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芬,李 良,莫雨靈,雷任國,鄭子玉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肝科,廣西 南寧 530023)
乙型肝炎病毒(簡稱乙肝病毒,HBV)是臨床上常見的傳染病毒,乙肝病毒能夠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等方式進行傳播,其中母嬰傳播是導致HBV感染的一條重要途徑,因此孕婦孕前進行HBV感染篩查很重要,同時對于已經(jīng)感染的高載量乙肝病毒感染孕婦,需要通過有效方式進行治療,來達到阻斷母嬰傳播的效果[1-2]。本文對200例患者進行常規(guī)治療與替諾福韋治療的效果進行簡要的探究和分析。
1.1一般資料:從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0月期間收治的所有乙肝病毒感染孕婦當中選取其中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的200例患者作為本次觀察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00例患者;本次所選患者及其家屬均對臨床研究知情同意。對照組年齡21~39歲,平均(30.71±2.96)歲,孕次1~3次,平均(1.63±0.45)次,孕周20~30周,平均(25.63±2.37)周;觀察組年齡22~39歲,平均(30.91±3.03)歲,孕次1~3次,平均(1.59±0.63)次,孕周20~30周,平均(26.01±2.42)周。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次、孕周方面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經(jīng)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
1.2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治療,具體為:進行常規(guī)運氣檢查和干預,同時給予肝功能異?;颊呖诜扇毡久字Z發(fā)源制藥株式會社的復方甘草酸苷片治療,劑量為3次/d,2~3片/次。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替諾福韋治療,具體為:給予觀察組患者由葛蘭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的富馬酸替諾福韋二吡呋酯片口服治療,劑量為1次/d,300 mg/次。兩組患者均用藥至妊娠結束,發(fā)現(xiàn)患者有不良情況時,立即停藥。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HBV DNA和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進行對比,比較兩組新生兒出生時和出生6個月后的HBV DNA陽性率及HBsAg陽性率,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進行觀察和統(tǒng)計。
2.1HBV DNA和ALT水平: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HBV DNA和A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的HBV DNA和ALT水平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HBV DNA水平及ALT水平
2.2新生兒HBV DNA陽性率和HBsAg陽性率:觀察組新生兒出生時和出生6個月后的HBV DNA陽性率為0%、0%,HBsAg陽性率為1%、0%,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新生兒的HBV DNA陽性率和HBsAg陽性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新生兒的HBV DNA陽性率和HBsAg陽性率比較,見表2。
表2 HBV DNA陽性率和HBsAg陽性率[n(%),n=100]
2.3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觀察組患者用藥過程及產(chǎn)后6個月均無血肌酐及血磷異常。兩組新生兒隨訪6個月未發(fā)現(xiàn)生長畸形等不良反應。觀察組和對照組在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方面分別為8%和4%,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n=110]
我國是HBV感染的高發(fā)地區(qū),在三種主要的HBV傳播方式當中,母嬰傳播是最主要的傳播方式,HBV通過母嬰垂直傳播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胎兒分娩前在母親的子宮內吞咽了含有HBV的羊水或者血液,同時孕婦在分娩過程中產(chǎn)生的宮縮會使得胎盤絨毛血管破裂,導致少量母體血液深入到胎兒血液當中,從而使得胎兒發(fā)生HBV感染[3]。據(jù)了解,在我國所有的HBV感染孕婦當中,胎兒圍產(chǎn)期HBV的感染率高達35%~50%,并且圍產(chǎn)期感染的胎兒出生后成為慢性HBV攜帶者的概率高達65%~72%,因此,對HBV感染孕婦實施母嬰阻斷是有效預防和降低HBV感染以及相關肝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和舉措[4]。
從近年來新生兒注射HBV免疫球蛋白和接種乙肝疫苗的聯(lián)合免疫計劃實施普及以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生兒感染HBV的概率,但僅僅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母嬰阻斷,使母嬰阻斷的失敗率仍然很高。在這種情況下,孕婦妊娠期進行有效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5]。
有相關臨床研究,替諾福韋能夠有效降低HBV感染孕婦的血清HBV DNA、HBsAg、HBeAg等水平,這與相關文獻資料中表明的核苷及核苷酸藥物能夠降低HBV感染患者的血清HBV DNA水平結果一致[6]。
替諾福韋是一線型的抗HBV藥物,對HBV的復制能力能夠有效抑制,可以顯著減輕患者血清HBV的載量,同時,替諾福韋的耐藥性比較低,具有非常顯著的臨床效果[7]。
對于替諾福韋在高載量HBV感染孕婦中的臨床應用效果,有大量試驗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HBV感染孕婦口服替諾福韋具有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能夠明顯減輕患者的血清HBV DNA和ALT、HBsAg水平,提高HBV DNA和HBsAg的轉轉陰率;同時孕婦服用替諾福韋,不會對胎兒產(chǎn)生不良影響,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證實[8-9]。研究[10]表明,將替諾福韋應用到高載量HBV感染孕婦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同時該藥服用胡不靈反應低,沒有明顯的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能夠得到基本保證,值得在臨床中廣泛應用。
從上述結果中可以明顯看出,與常規(guī)治療的對照組相比,服用替諾福韋后,觀察組患者的HBV DNA及ALT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HBV DNA陽性率與HBsAg陽性率低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在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反應方面比較,與同類研究當中的相關臨床試驗研究[11-13]結果一致,具有一定的臨床研究參考價值。
綜上所述,對高載量HBV感染孕婦實施替諾福韋進行治療,不僅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HBV DNA和ALT水平,提高HBV DNA和HBsAg的轉陰率,同時替諾福韋并不會對孕婦產(chǎn)生嚴重不良反應,安全性比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