同接受的新型國際經貿規(guī)則意義重大。但也要看到,RCEP短期內通過關稅減讓直接拉動我國出口的作用相對有限,RCEP遵循經典的FTA規(guī)則體系,客觀上制約了其應對全球化面臨新問題的能力,此外相較CPTPP等其他高水平FTA,RCEP的很多條款仍有較大升級空間。要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加速推進國內規(guī)制改革,并為加入CPTPP做準備,探索設立若干高水平落實RCEP示范區(qū),推動地方政府高質量實施RCEP,實施一批專項行動計劃,引導企業(yè)參與RCEP經貿合作,建立健全RCEP治理機制并推動RCEP升級擴容,更好發(fā)揮RCEP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亞太經濟一體化的作用。
[關鍵詞] RCEP ? 全球化 ? FTA ? 推進策略
[中圖分類號] ?F744;F752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4-6623(2022)0022-09
[作者簡介] 李大偉,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新興經濟體研究室主任、研究員,研究方向: 世界經濟形勢、國際貿易、“一帶一路”等;陳大鵬,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國際貿易。
2022年1月1日,涵蓋全球近30%人口和經濟總量的區(qū)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在“逆全球化”風潮仍然高漲的大背景下,該協定的生效對于全球化深入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但也要看到,亞太地區(qū)仍然處于形成高水平高標準統(tǒng)一大市場的起步階段,RCEP以及亞太經貿合作未來仍有非常大的發(fā)展空間。
一、RCEP是對全球化機制的創(chuàng)新,有助于促進亞太經貿合作和經濟增長
(一)RCEP是亞太各經濟體共同反對“逆全球化”,構建統(tǒng)一大市場的新里程碑
1.長期以來,亞太各經濟體均是全球化的積極推動者
二戰(zhàn)以來,日本、亞洲“四小龍”乃至我國等經濟體均采取深度參與全球化、擴大開放戰(zhàn)略,并先后實現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因此,亞太各經濟體一直是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的主要生力軍。早在1976年東盟第一次首腦會議啟動東盟成員間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以來,亞太各經濟體一直在大量做雙邊或多邊的區(qū)域自由貿易協定(FTA)安排,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亞太各經濟體更充分認識到共同構建統(tǒng)一大市場的重要性,開始加快構建區(qū)域自由貿易協定的步伐。目前東盟已經和韓國、中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大型經濟體均簽署了FTA(表1),事實上形成了以東盟為軸心的FTA網絡。
2. 中國等大型經濟體在亞太地區(qū)貿易投資自由化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可以看出,中國和日本兩大經濟體一直是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是最先與東盟簽署FTA的經濟體,之后日本、韓國才積極與東盟開展FTA談判。日本一開始便傾向于與各個經濟體單獨簽署FTA,積極加入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發(fā)起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并在特朗普政府退出TPP之后積極將其改造為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成為這一亞太地區(qū)相對高標準FTA的主要推動者。
3. RCEP標志著亞太地區(qū)統(tǒng)一大市場的形成
