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馬洪靜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練習十五第13~16題。
【教學過程】
一、基于學情,回顧思考
師:甲、乙表示兩個具體的數(shù)量,且甲>乙,從百分數(shù)的角度,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出示學生提出的四個問題:
1.甲是乙的百分之幾?
2.乙是甲的百分之幾?
3.甲比乙多百分之幾?
4.乙比甲少百分之幾?
師:這四個問題有什么聯(lián)系?
生:它們的聯(lián)系是都要先找單位“1”的量,然后理清數(shù)量關(guān)系。
生:這四個問題都是用除法解決。
師:這四個問題有什么區(qū)別呢?
生:前兩個問題都是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百分之幾的問題,都用這個數(shù)除以單位“1”的量;后兩個問題都是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要先找出它們的相差量,再除以單位“1”的量。
師:要求“甲比乙多百分之幾?”這個問題,可以怎樣列式解決?
生:(甲-乙)÷乙。
生:還可以列成“甲÷乙-1”,甲÷乙就是先求甲是乙的百分之幾,再減單位“1”,得出來的就是甲比乙多的百分率。
師:怎樣求“乙比甲少百分之幾”?
生:(甲-乙)÷甲或1-乙÷甲。
師:這兩個問題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不一樣的地方在哪里?
生:單位“1”不一樣,前一個問題的單位“1”是乙,后一個問題的單位“1”是甲。
師:解決這兩個問題有何相同之處?
生:解決這兩個問題都可以先求“甲-乙”,“甲-乙”也就是它們的相差量,然后再除以單位“1”的量。
(板書:相差量÷單位“1”的量)
揭示課題:這節(jié)課繼續(xù)練習“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實際問題”,這和我們以前學習過的“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解法類似,都是從問題入手,先找單位“1”,再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板書課題)
二、立足根本,層層深入
師:你會找單位“1”的量嗎?(出示第1題)
1.找一找:根據(jù)問題找出單位“1”的量,并分析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指名學生回答,用紅色框分別框出每一小題的單位“1”)
(1)男生是 女生 的百分之幾?
(2)女生比 男生 少百分之幾?
(3)實際產(chǎn)量超過了 計劃 的百分之幾?
師:找單位“1”有什么竅門嗎?
生“:是“”比”“占”“相當于”等這些字的后面容易找出單位“1”。
師:是嗎?請看第(4)個問題。
(4)實際降低了百分之幾?
師:這題用你剛才的方法能找到單位“1”嗎?
生:不能。
師:當問題不完整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實際到底降低了誰的百分之幾?可以通過“變一變”,變成“()比()降低了百分之幾?”這樣很容易找到單位“1”。類似地問題還有很多,你能把它“變一變”嗎?
2.變一變:怎樣才能使問題變得完整?(分別指名學生回答)
(1)提高了百分之幾?
(2)節(jié)約了百分之幾?
(3)增長了百分之幾?
……
師:遇到不完整的問題,把它變一變就很容易找到單位“1”的量。
3.說一說:本題中的單位“1”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解答。(練習十五第13題)
六年級一班有48人,其中30人會游泳。
(1)會游泳的占全班人數(shù)的百分之幾?
(2)不會游泳的占全班人數(shù)的百分之幾?
(指名學生分析條件和問題,找出單位“1”,說出數(shù)量關(guān)系式。之后指名學生板演,并點評)
生:(1)30÷48=62.5%。
生:(2)(48-30)÷48=37.5%。
生:對于第(2)題,還可以這樣算1-30÷48=37.5%,單位“1”去掉會游泳的百分率后就是不會游泳的百分率。
師:為什么這兩題條件和單位“1”一樣,第(1)題只要一步計算,而第(2)題要兩步完成呢?
生:因為條件中已知會游泳的人數(shù),并沒告訴我們不會游泳的人數(shù),所以求第(2)題時要先用全班的人數(shù)減去會游泳的人數(shù),然后再除以全班的人數(shù)。
師:在求百分率的過程中,兩個數(shù)量中哪個量是未知的,要先求出來?
4.想一想:本題的單位“1”在哪里?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是什么?(練習十五第14題)
車站運一批貨物,已經(jīng)運走65噸,還剩下15噸。還剩下百分之幾沒有運走?
師:問題“還剩下百分之幾沒有運走”不完整,想一想應(yīng)該怎樣變?怎樣找單位“1”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式?
生:可以變成“剩下的噸數(shù)相當于總噸數(shù)的百分之幾”,單位“1”的量是貨物總噸數(shù)。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是:剩下的噸數(shù)÷總噸數(shù)=剩下的百分率。
師:這道題先求什么?
