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炬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fā)布《關于加強校外托管機構管理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校外托管機構不得開展學前教育及其他文化教育培訓和學習輔導活動、不得提供過夜住宿服務、禁止學校自行設立校外托管機構等規(guī)定。(2021年11月19日《新京報》)
“托管”是代替家長對學生的一種看管服務,以生活類服務為主,不具備教育的性質(zhì)和特點。
然而,時下不少托管機構卻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搞起了培訓服務。因為打著“托管”的旗號,并非校外培訓,因此,常常是督查人員“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因為托管兼培訓,因此,收費要比單一的托管貴很多,大多舉辦者都掙得盆滿缽盈。但,由于培訓不規(guī)范、不科學,無形中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此,必須嚴查,嚴打。
要把托管納入校外培訓機構督查的范圍。不管是機構托管,還是私人托管,都是對學生的管理,不但涉及安全問題,還關聯(lián)是否科學規(guī)范,因此,必須常查、嚴查。
要設立舉報電話,打一場人民戰(zhàn)爭。由于托管類型眾多,人員繁雜,因此,查處起來困難重重。但,只要人民群眾參與,積極舉報,便可以順藤摸瓜,一查到底,以凈化培訓市場。
要為托管立規(guī)。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以前托管搞培訓并沒有明文限制,因此,很多人才鉆了制度的空子,魚目混珠。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指導意見》的出臺,就為托管參與培訓畫上了休止符,設置了底線,扯上了高壓線。但,規(guī)矩的重點是落實,難點也是落實。對于有令不遵,有規(guī)不循的托管機構,必須嚴厲打擊,使之不敢違,不愿違,不想違。
(責任編輯: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