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丹陽
(黑龍江省農(nóng)墾北安管理局中心醫(yī)院,黑龍江 北安 164000)
慢性心力衰竭為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臟排血量減少,可導致呼吸衰竭、體液潴留、休克等嚴重并發(fā)癥,死亡率較高,需積極干預治療。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復雜,尚未完全探明其發(fā)病機制,臨床治療以利尿、強心、擴血管等為主,同時需配合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治療,以減輕患者的心臟受損程度[1]。近年來,中成藥在治療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應用增多,其中心衰合劑的臨床應用較多。為進一步探明其療效,本研究選取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對比分析心衰合劑聯(lián)合美托洛爾的治療效果。
選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7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38例)和觀察組(39例)。兩組患者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基層診療指南(2019)》相關診斷標準[2]。觀察組,男24例,女15例。年齡52~70歲,平均年齡(60.92±8.85)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8±0.32年)。對照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51~70歲,平均年齡(60.72±8.21)歲。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2±0.37)年。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對照組采用美托洛爾治療:酒石酸美托洛爾片(規(guī)格:25 mg×10片,國藥準字 H20143225,煙臺巨先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初始劑量為6. 25~12.5 mg/次,2次/d,持續(xù)治療1周后,每次劑量可增加至12.5~25.0 mg,2次/d,持續(xù)治療3~7 d,根據(jù)患者的血壓及病情再適當調整劑量,最大劑量應<100 mg/次,持續(xù)治療4周,同時給予利尿劑、強心、擴張冠脈,去除可能誘發(fā)心力衰竭等常規(guī)抗心衰治療。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增加心衰合劑治療:生黃茂30 g、葶藶子15 g、桑白皮30 g、防己10 g、車前子15 g、赤芍15 g、水紅花子15 g、雞內(nèi)金12 g,每日取1劑藥物,水煎后分早晚兩次服用,持續(xù)治療4周。
1.3.1 心功能評估
在超聲心動圖下測量治療后患者的左室舒張末內(nèi)徑(LVEDD)、右室舒張末內(nèi)徑(RVEDD)、左心室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對比兩組的指標差異。
1.3.2 不良反應情況監(jiān)測
統(tǒng)計兩組治療90 d后的藥物不良反應情況。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行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觀察組的LVEDD、RVEDD、LVESV顯著低于對照組,LVEF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的心功能相關指標比較Tab.1 Comparison of cardiac function related index of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對照組中,眩暈2例,頭痛2例,失眠1例,乏力1例,胃腸道不良反應1例,不良反應率為18.42%;觀察組中,眩暈2例,頭痛1例,失眠2例,乏力1例,胃腸道反應3例,不良反應率為23.08%,經(jīng)比較,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美托洛爾為臨床常用降壓藥物,可提升冠脈血流量、調節(jié)心率,與利尿劑、血管擴張劑合用,可減輕患者的心肌耗氧量,改善心室功能,在冠心病心絞痛和慢性心力衰竭治療中應用較多,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癥狀。但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危重仍需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3]。
中醫(yī)將心力衰竭歸屬到“心水、水腫、喘證、痰飲”等范疇,其病因為臟腑失調、勞倦內(nèi)傷、情志失調、外邪侵襲,病機為氣虛血瘀、陽虛水泛、痰飲水停,為本虛或兼具陽虛,或兼具痰飲之癥,治宜養(yǎng)陰溫陽,活血利水[4]。心衰合劑為純中藥制劑,具有活血化瘀、利尿消腫、益氣溫陽、活絡通脈之效。有文獻報道,心衰合劑聯(lián)合美托洛爾治療慢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患者的LVEF較未服用心衰合劑者可進一步提高1%~4%[5]。本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的LVEF(49.26±4.38%)分顯著高于對照組(45.03±5.12%)分,提示心衰合劑可有效提升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抗心衰效果良好。本次研究還發(fā)現(xiàn),治療后,觀察組的LVEDD、RVEDD、LVESV顯著低于對照組,說明心衰合劑可有效提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藥物不良反應較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