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暉 王麗梅
關鍵詞:生活美學;短視頻;創(chuàng)作;應用;李子柒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主張讓“生活美學”回歸于生活,著力挖掘生活中的審美價值,提升現實生活經驗的審美品質,使美學真正回到現實生活中來。短視頻作為4G 時代快速發(fā)展的移動產品,自出現以來其普及度一直在不斷提高,現已成為大部分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將“生活美學”應用于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中,不僅可以讓“生活美學”回歸于現實生活中,還可以豐富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內容,向大眾提供優(yōu)質的視頻內容。
1 生活美學概述
21 世紀以來出現了一種通過回歸“生活世界”來重構美學的取向,這種美學被稱為生活美學。在《布萊克維爾美學指南》中對生活美學進行了權威界定,認為這種理論拋棄以藝術為中心的方法,在純藝術經驗與其他生活經驗之間建立聯系,形成了美學的次級學科,其通常會以“日常美學”或“生活美學”來命名?!吧蠲缹W”是一門致力于欣賞和創(chuàng)造生活美,總結關于生活美的規(guī)律,以提高人們的審美水平、美化生活的科學[1],它是隨著中國逐漸步入消費社會而產生的一種理論,強調審美普及化以及生活藝術化[1]。
“生活美學”是未來美學的重要發(fā)展方向之一,已經成為國際美學界的共同發(fā)展趨向。21 世紀初的第十八屆美學大會在北京隆重落下帷幕,在這場美學大會中,中國讓世界見證了真正的“中國”美學熱。也是在該會上,“生活美學”成為了國內外美學家熱議的最新話題。在會上還折射出一個現象,“生活美學”已經融入全球對話當中,并將在其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而生活美學正是中國本土美學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2]。
2 短視頻概述
短視頻是近幾年在國內發(fā)展起來的,由于發(fā)展時間較短,目前學界還沒有統一的概念。在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17 年中國短視頻行業(yè)研究報告》中,將短視頻定義為“播放時長在五分鐘以下,基于PC 端和移動端傳播的視頻內容形式”,并指出短視頻并不是長視頻的縮短,而是碎片化時代的新內容消費習慣。隨著移動通訊技術的不斷優(yōu)化升級,短視頻用戶市場逐漸趨于成熟。短視頻憑借其時長短暫、敘事完整、形式新穎、拍攝創(chuàng)新等優(yōu)勢,得到全網用戶的青睞,并早在2016 年初,進入快速發(fā)展階段,發(fā)展勢頭迅猛,迅速進入發(fā)酵階段。
近年來,各種短視頻APP 的問世,加快了短視頻的傳播范圍,視頻的傳播影響力逐漸遞增,受到越來越多大眾的喜愛。短視頻的出現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逐漸擺脫空間和時間的束縛,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完成視頻的拍攝、分享,解放了時空束縛,實現了人與人之間無間斷的溝通與互動。同時它也是當代社交媒體的補充,更是現代美學的新傳承。短視頻的創(chuàng)作內容大多來自于創(chuàng)作者的日產生活,例如“生活類”“時尚類”“寵物類”“搞笑類”和“資訊類”等短視頻,這些短視頻與大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短視頻所具有的獨特的美。
3 生活美學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意義
3.1 滿足日常生活審美需求
生活美學是新時代背景下出現的一種新的美學形態(tài),它的出現是由經濟高速發(fā)展和歷史文化積淀作為基礎而產生的,需要營造富有詩意的生活世界來實現生活美學的價值。短視頻的出現讓生活美學也從形而上美的觀念,逐漸滲透到社會日常審美的實踐中,貫穿在日常生活的審美活動中。大眾在拍攝短視頻時會在生活中不停地去創(chuàng)造、建構一種日常生活的審美,從而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增加自己的愉悅感和幸福感。
3.2 擴大生活美育的宣傳
21 世紀當代中國的新美育,不僅要在理論上回歸“生活美學”,倡導一種嶄新的“生活美育”,而且要踐行一種革新的“觀賞文明”,短視頻的出現擴大了“生活美育”的傳播途徑和傳播范圍,將“生活美育”中的審美產品做成短視頻,在公眾之間進行良性循環(huán),逐漸積累當代社會的“審美財富”,從而為廣大的公眾所共享[3]。
3.3 傳播中國本土美學文化
“生活美學”建立于中國本土文化之上,與中國本土文化建立了一種無形的聯系,并以生活習慣、生活觀念、生活環(huán)境以及人性美的形式表現出來。短視頻的出現正好給當代中國美學一種新的機會,將中國本土的“生活美學”,通過短視頻創(chuàng)作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中,讓全世界可以通過短視頻看到中國本土的“生活美學”。在與全球藝術交流的同時,利用短視頻的優(yōu)勢宣傳中國本土美學文化,建構新的具有中國本土文化的美學價值。
