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美
(吉林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吉林 四平 136000)
音樂課可以很輕松地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音樂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調動人的情感,讓人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扒楦袘B(tài)度和價值觀”是新課程標準中的重要內容,也是音樂欣賞課的重要教學目標。在現(xiàn)階段初中音樂欣賞課中,學生缺少音樂欣賞的基礎,雖然喜歡聽音樂,但缺少對于音樂內涵的理解。初中生雖然具備一定的獨立性、主觀能動性以及自我意識,但是每個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和感悟參差不齊。所以在初中音樂欣賞課上,教師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就目前的一些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為例,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比較落后,導致初中音樂欣賞課程存在較大問題。首先是音樂欣賞氛圍過于壓抑。在部分初中音樂教學中,一些音樂教師過于注重對樂理知識的講解,沉悶無趣的樂理知識過多,而欣賞樂曲的時間較少,學生無法在短暫的音樂欣賞中獲取足夠信息,無法運用主觀能動性去理解樂曲本身的深層含義。過多樂理知識的加入,不僅會使音樂欣賞變得更加局限,還會讓學生失去對音樂欣賞的探索積極性,從而打擊了學生的自信心,致使課堂效率低下,沉悶壓抑的課堂氣氛難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其次,部分初中音樂教學脫離實踐。實踐是音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奧爾夫教學法增強課堂的實踐性,將律動、語言和音樂融合在一起,通過課堂游戲、表演活動等多種形式使音樂課堂更加有缺,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最后,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陳舊。在教學過程中,部分音樂教師還在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使用陳舊的教具,導致教學質量始終不理想。特別是一些山區(qū)學校,因為缺少現(xiàn)代化教學工具,教師難以展開高效的音樂欣賞教學。
不管學習什么內容,興趣都是影響學習成果的重要因素。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與前提。初中階段的音樂欣賞課程能夠擴充學生的樂理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音樂視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從而提高音樂鑒賞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音樂的深層內涵,在旋律中找到情感共鳴,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所以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盡量縮減講解時間,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欣賞音樂,以此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溜冰圓舞曲》時,教師就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如果詳細講解作者的身世、作品背景以及作品想要表達的情感,那么這一過程就會占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導致學生很容易失去學習興趣。音樂學科更需要學生通過聽來感受,更注重通過情感代入來理解,而單一的理論知識教學不利于課堂活動的有效進行。因此,教師要精簡講解內容,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用來欣賞音樂作品,讓學生在欣賞過程中體會到作品表達的情感。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音樂,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形式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聽音樂的時候熟悉作品的旋律和節(jié)奏。在學生對作品形式有了一個初步了解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出作品的具體情感表現(xiàn)方式,并鞏固學習到的樂理知識。然后,教師可以設置幾個選項比如“輕松愉悅”“緊張興奮”“略感憂傷”等,讓學生經過初步欣賞后選出作品表達的相應情緒并說出理由。老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例如在《溜冰圓舞曲中》,大家覺得溜冰運動員都發(fā)生了什么?結合之前的問題,學生們就有了一個具體思考方向,比如這段音樂旋律熱烈且迅速,可能是溜冰運動員正在賽道上加速滑行,或者此處出現(xiàn)了一個裝飾音記號,可能是溜冰運動員在冰面上展示了某個花式動作。學生將聽到的音樂內容結合想象,完整地描述樂曲內涵,這樣的音樂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讓學生全程參與課堂活動,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
語言是表達想法最基本的形式。在初中音樂欣賞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優(yōu)美的語言引入具體教學內容。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建與課堂教學的引入是教學活動的基礎,決定著學生本節(jié)課的學習狀態(tài)與學習效率。音樂作品,特別是經典的音樂作品往往有著深遠的意境。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理解并融入音樂意境中,是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活動中的重點與難點。初中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要遠高于音樂欣賞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古詩詞創(chuàng)建課堂情景,利用古詩詞的意境幫助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利用這樣的方法可以很快地使學生融入課堂氛圍中,進入提升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保衛(wèi)黃河》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古詩詞引入教學內容。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先朗讀幾句和黃河有關的詩句,然后找?guī)酌麑W生對這幾句詩進行賞析。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黃河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古詩的意境。然后,教師可以說:“《黃河大合唱》這一音樂作品中的第七個樂章就是《保衛(wèi)黃河》,也是我們今天要欣賞的作品”,由此引入該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簡單介紹一些作品背景知識,然后再讓學生欣賞音樂作品。在學生對作品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說一說該音樂作品中與古詩意境相關聯(lián)的地方。這時,學生就會很自然地將音樂和古詩的意境聯(lián)系在一起。在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然后讓每個小組都展示一下各自的想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鼓勵每一個小組,以便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教師在進一步賞析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同時播放音樂與詩句,并給出不同內容的畫面與標題,更好地把學生引入精彩紛呈的音樂世界中,這對于接下來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有著重大意義。
