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淑
“讓我們攜起手來,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進步的一邊,為實現世界永續(xù)和平發(fā)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斗!”2021年10月2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50周年紀念會議并發(fā)表重要講話。
1971年10月25日,第二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性多數通過第2758號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合國總部大樓前升起。
在聯大會議廳里,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的席位上最重要的就是話筒和投票裝置。通過這支話筒,中國的聲音傳遍世界。
回望
勝利的笑,自豪的笑
1972年11月15日,以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為團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正式出席聯大會議。入場后,喬冠華鎮(zhèn)定地坐在中國名牌后的那張椅子上。忽然有記者問他:“喬先生,你現在坐在這張椅子里有何感想?”一直冷靜的喬冠華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開始仰頭大笑。
這張喬冠華大笑的照片不僅成為普利策新聞獎獲獎作品,還登上了中國歷史課本。美國媒體形容說:“喬的笑震碎了聯合國議事會大廳的玻璃?!蹦且豢?,喬冠華不是代表一個人在笑,那是一個偉大國家重新站回世界舞臺的自信與激動。
觀察人士稱,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不僅是中國外交的一座里程碑,也是聯合國歷史上的重要分水嶺。
作為中國人真光榮
施燕華是1971年中國第一個聯合國代表團的隨團翻譯,后來也是鄧小平的翻譯。她說,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她最難忘、最無法取代的記憶之一。她回憶,當時聯合國大會主席馬利克致辭,對中國代表團出席大會表示歡迎。沒想到,馬利克發(fā)言后,要求致辭歡迎中國代表團的人排起了長隊?!翱戳诉@個場面,我心里充滿了自豪,因為我切身感受到了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
最后,大會邀請中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上臺講話。他邁著沉穩(wěn)的步伐走上了講臺,開始了近40分鐘的演講。演講結束后,全場肅靜,然后爆發(fā)出震耳欲聾的掌聲?!爱敃r我只有一種強烈的感覺:作為中國人真光榮!”施燕華說。
運用示例
中國雖然因冷戰(zhàn)鐵幕在聯合國外候場22年,但一朝加入,就受到了來自國際社會的熱烈歡迎。從外國友人排起長隊致辭歡迎,到喬冠華團長演講結束后的震耳欲聾的掌聲,一切鮮花掌聲都是對新中國建國以來默默支援世界的回應,都在證明祖先留下的至理名言——德不孤,必有鄰。(指導教師:楊睿)
參與
外交迎來新局面
1969年底前,世界上與中國建立大使級外交關系的國家只有49個,到1976年底,已經猛增到113個國家??梢哉f,重返聯合國,極大地改善了中國的外部環(huán)境,拓寬了外交活動的舞臺,為后來中國對外開放和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此后,中國以更為積極、主動、開放的姿態(tài),投身于國際多邊舞臺。中國加入了幾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600多項國際公約,從不退群毀約;中國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發(fā)展援助,實施近3000個成套援助項目,派遣60多萬名援助人員,為120多個發(fā)展中國家提供有力支持。
作為歷史親歷者、記錄者的巴基斯坦媒體人伊夫蒂哈爾·阿里說,中國帶給世界的是“實實在在的幫助、友誼和繁榮”。
“中國聲音越來越有分量”
在新中國恢復合法席位之后,1973年12月,聯合國大會第28屆會議通過了第3189號決議——“將中文列為大會工作語文并依此修正大會議事規(guī)則的有關規(guī)定”,同時表示,“宜將中文列為安理會的工作語文”。
聯合國資深翻譯曉華(化名)在聯合國做了34年口譯,對于中國代表在聯合國各種會議參與程度的變化深有體會。她回憶說,上世紀80年代剛去聯合國工作的時候,中國代表參加會議發(fā)言不踴躍,主要限于闡述政策立場。但現在,聯合國所有會議幾乎沒有中國不參加的,中國代表在各種會議上都十分活躍,踴躍發(fā)言,有些技術性、專業(yè)性很強的會議,國內還會派相應專家出席。
在曉華看來,這樣的變化來自于中國正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聯合國事務中?!爸袊曇粼絹碓接蟹至??!?/p>
參與維和,執(zhí)戈為和平
改革開放后,中國逐步參與聯合國維和事務。1990年4月,中國向聯合國停戰(zhàn)監(jiān)督組織派遣5名軍事觀察員,開啟了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歷程。此后,一批又一批中國維和軍人為維護世界和平英勇出征。
根據2020年發(fā)布的《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中國軍隊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多人次,參加了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先后有16名中國軍人為人類和平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即使在疫情嚴峻的2020年5月,中國維和工兵分隊仍然克服困難,高質量完成南蘇丹西部索普橋的修建,為深陷嚴重糧食危機的國家增添了生命補給線。
如今,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因為對和平的堅守,“中國藍盔”多次獲得聯合國勛章,并被譽為“維和行動的關鍵因素和關鍵力量”。
運用示例
