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霞
摘 要:在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積極的閱讀情緒中,思考和感悟整本書深刻的思想內涵。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注重教授學生閱讀方法,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文章從整本書閱讀教學應遵循的原則、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等方面,對基于新課標的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新課標;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9-0108-03
讀整本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連貫性,提升學生閱讀水平。在整本書閱讀被關注的今天,語文課堂教學正悄悄地發(fā)生著變化。教師只有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發(fā)展形勢,審時度勢,立足學生,才能讓課堂煥發(fā)出新的生機和活力。當前,整本書閱讀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科學性,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缺乏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關切。要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可從定目標—引閱讀—促實效—重延伸入手,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培養(yǎng)學生閱讀情懷,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整本書閱讀教學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學生地位,放在第一
將學生地位放在第一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只有激發(fā)學生閱讀熱情,在學生心中播下閱讀的種子,才能讓學生產生閱讀欲望。教師要找到整本書閱讀的激趣點,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閱讀內容,對整本書閱讀進行精心設計,以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讓整本書閱讀充滿活力,體現學生的自主性。
2.精心選擇,提高實效
精心選擇、提高實效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教學應服務于學生,就整本書閱讀而言,教師應在課堂上為學生精心選擇適合的閱讀書籍,并對學生進行科學引導,以提高閱讀實效。在選擇書籍的過程中,教師要從課堂教學內容出發(fā),將整本書閱讀與課堂教學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fā)學生對于整本書的探究熱情。在整本書閱讀中,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為學生精心選擇書籍,這是提高整本書閱讀實效的重要途徑。
3.穩(wěn)步推進,長期堅持
穩(wěn)步推進、長期堅持是整本書閱讀教學的重要原則之一。就學生的心理特質而言,持續(xù)性閱讀會有些難度。面對整本書,學生閱讀起來容易產生厭煩心理,而這樣的心理往往會使整本書閱讀流于形式。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相應的閱讀時間,穩(wěn)步推進,長期堅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二、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
1.放任自主型
放任自主型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最為突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其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閱讀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自主選擇書籍,自主閱讀,自主探究。這樣的自主,在一定程度上雖然能讓整本書閱讀變得輕松自由,但并不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學習能力。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往往會失去方向,陷入無主狀態(tài),這背離整本書閱讀的本真。
2.溝通交流型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溝通交流型是重要的教學模式之一。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留有自主閱讀的空間,讓學生邊閱讀、邊體悟、邊交流。這樣的閱讀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方向。這樣的閱讀將視覺、聽覺和感覺相融合,讓學生在文本中找到心靈之音。然而,在這樣的閱讀中,學生靜靜讀書的情景很少看見了。
3.有始無終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整本書閱讀更是如此。因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做好準備,制訂好計劃。當前,整本書閱讀還存在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缺乏對教學的整體規(guī)劃、有始無終的情況。這樣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不能提高整本書閱讀實效,還會讓學生在閱讀中有頭無尾,缺乏整體閱讀思想,閱讀效率低下。
三、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意義
1.提高閱讀實效
整本書閱讀能將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使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整本書閱讀能開闊學生視野,豐富學生知識儲備,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閱讀實效。此外,在整本書閱讀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文學素養(yǎng)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2.提高學生思維力
語文閱讀教學,需要關注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與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能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讓學生形成整體思維能力。關注整本書閱讀教學,能打開閱讀新世界,點燃學生閱讀熱情。在積極的閱讀情境中,學生能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閱讀習慣,這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3.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情節(jié)和人物架構龐大。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物和事件,學生能形成屬于自己的判斷,審美能力能夠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學會明辨是非,懂得善惡美丑,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4.鍛造學生優(yōu)秀品質
小學階段是思想品質形成的關鍵期。因此,在小學階段,教師要注重鍛造學生的優(yōu)秀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教師要利用整本書傳遞出來的思想光芒,照亮學生的內心世界。為此,在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設計相應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入探尋其思想意蘊,以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道德素養(yǎng)。
四、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基本模式
1.設定閱讀目標,選擇合適書籍
在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設定閱讀目標,選擇合適書籍。比如,為什么會選擇這本書?要達到怎樣的目標?這些都應該成為整本書閱讀教學首要思考的問題。教師應該就本學段學生的閱讀能力以及心理發(fā)展特征為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不可盲目拔高,要循序漸進,層層推進。在每本書閱讀開始,教師要將閱讀目標明確告知學生。目標的設定應立足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從語言建構、知識信息整合、審美鑒賞與思維發(fā)展等方面來設定。
例如,在《童年》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定以下教學目標。通讀全文,講述這個故事;學會賞析重點語段,理解塑造人物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抗挫能力,關注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yǎng)。閱讀目標設定后,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空間,引導學生積極閱讀,讓閱讀更加有效。就這本書而言,教師更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關注學生的閱讀品質。