近年來,歐美發(fā)達國家跨國公司主導的上一輪全球化日益顯現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問題,相當一部分發(fā)展中國家以及發(fā)達國家的部分階層未能獲得預期收益,加之部分歐美政客出于政治目的出臺了一系列阻礙商品服務要素跨境自由流動的措施,導致“逆全球化”風潮持續(xù)高漲,亞太地區(qū)也難以幸免,特朗普政府退出TPP就是這一風潮的典型體現。這種風潮對于RCEP的成員也有明顯影響,如中國、日本乃至韓國等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一度相對緩慢,印度更是退出了RCEP談判等。在此背景下,中國、東盟、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15個經濟體作為東亞生產網絡的主要成員,共同簽署了包含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商務、中小企業(yè)等重要經貿議題的自由貿易協定,特別是中、日、韓、澳四大經濟體首次就經貿規(guī)則達成一致,實際上將東盟為軸心的放射性FTA轉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東亞FTA網絡,也標志著東亞各經濟體統(tǒng)一市場的形成。雖然這個統(tǒng)一市場的標準相對一些高標準FTA仍然偏低,但這個市場的形成意味著亞太經濟一體化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為未來構建高水平亞太自貿區(qū)網絡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二)RCEP為不同發(fā)展水平經濟體共同構建新型經貿規(guī)則體系樹立了典范
1. 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在經貿規(guī)則中的分歧日益嚴重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發(fā)達國家及大型跨國公司主導的全球化客觀上符合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共同發(fā)展需求,因此各方在烏拉圭回合等多邊經貿談判過程中較易達成一致,最終形成了以WTO為代表的多邊經貿規(guī)則體系。然而,隨著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經貿規(guī)則談判的焦點也由制成品關稅減讓轉向利益分配較為復雜的農產品關稅減讓、服務業(yè)開放乃至知識產權保護、國有企業(yè)、數字貿易等“邊境后”領域。在這些領域,發(fā)展中經濟體和發(fā)達經濟體之間、甚至不同發(fā)展中經濟體和不同發(fā)達經濟體之間的利益訴求差異很大,加之相關規(guī)則涉及國家安全、文化傳統(tǒng)等非經濟因素,因此很難達成共識。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全球化帶來的國家間階層間利益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日益凸顯,進一步加大了各方達成共識的難度。如隨著數字經濟的飛速發(fā)展,發(fā)達經濟體和大多數新興經濟體之間的“數字鴻溝”不斷擴大,允許數據跨境自由流動對相當一部分發(fā)展中國家將大幅度加大治理成本,且收益不明顯,直接導致了WTO電子商務議題談判至今仍未有實質性進展。
2. RCEP是兼顧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不同利益訴求方面較為成功的FTA
近期,很多經濟體都在探索如何構建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均能接受的規(guī)則體系,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如CPTPP在談判時就吸引了越南、馬來西亞等發(fā)展中國家參與,其最后的規(guī)則體系中也通過例外條款等方式適度兼顧了發(fā)展中國家的利益。但必須看到,類似美加墨FTA、CPTPP等包含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FTA,整體上是服務于發(fā)達經濟體的高標準的,基本上是按照發(fā)達經濟體的經濟運行規(guī)則設計具體的條款,只是在一些領域給部分新興經濟體一定的豁免空間,這種模式客觀上并不能充分反映新興經濟體的利益訴求。而成員中新興經濟體占大多數的RCEP,具體規(guī)則設計采取了很多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如允許部分發(fā)展中經濟體在服務貿易和投資中使用正面清單,在一定期限之間向負面清單過渡,另外一部分發(fā)展中經濟體使用負面清單;再如設置了大量的非強制性約束條款,鼓勵發(fā)展中經濟體盡可能達到相關標準,等等。這些具體規(guī)則的設計充分考慮了發(fā)展中國家當前的客觀實際,對其他發(fā)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之間開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合作具有顯著的示范作用。
3. RCEP符合提升自貿區(qū)規(guī)則標準的大方向
