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文霞
摘要:古詩詞教學中,最基本的要求是讓學生學會詩詞鑒賞技巧,學生走進古詩詞當中,掌握相應鑒賞方式。不過日常教學中,經(jīng)常有各種問題出現(xiàn),學生往往沒有表現(xiàn)出對古詩詞鑒賞足夠的興趣,很多學生鑒賞古詩詞的時候興趣低下,學習十分被動。很多學生平時沒有做好詞匯積累,閱讀面不夠廣泛,很難理解古詩詞當中的藝術美和韻律美?;诖耍韵聦Ω咧姓Z文古詩鑒賞中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鑒賞;問題;解決方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鑒賞能力其實就是人們對藝術作品的鑒別與欣賞能力,屬于多項能力的綜合,它包括感知、想象、領悟與回味等,在鑒賞過程中均起著重要作用。中國古詩詞源遠流長,以其與眾不同的藝術特點與表現(xiàn)手法,成為中華傳統(tǒng)中的經(jīng)典,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鑒賞能力的訓練與提高,繼而提升他們的審美能力。
一、高中語文古詩鑒賞中的問題
(一)學生方面
由于生活背景、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很難快速理解古代詩歌的內(nèi)容及精神。相較于現(xiàn)代文的閱讀而言,學生對于古代詩歌的學習興趣相對不足,很難將古代詩歌的學習內(nèi)容融入生活之中,對于古代詩歌的涉獵和積累僅限于課堂,最終導致古代詩歌教學的綜合價值得不到體現(xiàn)。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只需要機械、被動地“聽講”即可,不需要進行思考,就使得學生認為古代詩歌的學習就是為了考試。這既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又會影響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
(二)教學思想的固化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人們對物質的追求越來越高,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教學事業(yè),使學習過于功利,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此外,由于一些教師深受以往教學理念的影響,仍然采用“滿堂灌”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課堂成為學生游戲之余的昏睡場甚至是創(chuàng)收的生產(chǎn)場所,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對學生素質能力培養(yǎng),使得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降低,不利于語文能力的正常發(fā)展。
二、提高高中語文古詩鑒賞教學的有效性建議
(一)品味古詩詞的畫面美,發(fā)展學生的鑒賞能力
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是古人寫詩作詞和繪畫的最高藝術追求,所有古詩詞中都含有獨具特色的意象和意境,作者通常會選取最具特色的具體實物,或最有意義的場景,或者最典型的感受來抒情言志,啟發(fā)讀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能力去領會詩詞的意境和情感,且從中深受感染。教師要引領學生從古詩詞的意境與意象出發(fā),著重品味古詩詞描繪的畫面美,使學生結合具體內(nèi)容展開自由想象,全身心地投入到詩意畫面的再現(xiàn)當中,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鑒賞能力。
(二)增加積累,掌握語感
學習古詩詞最重要的便是積累,通過不斷的積累增強對古詩詞的語感。并在積累的同時注意進行分類歸納,能夠更加系統(tǒng)的學習不容易忘記。同時加以記憶每一種分類中的特點,進行探討分析,找出共性,如此一來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由于每一位學生的基礎都不一樣,需要根據(jù)各自的情況選擇適合自身的古詩詞加以分析。并通過朗誦等方式,進一步體會古詩詞中蘊含的情感以及詩意。例如鑒賞陶淵明的飲酒時,通過多次朗讀“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以及“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深刻體會陶淵明當時的心境,從其中感受人生哲理以及意境,有著無窮樂趣。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這兩句古詩詞更是通過用情景交融的表達方式,以獨特的方式展示了詩人在當時美景的襯托之下,對田園生活的美好向往以及那高尚的品德。如此朗讀的方式,更加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詩人的意境,以及在這種氛圍之下熏陶古詩詞的魅力,提升鑒賞的能力。
(三)再現(xiàn)詩詞意境
古詩詞創(chuàng)作中,作者需要環(huán)境、事件的刺激才能激發(fā)靈感。靈感和作者當時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個人生活中的事件都有很大的聯(lián)系。例如“大雁”通常寄托了作者思鄉(xiāng)感情,而“楊柳”則代表作者的惜別之情。利用周圍事物和景象,能夠創(chuàng)作出打動人心、感人肺腑的詩詞。教學期間,教師可以嘗試性地創(chuàng)造相同情境和意境,讓學生走進其中,描述當時自己的心境和感情。身臨其境的學生,用身體器官感知周圍環(huán)境,能夠很好地表達當下的內(nèi)心世界。比如在《虞美人》的學習中,教師可以播放歌曲《虞美人》,學生被歌曲帶到特定的意境之中,學生感受其中凄慘的歌聲,內(nèi)心深受感動。學生在聯(lián)想中,對詩詞內(nèi)容建立了初步理解,能夠幫助學生領悟詩人感情。情境教學中,多媒體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等特征,使用效果非常好。新課導入的時候,教師可以播放和詩詞有關的幻燈片內(nèi)容,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欣賞詩歌中的畫面。
(四)角色扮演教學法
教師們常常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也都會背也能取得好的成績,但老師們重視的是知識的傳輸,輕視了學生們主動參與的能力。而體驗式教學可以使學生們主動參與進來,體驗教學法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古詩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再現(xiàn)古詩中的情境,更好地還原教學的內(nèi)容,使學生在親歷的過程中理解并建構對古詩的理解、產(chǎn)生情感、生成意義,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了解其中人物的心路歷程。
結束語
核心素養(yǎng)是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重要目的,教師必須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對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創(chuàng)設趣味性課堂,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古詩詞的內(nèi)涵和魅力,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古詩詞的藝術世界之中,陶冶情操,升華情感,提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寧寧.高中語文古典詩歌鑒賞教學的策略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10):169.
[2]繆明慧.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古詩鑒賞能力[J].試題與研究,2018(15):120.
[3]楊萍.高考背景下語文古詩鑒賞教學解析[J].課外語文,201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