教師要為學生的閱讀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選擇書籍,并制定明確的閱讀目標。這不僅能使學生的閱讀更高效,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形成明確的閱讀思想,促進其閱讀素養(yǎng)的提升。
2.設計巧妙鏈接,激發(fā)閱讀興趣
整本書閱讀教學需要時間和熱情,而熱情至關重要。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巧妙鏈接,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面對整本書的閱讀內容,學生會有畏難情緒,這種情緒需要教師化解。教師可采用問題情境、動畫情境、視頻情境、故事情境等引導學生閱讀,化解學生為難情緒。在閱讀之前,啟發(fā)學生;在閱讀之中,激勵學生;在閱讀之后,獎勵學生。這樣,學生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會投入更多精力,始終以一種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閱讀,這樣,閱讀才會更加高效。
例如,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設計巧妙的鏈接,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更好的激發(fā)。這本書中表現的是一種鋼鐵意志,值得學生學習。但就整本書而言,內容多,學生很難持續(xù)閱讀下去,教師不妨借助視頻,讓學生觀賞影片,通過對影片的關注,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讓課堂真正為學生服務,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這樣的閱讀中獲得自信。
教師設計巧妙的鏈接,關注學生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的心理狀態(tài),這樣才能喚醒學生更深層次的閱讀渴望,使閱讀真正走進學生心里,整本書將不再那么厚,在興趣的激發(fā)下,它將會被學生越讀越薄。
3.課堂隨時跟進,提高閱讀實效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及時跟進,以提高閱讀實效。在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給予一定的引導,關注學生的閱讀心路歷程,關注學生閱讀成果,這樣才能提高閱讀實效。部分教師在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卻忽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應該在課堂上給予學生討論交流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展現自我魅力,對整本書中的人物、情節(jié)進行個性化的交流和思考。
例如,在《魯濱遜漂流記》的閱讀中,教師在課堂上要隨時跟進,不失時機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教師在每周都要留有一節(jié)閱讀課,讓學生討論交流,分享閱讀感受。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學生的閱讀動向,促進學生更深層次的交流,從而將魯濱遜的內在精神品質更好地發(fā)掘出來,讓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解讀,讓這本書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教師在閱讀進度以及閱讀體驗交流方面都要作出計劃,讓這樣的交流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師隨時跟進,能使整本書閱讀順利開展下去,讓閱讀更具有實效性。教師利用有效的時間為學生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討論交流的機會,借此機會能給予學生更多的閱讀指導,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閱讀教學效果。
4.整合閱讀信息,拓展閱讀廣度
在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關注學生的整體感悟,促進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研讀文本主題思想,關注人文情懷。整本書閱讀本身就具有廣域性。在小學階段,教師要積極拓展閱讀的廣度,讓閱讀內容向縱深方向延伸,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這樣的閱讀中不斷提高思考能力。為此,教師要整合整本書中的有效信息,將有利于學生品質發(fā)展的信息提煉出來,進行適度的延伸和拓展,使內容更加具有現實意義,更加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fā)展。
例如,在《大林和小林》的閱讀中,教師便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梳理線索,學會深刻理解文本的思想內涵。這本書中雖然寫出了兩個孩子的成長歷程,但是我們應該對他們的內心有更深刻的理解。為什么大林和小林的人生命運不同?這應該是學生著力思考的問題。教師應該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實際生活,關注學生的精神品質養(yǎng)成,關注學生在整本書閱讀中的思維能力發(fā)展。課堂上,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實際生活,為學生設計相關的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現實,體驗生活,從而獲得思想品質和道德素養(yǎng)的提升。
整合閱讀信息,打開學生的閱讀視野,這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現實社會生活的思考能力,還能喚醒學生心底的那份語文情懷,培育學生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讓整本書閱讀切實發(fā)揮出實效。
綜上所述,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提升閱讀的實效性,為學生節(jié)省更多的時間,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情趣,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因此,語文教師要積極探索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形成的教學模式,提高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定目標—引閱讀—促實效—重延伸入手,積極開展閱讀活動,讓整本書閱讀教學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吳麗欽.淺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策略[J].黑河教育,2019(12).
[2]李澤民.例談小學生整本書閱讀指導的策略[J].遼寧教育,2019(15).
[3]陳雄才.淺談小學課外閱讀整本書閱讀的指導策略[J].教育實踐與研究,2021(03).
[4]談永康.小學整本書閱讀教學現狀分析與再思考[J].語文建設,2021(04).
[5]高曉蕾.借助影視資源,讓整本書閱讀“軟著陸”[J].河北教育,2020 (12).
[6]黃志鋒.多管齊下:例談整本書思辨閱讀的指導策略[J].江西教育,2020(32).
[7]毛永欣.語文整本書閱讀現狀及其指導[J].語文教學與研究,2020(20).
Research on Chines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Xu Yanxia
(Nanmen School, Chengxiang District,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Putian 3511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the whole Chinese book,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so that students can think and feel the profou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of the whole book in a positive reading mood. Teachers should actively explore the teaching mode suitable for students, pay attention to teaching students reading method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reading the whole book.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ines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that th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should follow,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and the basic mode of the whole book reading teaching.
Key words: Chinese teaching;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read the whole book; teaching effect; Chinese lite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