雖然新興經濟體受自身發(fā)展階段限制往往難以接受發(fā)達經濟體提出的高標準,但要客觀承認,從宏觀層面看,FTA規(guī)則向高標準發(fā)展是全球化深入發(fā)展的大方向,也是貿易投資自由化的必然要求。RCEP雖然充分考慮了發(fā)展中國家的當前利益訴求,但從原則上堅持了向高標準規(guī)則發(fā)展的大方向。如RCEP專門設置了“棘輪條款”,以國際法的形式要求各成員只能進一步擴大開放,不能收回已經做出的開放承諾,這無疑是對各個成員,特別是發(fā)展中成員堅持擴大開放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再如,RCEP要求各個發(fā)展中成員在服務貿易和投資領域到期由“正面清單”轉為“負面清單”,并且在談判中要求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擴大了本國旅游業(yè)、建筑設計業(yè)、教育服務和航空運輸服務等領域的開放承諾。又如,RCEP就明確要求除維護國家安全等特殊原因外,各方不得阻止業(yè)務數據和信息跨境傳輸,也不得強制性要求把數據存儲在自身領土范圍之內達成一致,這一規(guī)則相較限制數據自由流動有著非常明顯的進步。
(三)RCEP簽署有助于促進亞太經貿合作以及各成員的經濟增長
1. RCEP有助于促進中日等亞太重要經濟體之間的經貿合作
RCEP各成員地區(qū)生產總值占到全球的29.1%,是亞太地區(qū)目前涵蓋經濟總量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各成員之間的貿易投資合作十分緊密。RCEP簽署將有效降低各成員之間的貿易投資壁壘,促進各類商品要素在各成員之間自由流動,有效激發(fā)各成員經濟發(fā)展活力,推動東亞地區(qū)率先引領全球經貿復蘇。其中,由于RCEP首次實現了中日兩大經濟體之間的關稅減讓,對中日經貿合作的促進作用尤其明顯。從表2可以看出,雖然相當一部分產品在RCEP簽署前已經是零關稅,但我國仍然實現了光刻機元器件、偏振片、機械設備等零部件乃至部分汽車對日本的關稅減讓,有利于日本對我國出口各類技術設備以構建兩國協同的生產網絡。同時,日本也在襯衫、床墊等日用消費品領域對我國出口商品進行了關稅減讓,從而有助于我國擴大這些商品的出口??紤]到東亞生產網絡的協同效應,這種關稅減讓也間接促進了中日兩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如中國銷往日本的乳膠床墊所用的乳膠相當一部分來自馬來西亞,因此日本降低關稅有助于馬來西亞擴大對華出口;中國出口的各種機械電子設備中相當一部分銷往東盟國家,因此對日機械電子零部件的關稅減讓也有助于我國擴大對東盟的機械電子設備出口。
2. RCEP有助于構建更為密切的東亞生產網絡
當前,全球產業(yè)鏈在多國間細化分工合作的態(tài)勢已經十分明顯。據聯合國貿發(fā)會議統(tǒng)計,醫(yī)藥、化工等行業(yè)的產業(yè)鏈中,80%左右的增加值需要由20多個國家聯合創(chuàng)造(表3)。RCEP中15個成員在全球價值鏈中分工位置各有側重,如日韓主要在高技術零部件上有優(yōu)勢,我國在大多數中間品和最終品上具有優(yōu)勢,東盟、澳大利亞等經濟體整體上在原材料方面具有優(yōu)勢,部分成員在一些高技術產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具有優(yōu)勢,如澳大利亞的保健品制造、馬來西亞的芯片封測等。因此,RCEP的簽署將有助于這些經濟體之間開展更為復雜的分工合作,形成更加緊密的生產網絡。更為重要的是,RCEP在原產地規(guī)則方面設置了全部累積條款。在所有締約方均生效后,最終原產地認定將產業(yè)鏈中每個環(huán)節(jié)RCEP成員所創(chuàng)造的增加值予以累加,而不需要考慮各個環(huán)節(jié)RCEP成員增加值占比是否達到了原產地規(guī)則要求的標準。如即便泰國對我國出口的中間品中,泰國本地增加值只有15%,而我國用這些中間品生產的最終產品過程中本地增加值達到35%,那么當我國對日本出口時,則按照50%的增加值進行判定原產地規(guī)則,從而可以享受零關稅待遇。顯然,這對于一些需要較多進口歐美發(fā)達經濟體元器件的發(fā)展中經濟體融入東亞生產網絡提供了更多便利。此外,RCEP在數字貿易領域所提出的限制強制本地存儲等規(guī)則也非常有助于各個成員構建數字經濟合作網絡。
二、RCEP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一)RCEP短期內通過關稅減讓直接拉動我國出口的作用相對有限
1. 除我國之外的RCEP成員市場規(guī)模占全球比重呈現下降趨勢
雖然RCEP是全球經濟規(guī)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但這一經濟規(guī)模的主要貢獻來自我國。而對于我國而言,擴大出口的積極作用在于其他14個經濟體的市場規(guī)模。而這些經濟體占全球GDP的比重過去20年內并未上升,反而由2001年的18%左右降至2020年的12.43%(圖1)。這說明,除我國之外,RCEP的其他成員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客觀上影響了RCEP對我國擴大海外市場的積極作用。
