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中方
摘要:我國小學的班主任管理是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對象具有不同的個性、愛好等,只有掌握了必要的溝通藝術,方可以與班級學生開展有效溝通。就現(xiàn)階段而言,一些班主任缺乏必要的溝通技能,難以與學生順暢交換信息,導致師生之間的關系受到影響,這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提升自己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水平,切實地提升班級管理的質量,促進全班學生自身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溝通藝術
引言:
良好的溝通能夠有效傳遞與反饋信息,進而促進溝通雙方的了解,增進雙方的感情[1]。目前,部分班主任并未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主要采取單向溝通模式,僅僅向學生們傳遞信息,不能夠及時獲取學生的反饋,這樣溝通的價值將大大降低,并且影響到班級管理工作的順暢開展。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須積極學習溝通方面的理論與技巧,結合小學生的性格、愛好等情況,選用科學的溝通策略,在優(yōu)化師生關系的基礎上,提高班級管理水平。
一、堅持以人為本
在小學班主任各項工作中都應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xiàn)堅持圍繞學生開展各項工作,以此來迎合新課改提出的各項要求,讓學生有廣闊發(fā)展空間[2]。而班主任則應體現(xiàn)出各種溝通藝術,加強和學生交流,班主任要改變以往的態(tài)度,放下“架子”,走進學生群體,將最真實、最美好的一面展現(xiàn)給學生,樹立良好榜樣,讓學生認可和信任班主任,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為其為達到教育目的提供保障。與此同時,班主任還應創(chuàng)設良好溝通環(huán)境,讓學生在所處的環(huán)境中始終處于放松的狀態(tài),降低緊張感、恐懼感,善于觀察學生,了解學生的感受,并鼓勵其將自身的想法和建議表達出來。另外,班主任采用的溝通手段要體現(xiàn)出靈活性、多樣性,依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合理調整溝通形式,從而適應學生存在的變化,為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以及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由“心”開始溝通
首先,保持真誠的態(tài)度。真誠是雙方溝通的前提,班主任在溝通中融入真誠的情感,可以有效感染學生,實現(xiàn)溝通的目的[3]。目前,一些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向學生們單向灌輸大道理,不僅無法給予學生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反而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等不良情緒。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需充分認識到情緒感染的重要性,以自己的真誠情感打動學生的心靈,促使學生主動表達自身的想法,拓展溝通深度,順利實現(xiàn)溝通的良好效果。在情感溝通時,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格特征,選擇適宜的時間和場合。例如,班級中的部分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尊心,當這些學生犯錯后,如果直接在同學面前進行批評教育,將會嚴重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負面影響。再如,一些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好,學習自信逐漸喪失。班主任不能夠一味采取批評等教育方式,而是以真誠的態(tài)度與學生共同查找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協(xié)助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同時,要善于發(fā)現(xiàn)、挖掘此類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真誠的肯定和鼓勵,促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逐步恢復。
其次,傾聽學生的想法。傾聽在師生溝通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如果班主任不能夠認真傾聽學生的反饋,學生將難以感受到班主任對自己的尊重,進而減弱溝通的積極性。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要養(yǎng)成善于傾聽的良好習慣,在表達個人意見的基礎上,認真聆聽學生的想法,準確捕捉和深入分析學生的真實觀點,以便科學開展后續(xù)的引導工作。
三、富有幽默感
由于班主任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jīng)歷及其實際辦事操作風格的巨大差異,他們和班級學生之間進行信息溝通的各種途徑和聯(lián)系方式可能都會有一些差異。如果學生認可班主任,就一定會對班主任工作產(chǎn)生良好的感情,繼而認真地要求聽取批評意見,主動地改正自己的各個缺點。如果學生不認可班主任的工作方法,就很有可能會因此產(chǎn)生逆反的學習心理,或拒絕和班主任進行直接溝通。因此,班主任在課堂教育教學活動中要具備一種相應的幽默感和情趣,不能太過于嚴肅,不要給學生帶來疏離感,而是要展示出自己的一種幽默感,從而有效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班主任還要努力做到充分地積極發(fā)揮幽默的引導功能。在大多數(shù)小學生心中,班主任比其他代課老師要嚴肅,而具有幽默感的老師更利于與學生交往。
四、準確把握溝通時機
相同的溝通內容與形式,在不同的時間段內會產(chǎn)生差異化的溝通效果。一些班主任在與學生溝通時,并未考慮溝通時機適宜與否,導致溝通效果大打折扣。如兩個同學之間起了爭執(zhí),班主任發(fā)現(xiàn)之后,沒有給予學生平緩情緒的時間,直接與學生開展溝通活動,這樣學生的不良情緒尚未得到釋放,容易帶著情緒參與溝通,無法有效接收班主任所傳達的信息,影響到溝通目標的實現(xiàn)。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在實施溝通之前,要貫徹因人制宜、因事而變的原則,準確把握溝通時機。例如,班主任與學生溝通的目的是督促學生改正學習態(tài)度,朝著更高的目標努力。那么,班主任可在學生高興時溝通意見,此時學生的情緒較為積極,更容易接受班主任的要求。
結束語
總之,班主任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有效性,不僅直接影響管理工作效果,與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也有著密切關系。因此,作為小學班主任,要積極提升自身的溝通素養(yǎng),依據(jù)溝通目標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采用科學的溝通形式與內容,促使溝通目標得到順利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梁福寶.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技巧[J].學周刊,2020(36):171-172.
[2]王倩.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溝通藝術的創(chuàng)新方向與途徑[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12):176.
[3]季良.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界,202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