4 生活美學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方法
作為短視頻類型中最火的生活類短視頻,是“生活美學”最合適的研究對象。生活類短視頻在內容上不追求深刻意義,而是單純地展現了普通人真實、瑣碎的日常生活,通過不同的生活片段,彰顯平凡人堅強、勇敢的閃光點,展現日常生活的美學價值。生活美學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的應用方法有兩種,分別是以第一人稱視角敘事和以第三人稱視角敘事。這兩種視角分別會以不同的敘事形式,幫觀眾捕捉不同的視頻內容。
4.1 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生活
第一人稱敘事視角又被稱為人物限制視角或零視角,它是指敘事者為了特定目的,對視角劃定的信息范圍進行限定,始終從人物的視角出發(fā)進行敘述。一旦確定視點人物,一切信息都嚴格依照人物的知識、情感、知覺來表現[4]。使用第一人稱視角拍攝的短視頻,往往偏向于講述自己的個人經歷、生活體驗、個人的境遇和感悟等?!皃api”醬的短視頻大多是以第一人稱拍攝的,她在拍攝過程中會以自述的形式,對生活事件的看法表達出來。例如普通朋友升職她會想:“怎么回事,為什么我的內心,涌現一股酸味”;看到朋友的自拍照她內心會覺得:“這P 的有點過了吧”等。這種創(chuàng)作形式可以快速地將觀眾帶入到創(chuàng)造者所營造的氛圍中,讓短視頻更具有親和力。
4.2 以第三人稱視角展示生活
第三人稱敘事視角又稱零聚焦視角。按照安德烈· 戈德羅的觀點,在這種敘事視角下,鏡頭歸屬于大攝影師,它可以處于任何人之外,采取一種未強調的機位,展現場面而最大限度地使人忘記攝影機[5]。第三人稱視角敘事主要是跟隨“攝影機”,利用鏡頭畫面,以客觀、全面的視角掃視主人公的生活形態(tài),呈現出更加完整的視覺表達。全網最火短視頻之一的李子柒短視頻,就是以第三視角拍攝的,視頻中垂涎欲滴的中國美食、輕柔舒緩的古典音樂和自然秀麗的原始風光,客觀、全面地給我們呈現了休閑恬靜的川西田園生活。這種敘事形式拍攝出來的短視頻較為客觀、全面,短視頻的邏輯性和觀賞性也更強。同時拍攝者還會經常用到雙重視角之間轉換、交叉的拍攝方式,不僅可以增加短視頻的真實感,也能增強敘事的靈活性。
5 李子柒短視頻中的生活美學體現
5.1 生活情境的自然美
李子柒短視頻是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展開敘事的,在短視頻中她因季而食,尊重大自然規(guī)律,感受季節(jié)變化帶來的自然真實的美感。同時借助古樸自然的炊具和原汁原味的烹飪手法,給大眾展現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和諧價值觀。中國自古以來就提倡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觀念,李子柒短視頻中有大量自然風光的空鏡頭,營造出一種悠遠自然的氛圍,向大眾展示最天然最真實的自然風光,體現生活意境的悠遠和自然生活的美好。
5.2 生活物品的搭配美
李子柒的短視頻很注重對生活細節(jié)的經營,她所展示出來的日常生活是優(yōu)雅的、精致的。例如制作美食之前,會有一個固定的備菜區(qū),她會根據所需的材料挑選相應的器具,精心擺放。也會在院落中采摘不同的花裝扮此區(qū)域,給人一種精致、唯美的感覺。同時視頻中有很多特色的自制器具,如用樹枝做的燭臺裝飾和掛衣架、竹子做的沙發(fā)和桌子、用藤條編制的盛具等,體現出生活情趣。在親身體驗中感受生活的真實與美好,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將勞動轉化成一種審美的體驗。
5.3 共榮共生的和諧美
人性的美也是美學的一種表達方式,李子柒身處大自然時會表達對大自然的尊重。例如上山挖松茸時,每挖完一個松茸,她會將一切恢復原樣,使其可以繼續(xù)繁殖;在釣魚時,她會選用對魚兒傷害最小的方式垂釣,并會將釣到的小的魚苗放生,這些行為的美都在體現著人對大自然的敬畏與保護。視頻中也會經常穿插一些李子柒與牛、羊、狗互動的活動,這些日?;顒颖磉_了人對動物的關心和愛護,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世界萬物共榮共生的和諧美。
6 結語
通過李子柒短視頻,可以看到中國人身上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精神,以及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我們除了可以利用短視頻向大眾展示中國的生活習俗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還可以將“生活美學”應用在短視頻創(chuàng)作中,讓短視頻成為美育新途徑,引導大眾建立正確的審美觀,讓大眾都成為生活的藝術家,同時也可以利用短視頻向全球宣傳中國本土的“生活美學”,讓中國本土的文化走向全世界,讓外國人感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