大國的“大”字,不在于版圖之遼闊,人口之眾多,武器之鋒利,而在于那“大”字的一橫——一碗水端平,簽署了600多項國際公約,從不退群毀約,不作利來利往的政治投機;向16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近4000億元人民幣發(fā)展援助,不作媚強媚上的政治跟班。大國的“大”,更在于那個“人”字,作為聯合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我們用自己的肩,守住動亂的黑暗的閘門,給那些悲慘的人以生命。所以,大國的大,是責任的大,這一點,我們盡己所能,向世界交出了近乎滿分的答卷。(指導教師:楊睿)
倡導
全球發(fā)展的領軍者
從確立對外開放為基本國策,到主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廣交會,到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當前,中國已成為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最大貿易伙伴,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前三大貿易伙伴;“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共同發(fā)展,“世界工廠”和“世界市場”互促共進,中國正為世界各國企業(yè)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寶貴的合作契機和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中國聯合國合作立場文件》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獲得141個國家和32個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有力促進了各方共同發(fā)展。據世界銀行研究報告稱,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將使相關國家760萬人擺脫極端貧困,3200萬人擺脫中度貧困。
“中國是全球發(fā)展的領軍者,在重大全球議程中發(fā)揮著引領作用?!眹H組織負責人如是稱贊。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5年,習近平主席在參加第七十屆聯大一般性辯論時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發(fā)展前景、文明交流、生態(tài)體系等5個方面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要內涵,引發(fā)強烈共鳴。此后,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理念轉化為行動,相關倡議陸續(xù)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決議等多份聯合國重要文件。
特別是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zhàn)中,中國率先開展全球最大規(guī)模的疫苗合作行動,迄今已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超12億劑疫苗和原液,居世界首位。
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參與全球生態(tài)治理方面,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充分體現了大國擔當。2021年10月,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昆明舉行。習近平主席在會上宣布,中國將率先出資15億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支持發(fā)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yè)。
“中國已成為多邊主義的重要支柱?!甭摵蠂貢L古特雷斯說。
運用示例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的《大同篇》,中國在用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中國理念的藍圖。從一帶一路喚醒古老的亞洲腹地,到簽下“碳中和”軍令狀來保護環(huán)境,中國從肩負時代使命,到賦予時代使命,無需揚鞭,始終奮蹄于大道上,一條中國人追求了幾千年的大道——大道之行,天下為公。(指導教師:楊睿)
新聞解讀
角度一:追昔撫今,闡釋中國重新走上聯合國舞臺的重大意義。
復旦大學聯合國與國際組織研究中心主任張貴洪說,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是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和主持正義的國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標志著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從此重新走上聯合國舞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阮宗澤表示,事實表明,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不僅使中國進一步融入世界、促進自身發(fā)展,而且也助力聯合國更好地發(fā)揮作用,讓世界和平與發(fā)展的力量得到了空前壯大。
角度二:初心不改,彰顯站在歷史正確一邊、堅持真正多邊主義的大國擔當。
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始終以實際行動,做聯合國事業(yè)的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各方應該思考如何對現行全球治理體系加以完善,而不是推倒重來,另搞一套。少數國家企圖將“小圈子”制定的所謂“規(guī)則”強加于人,這樣的做法不得人心。
國際規(guī)則由誰制定?如何遵守?習近平主席指出,國際規(guī)則只能由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共同制定,不能由個別國家和國家集團來決定。國際規(guī)則應該由聯合國193個會員國共同遵守,沒有也不應該有例外。
(資料來源:《人民日報》《半月談》;光明網、新華網、央視網、國際銳評等)
(編輯:關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