2. RCEP的關稅減讓幅度不高于我國與相關成員簽署的其他FTA
在RCEP簽署之前,我國和韓國、東盟、澳大利亞、新西蘭這13個經濟體均已經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談判的規(guī)則決定了每次自貿協定談判均是基于最惠國稅率進行關稅減讓,因此不同FTA中的優(yōu)惠稅率可能存在差別。對比相關自貿協定的文本,可以發(fā)現RCEP中中韓、中澳、中國—東盟、中國—新西蘭的絕大多數商品關稅減讓幅度并不高于我國和這些經濟體簽署的FTA。只有在少數產品,如韓國對我國出口鹿茸、印尼對我國出口某種摩托車給予了更高水平的關稅減讓。這客觀上導致我國對這些經濟體出口面臨的關稅壁壘并未因RCEP簽署而明顯下降。按照商務部貿研院的測算,2027年在RCEP框架下中韓兩國實際的關稅自由化水平僅為38.7%和50.4%,明顯低于中韓在雙邊自貿協定下71.5%和79.2%的水平。
3. 當前國際環(huán)境也會影響RCEP對我國出口的拉動作用
一是緬甸大概率在較長時期內“掉隊”。當前仍有多個經濟體尚未簽署RCEP,其中緬甸短期內核準RCEP不現實,且國內政局未來仍存較大變數,客觀上將削弱RCEP對我國出口的積極作用。二是其他經貿合作框架可能會導致RCEP對我國出口“弱化”。美國正聲稱尋求成立超越CPTPP的高水平印太經濟框架,英國、歐盟等發(fā)達經濟體在積極推動和東盟等RCEP成員的FTA談判,日、澳、印也在拉攏東盟參與“供應鏈彈性倡議”(SPRI),這些合作協議的簽署均會影響我國擴大對RCEP相關成員的出口。三是疫情仍將給我國擴大對其他成員出口帶來干擾。當前,RCEP相當一部分成員因疫情持續(xù)未來前景仍不明朗,依然嚴重影響成員之間的正常經貿合作和人員往來,從而對我國擴大對其他成員出口產生較大干擾。
(二)相較CPTPP等其他高水平FTA,RCEP的很多條款仍有較大升級空間
1. RCEP的關稅減讓在“質”“量”方面仍與CPTPP存在較大差距
從“質”的方面看,部分產品關稅減讓期相較CPTPP等已經簽署的FTA關稅減讓期長得多,如CPTPP中電纜、醚酚等產品關稅減讓期均低于5年,但在RCEP中則長達10~15年。從“量”的方面看,此次RCEP關稅減讓僅涉及各國進口80%左右的貨物,覆蓋面遠低于CPTPP的99%和日澳FTA的95%,日本對進口冷凍牛肉、谷氨酸鈉,馬來西亞對進口利谷隆除草劑、烤箱及烤架、10人座以上成車,等等,均未實現或僅實現部分關稅減讓,而在CPTPP中這些商品關稅基本全部削減至零。
2. RCEP其他議題的深度也有待進一步加強
日本、馬來西亞等經濟體既是RCEP成員,也是CPTPP的成員,但在RCEP服務貿易和投資等議題整體做出的開放承諾要低于CPTPP。在政府采購議題,RCEP絕大多數成員均未加入WTO政府采購協議,在政府采購議題中的條款和WTO政府采購協議相比過于原則性,對促進各成員形成統(tǒng)一的政府采購市場的積極作用有待進一步加強。在知識產權保護議題,RCEP的版權保護期限仍為50年,低于CPTPP的70年,對專利寬限期沒有明確時間規(guī)定,且僅是鼓勵而非強制要求對專利申請和授予具體信息予以公開,也未涉及“未披露實驗數據”的保護等領域。在貿易便利化議題,RCEP只要求一般貨物盡可能48小時通關和易腐貨物盡可能6小時通關,相關規(guī)則不具備約束性。此外,RCEP也并未針對國有企業(yè)、勞工保護等議題構筑創(chuàng)新性的規(guī)則體系,而這些議題恰好是當前全球經貿規(guī)則談判的熱點議題,客觀上影響了RCEP規(guī)則體系的完善程度。
(三)RCEP遵循了經典的FTA規(guī)則體系,客觀上制約了其應對全球化面臨新問題的能力
1. 和其他FTA一樣,RCEP難以解決以“國家安全”“意識形態(tài)”等為借口出現的“逆全球化”現象
全球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大國博弈的加劇。特別是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動輒以“國家安全”“意識形態(tài)”等為由,限制人員、技術、數據、貨物、服務等的跨境自由流動,近年來挑起中美貿易爭端、對華為等高科技企業(yè)的打壓都是典型案例。雖然這種打壓的手段同樣使用的是限制人員簽證、加征關稅等傳統(tǒng)工具,但其含義大不相同。在傳統(tǒng)的多邊貿易框架下,關稅、限制人員流動等工具主要是從對國內相關產業(yè)的沖擊等經濟因素進行考慮的,因此可以運用經濟的手段予以解決。而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當前采取的措施是從政治、安全角度出發(fā)的,因此很難運用FTA等經濟的手段對沖其惡劣影響。
2. RCEP等FTA難以解決新冠肺炎疫情等全球性挑戰(zhàn)
