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軍
摘要:實現教育現代化必然要實現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作為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試點,圍繞信息化教學標準構建新型教學課堂對于實現現代化教育教學而言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筆者圍繞勾股定理信息化課程教學,分別從“構建信息化勾股定理課程、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資源、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作業(yè)、構建多元化課程評價標準”五點對信息化標準下勾股定理教學改革進行初步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信息化;勾股定理;教學改革
構建勾股定理信息化教學課堂筆者認為應形成一個系統性機制,第一要點應是構建信息化勾股定理課程,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需要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點;第二要點則是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圍繞信息化技術的融合要點,結合實際教學知識點進行系統構建;第三要點則是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資源,圍繞課堂知識點利用信息技術強化資源投入;第四要點則是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作業(yè),將課堂作業(yè)進行信息化處理,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第五要點則是圍繞信息化技術構建多元化的課程評價標準,實現課程評價的科學化、精準化、全面化效能。
一、構建信息化勾股定理課程
構建信息化勾股定理課程是要求教師要認知到信息化課程與勾股定理課程的具體融合性,要圍繞勾股定理課程教學的主要目標和內容完成相應的融合。
例如,勾股定理教學重點和難點為勾股定理的證明與運用、用面積法等方法證明勾股定理,教師就可圍繞以上兩點進行信息化整合。如勾股定理的證明與運用作為勾股定理教學的重點,教師可將相應的知識目標結合信息化技術的圖形整合功能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如何證明和運用勾股定理,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勾股定理的難點上,教師可通過信息化技術的動態(tài)演示和實時記錄功能將相應的難點知識進行“微課”化處理,引導學生通過“微課”來認知其中的核心要點,以此簡化相應的難點問題,從而全面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
二、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
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就需要圍繞信息化教學技術要點,結合勾股定理課堂知識點進行系統融合。設計信息化課堂教學方式要具體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可通過信息化技術導入功能來將勾股定理相關知識進行情境導圖,通過信息化導入情境教學來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例如,在課堂上筆者通過信息化技術將勾股定理相關知識點進行了動畫處理,假設小明要通過6.5米高的云梯進行搶救三樓失火的房間,了解到梯子底部與墻基的距離為2.5米,那么小明能夠進入三樓進行滅火呢?問題的設計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難度,而設計的目的則是激發(fā)學生的研究欲望,但是根本上要通過信息化技術模型的轉換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筆者認為單純的運用生活化情境教學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上述案例中僅僅是通過問題情境是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的,因為學生既是探究了問題,也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在哪,也沒有通過直觀的案例來幫助學生認知其中的問題并形成數學思維,而利用信息化技術的演示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難題,教師可通過相關技術的整合構建相應的動畫,在配以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初步的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的相應概念,一方面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一方面又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自信,方便教學開展。
三、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資源
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資源是要求教師要圍繞勾股定理相關知識點內容,以信息化技術為基點構建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以確保課堂效率與質量的有效提高。筆者認為教師應利用信息化技術便捷性及融合性的教學特點將更多的勾股定理教學內容融合到課堂教學中,通過課堂相關教學資源的融合來有效簡化教學課堂教學難度,同時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第一層級:探索勾股定理、一定是直接三角形嗎、勾股定理的應用
第二層級:勾股定理與證明、概念、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勾股數、求直角三角形的邊長或面積、最短路線、構造直角三角形解決實際問題、折疊問題
第三層級:勾股定理概念: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如果a、b、c分別表示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和斜邊,那么a2+b2=c2;驗證方法為:拼圖法、割補法和代數式的恒等變性形。一定是三角形嗎?概念: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滿足a2+b2=c2,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斜邊的平方減其中一個直角邊的平方等于另一個直角邊的平方;概念:滿足a2+b2=c2的三個正整數,稱為勾股數;勾股數組為:3,4,5,5,12,13等。
四、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作業(yè)
構建信息化課堂教學作業(yè),是要求教師通過信息化技術分析和定位學生所欠缺的能力,在圍繞學生所欠缺的能力精準化的預留作業(yè),從而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效率。
例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回答問題的狀況結合課堂習題演練來精準定位出學生對于勾股定理的學習所欠缺的部分。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得知學生A對于勾股定理的相關概念認知較差,那么教師就可以將課堂作業(yè)布置為關于勾股定理概念認知的,如果學生B對于勾股定理的計算能力較差,那么教師就可將勾股定理的計算習題作為課堂作業(yè)。筆者認為圍繞信息化技術精準定位學生的薄弱方向,針對性的預留作業(yè),對于提高學生學習質量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五、構建多元化課程評價標準
課程評價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圍繞信息化技術將對學生進行精準化、全面化的評價,改變傳統數學教學評價多以學生學習成績?yōu)橹鞫M行單方面的評價,基于“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上的教育評價則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依據學生學習情況建立精細化的評價體系。
例如: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技術設置多重豐富的的評價方式以提高評價的精細度,如根據學生的基本概況設置特殊的數學評價體系,可以包含如自評和互評、多層互評相結合,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等。另一方面評價標準的構建也要依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科學化的評價,即采用“分項考試,分項評定,綜合評價”的基本流程。建。
總之,信息化標準下勾股定理教學改革分析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基于信息化標準下的數學課程改革應結合數學教學核心素養(yǎng)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更要做到以信息化技術為載體助力教育現代化目標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程程.淺談初中數學信息化教學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1(10):63-64.
[2]韓超.淺析初中數學教學中信息化教學策略的應用[J].科幻畫報,2021(09):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