在初中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豐富課堂活動內容,采用綜合性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聽音樂、看視頻、合作表演等多種方式開展音樂欣賞教學。在音樂欣賞課程中,教師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能夠保持輕松愉悅的心情,不能讓學生把音樂欣賞當成嚴肅的學習任務。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要以新型教育理念為基礎,實現(xiàn)多元化育人教學目標,讓學生在音樂欣賞課堂中不僅可以學習到專業(yè)知識與技能,還可以提高自身的音樂欣賞能力和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要讓音樂欣賞課成為學生積累音樂知識、開發(fā)音樂思維的重要途徑。只有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才能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欣賞環(huán)節(jié)中。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銀杯》時,教師就可以設置觀看視頻和欣賞表演的課堂活動。在進行這一部分教學內容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上課需要用到的視頻和道具。在上課時,教師可以先和學生簡單聊一聊蒙古族,以此進行課堂情境創(chuàng)建。教師可以找?guī)酌麑W生談一談他們對于蒙古族的了解,之后可以通過視頻形式向學生介紹一些關于銀杯的知識,讓學生對這一文化有所了解。教師在講解作品的時候,可以簡單介紹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在學生對作品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教師可以找?guī)酌麑W生進行表演,讓學生穿上蒙古族的特色服裝,用肢體語言展現(xiàn)音樂藝術的魅力。教師可以多找?guī)捉M同學進行表演,并讓學生對這幾次表演進行評價,教師也要給出自己的評價。通過這樣的活動使學生完全融入音樂世界中,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能夠從全方位欣賞音樂。
音樂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其在情感表達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音樂是語言的一個延伸方向,可以表達出一個人內心深處的情感。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情感體驗能力,因而要能夠準確把握音樂的內涵,并且能夠用優(yōu)美、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教師應該選取一些蘊含強烈思想情感的音樂作品進行分析,這樣才能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優(yōu)勢。教師在課堂上也要加強情感體驗方面的教學,可以用一些情感相近又有所不同的音樂作品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教育是關于“美”的教育,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音樂教育一個很重要的目標就是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音樂作品有一定的情感,歌詞內容蘊含一定的主題,那么這個情感和主題就是教師要傳遞給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樣的音樂教育也就有了道德的靈魂,教師可以有效地將德育的內在精神通過音樂教育以感性愉悅的表現(xiàn)方式傳遞給學生。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伏爾加船夫曲》時,教授就可以將其和《船工號子》放在一起進行欣賞,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音樂情感欣賞能力。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先播放這兩個作品,讓學生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然后讓學生討論一下這兩個作品的相同之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板書,讓學生對作品共同點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之后,教師還要讓學生說一說不同之處,并引導學生重點分析兩個作品在情感表達上的差異。如果學生在分析的時候遇到了困難,教師可以介紹作品的相關創(chuàng)作背景,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作品內涵。教師在最后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總結,教師在總結時要注意盡量使用優(yōu)美、精練的語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進而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綜上所述,初中音樂欣賞課程在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提高學生音樂能力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在互聯(lián)網時代,我們需要更新音樂教學方法,使學生有意識地成為音樂課堂主體。音樂在表達情感、緩解壓力等多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初中音樂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音樂欣賞能力在學生發(fā)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新型教育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教學方法,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樂理知識并且能夠體會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通過豐富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應該將德育巧妙融入音樂教學中。音樂教育作為德育培養(yǎng)的重要陣地之一,在宏觀上有傳承優(yōu)秀文化的使命,在微觀上擔負著育德育人的責任,因而教師要科學設計音樂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