當前全球經貿合作最大的障礙來自新冠肺炎疫情。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使貨物和自然人的跨境流動成本大幅度提升,相當一部分港口陷入嚴重擁堵,嚴重影響了各國之間開展貿易投資合作。而RCEP、CPTPP等傳統(tǒng)自由貿易協定并未考慮制定聯合應對這種全球性挑戰(zhàn)的規(guī)則和方案。與此類似,氣候變化、“數字鴻溝”乃至恐怖主義等區(qū)域性或全球性挑戰(zhàn)對于經貿合作的影響正在日益增強,歐盟等經濟體也已經出臺了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等相關條款,RCEP、CPTPP等對于這類挑戰(zhàn)也缺乏相應的規(guī)則設計。
3. RCEP等FTA缺少解決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問題的創(chuàng)新型規(guī)則設計
共建“一帶一路”的成功經驗表明,基礎設施落后、發(fā)展戰(zhàn)略設計不當等因素同樣是制約發(fā)展中國家經濟騰飛的重要因素,對于很多經濟體的重要意義在一定條件下要高于積極推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我國和巴基斯坦、俄羅斯、老撾等經濟體開展合作的重要經驗表明,能源、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合作的開展,將顯著降低跨境經濟合作的成本,為產業(yè)合作奠定良好基礎;而戰(zhàn)略規(guī)劃的編制,則能夠大幅度提升經貿合作的效率。因此,境外基礎設施建設及融資、跨國合作戰(zhàn)略設計等領域雖然至今為止并未納入絕大多數FTA的規(guī)則框架,但其在區(qū)域經濟一體化中的作用絕不亞于FTA。RCEP未能在這些對于發(fā)展中國家尤為重要的領域做出重要的規(guī)則突破,客觀上也說明其未來還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
(四)RCEP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的促進作用有待進一步發(fā)揮
1. 從國內法律看,部分法律規(guī)章存在透明度不高、實施彈性較大等問題
我國各個部門在RCEP生效前已經針對其涉及的701條約束性義務做好了履約準備,在法律上不存在不遵守RCEP相關條款的問題。但是對于非約束性的“軟性條款”,由于部分國內規(guī)制執(zhí)行存在彈性,對貿易投資合作的積極作用弱于其他成員。如我國現行法律體系對數據跨境流動、數據本地化存儲等的監(jiān)管完全出于國家安全目標,和RCEP中“允許基于保護基本安全利益對數據跨境流動采取任何必需的措施”條款在理念上并不存在矛盾。在具體執(zhí)行中,卻很難判斷具體的監(jiān)管行為是否為“保護基本安全利益的必需措施”,有可能導致事實上的“過度監(jiān)管”。再如,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大量的中小企業(yè)公共服務平臺,執(zhí)行中也很難判斷這些平臺是否符合RCEP要求的“有利于中小企業(yè)公開透明便捷地獲取相關信息”。
2. 從地方政府看,相當一部分地方政府指導企業(yè)運用RCEP的能力有待提升
RCEP作為15個國家共同簽署的高水平自由貿易協定,涉及關稅減讓、外資準入、通關便利化、電子商務、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等多個議題,并針對企業(yè)具體開展業(yè)務可能面臨的諸多細節(jié)問題進行了非常詳細的規(guī)定。一些地方政府,特別是開放型經濟水平偏低的地方較少涉及相關議題,很難全面了解這些議題下的諸多具體規(guī)則,難以為企業(yè)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建議,更很難立足RCEP帶來的開放合作機遇制定系統(tǒng)性的發(fā)展戰(zhàn)略。少數地方政府甚至有“是否依靠RCEP獲取一些特殊優(yōu)惠政策”的想法,僅希望能夠以RCEP為名爭取稅收優(yōu)惠、財政補貼等能夠迅速生效的優(yōu)惠政策。如果地方政府不夠重視RCEP中幫助中小企業(yè)發(fā)展、強化對知識產權侵權者處罰等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的條款,也較少基于這輪條款進一步提升對企業(yè)的服務水平,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RCEP的實施效果。
三、更好發(fā)揮RCEP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和亞太經濟一體化作用的政策建議
(一)以RCEP生效實施為契機加速推進國內規(guī)制改革,并為加入CPTPP做準備
