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強 (江蘇省蘇州市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澄學校,215000)
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是足球比賽中較為實用的技術(shù)動作之一,在小學足球課堂中,五年級學生具有一定足球基礎(chǔ)與運動能力,具備初步學習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動作的條件。因此,筆者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了解觸球部位,掌握前額正面頭頂球的重難點,從而進一步掌握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
練習目的:感受頭頂球的部位,提升學生頭部前額觸球并做爆發(fā)前擺將球擊飛的協(xié)調(diào)性。
練習方法:在標準的足球半場中,2名學生1組,學生A兩手持“鵝蛋”(足球)放在學生B的頭前,學生B兩腿下蹲,微收下顎(曲項),然后迅速蹬地,頭部觸球后做爆發(fā)式前擺,將學生A手中的“鵝蛋”擊飛(圖1),完成2次后交換練習。練習3min后,同組2名學生比一比誰能將“鵝蛋”擊飛得更遠。
圖1
指導(dǎo)要點:學生手持球的高度要高于學生的頭部,學生頭頂球的位置是額骨正面,教師在學生該位置處貼上一張貼紙,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這一位置;戴眼鏡的學生在練習時要取下眼鏡,避免受傷。
練習目的:提升學生拋球、下蹲收顎蓄力、蹬地前擺發(fā)力、觸球頂球的控制力。
練習方法:在標準的足球半場中,足球教師播放音樂《小皮球》,學生手持“鵝蛋”(足球),往自己頭頂正上方拋出(微微往前),下蹲蓄力,待“鵝蛋”落下,迅速蹬地,頭部觸球做爆發(fā)式前擺,將“鵝蛋”頂飛。要求學生一邊唱歌一邊拋球,利用音樂節(jié)奏“1、1、2”的節(jié)奏,先將“鵝蛋”輕輕往頭頂(略前上方)拋去,然后慢慢下蹲、微微收顎,在“鵝蛋”落下時,兩腿用力蹬地,頭部前額觸“鵝蛋”的同時頭部做爆發(fā)式前擺,將“鵝蛋”頂出(圖2)。在5min時間內(nèi),相鄰的學生比一比看誰能將“鵝蛋”頂?shù)酶h。
圖2
拓展練習:在學生能夠熟練完成“拋鵝蛋”練習后,2名學生1組,間距1m站立。學生A持球,往學生B額頭前上方拋去,學生A運用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盡可能將球頂遠(圖3)。可以根據(jù)技術(shù)水平的提升逐漸加大2名學生的間距。同組、不同組之間的學生可以相互比一比誰能將球頂?shù)酶h。
圖3
指導(dǎo)要點:學生應(yīng)明確頭部觸球部位,以及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動作要領(lǐng);在自拋、互拋過程中,要把握住拋球方向、落點的位置,拋球不宜過高,避免足球?qū)︻^部前額的撞擊過于猛烈;戴眼鏡的學生在練習時要取下眼鏡,避免受傷。
練習目的:鞏固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動作要領(lǐng),提升學生前額正面頭頂球的高度、遠度,提高學生面對不同方向的來球隨機應(yīng)變的能力。
練習方法:在標準的足球半場中,將所有學生分成8組,5名學生1組,以各自小組為單位展開競賽。以第一組舉例,學生A站在起點處,學生B站在離學生A大約1m處的位置,學生B手持“鵝蛋”(足球)向?qū)W生A的前額上方拋去,學生A以前額正面頭頂球技術(shù)將“鵝蛋”(足球)向足球門頂去,學生C、學生D、學生E站在球門前進行攔截(圖4),每名學生練習2次后輪換位置,5min內(nèi)進球次數(shù)多的學生獲勝。
圖4
指導(dǎo)要點:學生B可以將球以不同高度、角度向?qū)W生A拋去,但不宜過高;學生A在接球時要注意腳步移動;戴眼鏡的學生在練習時要取下眼鏡,避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