確保關稅減讓、服務等“硬性規(guī)則”全面對標的同時,推動“軟性規(guī)則”方面的對接,并為RCEP進一步升級做好制度上的準備。一是進一步細化國內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以減少執(zhí)行彈性。如在電子信息跨境傳輸、公平競爭等領域,盡快就“基本公共利益”的內涵、審查的具體程序等制定具體管理條例,并主動引入棘輪機制和非歧視承諾。二是在落實RCEP彈性條款時,按照最高水平予以落實。如參照CPTPP等更高水平的FTA,明確專利寬限期,對專利申請信息予以強制公開,明確生物醫(yī)藥數據的保護期,等等。三是貫徹全國一盤棋,推動全國統(tǒng)一大市場提質升級。建議進一步引導各級政府實施合乎RCEP規(guī)則要求的外資促進政策,避免落戶補貼、稅收減免等方面出現惡性競爭。要求地方政府在政府采購方面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引導地方政府積極吸收其他地區(qū)開放經驗,加快“先行先試”成果全國普及速度。
(二)探索設立若干高水平落實RCEP示范區(qū),推動地方政府高質量實施RCEP
選擇若干與RCEP成員經貿往來密切的城市,賦予其高水平落實RCEP示范區(qū)功能,使其成為地方政府運用RCEP規(guī)則服務企業(yè)的典范。具體而言,應充分運用成員國關稅減讓和原產地累積規(guī)則,在示范區(qū)內迅速形成全產業(yè)鏈絕大部分環(huán)節(jié)均在RCEP成員內部、關稅減讓對降低成本作用明顯的產業(yè)集群,向世界宣告RCEP對組建高效率成員內供應鏈成效顯著。重點針對RCEP中表述相對原則、政府自由裁量權較大的投資保護、支持中小企業(yè)、數字貿易本地化存儲等條款,賦予地方政府相應的制定規(guī)則權限,鼓勵其開展高水平制度創(chuàng)新,促進要素跨境高效安全自由流動。在全面落實RCEP相關規(guī)則的基礎上,深入學習CPTPP等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貿易協定相關規(guī)則,積極探索爭取CPTPP在電子商務、競爭中性等方面的先進規(guī)則率先在示范區(qū)試點落地,為我國加入CPTPP進行壓力測試。在具體城市選擇上,第一批可選擇與東盟合作密切的廣西南寧、與日韓合作密切的山東青島作為示范區(qū)的首批試點城市。
(三)實施一批專項行動計劃,引導企業(yè)參與RCEP經貿合作
一是“貿易重組”行動。RCEP引入的原產地認證累積規(guī)則是一個革命性突破,有助于RCEP貿易進一步向區(qū)內集聚,促進生產要素在RCEP成員國內部的優(yōu)化配置。建議選擇若干進出口龍頭企業(yè),引導充分利用原產地認證累積規(guī)則和關稅減讓政策,為外貿企業(yè)提供示范。二是“外資升級”行動。充分利用RCEP帶來的貿易投資自由化機遇,引導日本、韓國、新加坡等成員的大型跨國公司在我國境內特別是中西部省份投資建設一批大型項目,為廣大跨國公司提供示范。三是“產業(yè)鏈賦能”行動。在RCEP框架下發(fā)起“產業(yè)鏈供應鏈韌性與穩(wěn)定國際論壇”,充分發(fā)揮市場主體作用,鼓勵企業(yè)“走出去”,助力構建以我國為中心的RCEP生產網絡。新冠疫苗RCEP生產網絡構建有望成為標志性項目,建議進一步推動我國與東盟重點國家開展新冠疫苗技術合作,形成國產疫苗跨國產業(yè)鏈。
(四)建立健全RCEP治理機制并推動RCEP升級擴容
一是積極參與和引領RCEP治理機制和組織體系建設。建議主動爭取派員擔任RCEP聯合委員會首任“聯席主席”職位或者四個委員會的領導職位。建議發(fā)起成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委員會,探索在RCEP框架中推進區(qū)域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體系、金融體系、監(jiān)管體系,與共建“一帶一路”有機對接。二是前瞻性地做好其他經濟體申請加入RCEP的相關工作。宜將RCEP視作我國拓展國際經貿合作新空間的“根據地”,支持香港特區(qū)加入RCEP,積極推動英國、歐盟等經濟體加入RCEP。三是在RCEP基礎上持續(xù)推進雙多邊貿易投資協議。建議在深化RCEP合作的同時,積極推動中國—東盟FTA、中國—新加坡FTA等FTA升級,加快推進中日韓FTA談判,積極加入CPTPP,為構建亞太自貿區(qū)奠定基礎。四是做好防范西方勢力破壞RCEP合作的預案。堅定不移批駁西方敵對勢力在香港問題、新疆問題上對我的攻擊,必要時聯合RCEP主要成員,在所謂“強迫勞動”等問題上發(fā)布公開聲明,闡明我國和其他成員共同推動亞太一體化合作的立場。
[參考文獻]
[1] 俞子榮,袁波,王蕊,等.RCEP-協定解讀與政策對接[M].北京:中國商務出版社,2021.
[2] 李大偉.TPP非傳統(tǒng)議題對我國的影響及對策[J].國際貿易,2016(2):42-47.
[3] 陳志恒,譚亞茹.RCEP其他成員國對中國產品市場依賴度的演變及其影響[J].亞太經濟,2021(5):45-52.
[4] 韓劍,許亞云.RCEP及亞太區(qū)域貿易協定整合——基于協定文本的量化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21(7):81-99.
[5] 沈銘輝.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的成本收益分析:中國的視角[J].當代亞太,2012(1):5-34.
RCEP’s Innovation to Globalization Mechanism and China’s Promotion Strategy
Li Dawei, Chen Dapeng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hina Academy of Macroeconomic Research,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The RCEP has officially come into force, marking the formation of a large unified market for major East Asian economies. It will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ast Asia’s production network in the world economic system from its role as a major supplier of products to a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upply and dem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oppose the trend of “anti-globalization” and build new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rules accepted by both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economies. However, it should also be noted that RCEP’s role in directly promoting China’s export through tariff concessions in the short term is relatively limited. RCEP follows the classical FTA rule system, which objectively restricts its ability to deal with new problems faced by globalization.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other high-level FTAs such as CPTPP, many RCEP clauses still have a large room for upgrading. We need to take the RCEP into effect as an opportunity to accelerate domestic regulatory reform, and prepare for joining the CPTPP. We need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high-level RCEP demonstration zones, encourage local governments to implement RCEP with high quality, implement a number of special action plans, and guide enterprises to participate in RCEP economic and trade cooperation. We will establish a sound RCEP governance mechanism, upgrade and expand the RCEP, and better leverage the RCEP’s role in China’s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sia-pacific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 words: RCEP; Globalization; FTA; Advanced Strategy
(收稿日期:2022-01-15 ? 責任編輯:羅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