生:單位“1”是貨物總噸數(shù),是未知的,所以要先求出貨物總噸數(shù)。
5.講一講:先做后講,分析單位“1”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式。(練習十五第15題,略)
(學生先獨立完成,分別指名展示,到前面講解算式、單位“1”的量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式,并點評)
三、變式練習,促進思考
1.辨一辨:下列說法正確嗎?如不對,請說明理由。
(1)甲比乙多25%,那么乙比甲少25%。
生:不對,因為單位“1”不一樣,前面的單位“1”是乙,后面的單位“1”是甲。
師:盡管它們的相差量相等,但單位“1”不一樣,所得的百分率也不一樣。
(2)林場種樹10000棵,楊樹占30%,松樹占20%,要求楊樹比松樹多百分之幾,列式為:30%-20%=10%。
生:不對,因為要求“楊樹比松樹多百分之幾”,這里是把松樹的棵數(shù)看作單位“1”,而這道算式是把“林場種樹的總棵數(shù)”看作單位“1”,所以是錯的。
2.猜一猜。
(1)根據(jù)條件和算式,猜一猜問題是什么?單位“1”的量是什么?
我們學校一年級有400人,二年級有500人,___________?
①________?400÷500=80%
②________?500÷400=125%
③_______?(500-400)÷400=25%
④_______?(500-400)÷500=20%
生:400÷500表示一年級的人數(shù)是二年級的百分之幾。單位“1”是二年級的人數(shù)。
生:500÷400表示二年級的人數(shù)是一年級的百分之幾。單位“1”是一年級的人數(shù)。
生:500-400算的是二年級比一年級多的人數(shù),是相差量;(500-400)÷400表示二年級的人數(shù)比一年級多百分之幾。單位“1”是一年級的人數(shù)。
生:(500-400)÷500表示一年級的人數(shù)比二年級少百分之幾。單位“1”是二年級的人數(shù)。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猜得很準,誰能告訴大家是怎樣猜到單位“1”的量的?
生:看除數(shù),誰是除數(shù),就把那個數(shù)看作一個標準量進行比較,它就是單位“1”。
(2)根據(jù)算式和問題,猜一猜條件是什么,并說一說你是怎樣猜的。
①(75-60)÷60
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
生:因為要求“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就要用爸爸比媽媽重的千克數(shù)÷媽媽的體重,所以條件是爸爸重75千克,媽媽重60千克。
②15÷(75-15)
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
生:由問題“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可以知道15是爸爸比媽媽重的相差量,單位“1”是媽媽的體重,所以75-15表示的是媽媽的體重,而15是相差量,所以75就是爸爸的體重,這道題的條件是爸爸重75千克,爸爸比媽媽重15千克。
③15÷60
_________,_________,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
生:由問題知道“爸爸比媽媽重的重量÷媽媽的重量=爸爸比媽媽重的百分率”,所以條件是媽媽重60千克,爸爸比媽媽重15千克。
師: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這三道題的問題都一樣,都是求“爸爸比媽媽重百分之幾?”,都是用“爸爸比媽媽重的重量”除以“媽媽的重量”,所以抓住了數(shù)量關(guān)系就能找到算式中的條件。求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百分之幾的問題不僅僅只出現(xiàn)在課本中,在生活中也經(jīng)常被用到。最近,小明的爸爸就遇到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讓我們來幫他算算吧。
3.算一算。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規(guī)定:在一個記分周期(12個月)內(nèi)記分達到12分,由公安機關(guān)交通管理部門扣留其機動車駕駛證。根據(jù)《道路交通安全違法行為記分分值》,如果超速50%以上記12分;超速20%以上未達50%記6分;超速未達20%記3分。小明的爸爸以100千米/時的速度行駛在有以下限速標志的路上,他的駕駛證會被扣留嗎?(限速80千米/時)
師:要想知道小明的爸爸被扣幾分,我們就必須算出小明的爸爸超速了百分之幾,這個問題也不完整,誰能把它變一變?
生:小明的爸爸超過了限行速度的百分之幾?
師:這個問題的單位“1”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是什么?怎樣列式?
生:單位“1”是限行速度80千米/時,數(shù)量關(guān)系式是“小明爸爸的車速超過限行速度的千米數(shù)÷限行速度=超速的百分率”,列式為:(100-80)÷80=25%。
師:20%<25%<50%,所以扣6分。小明的爸爸這樣做對不對?“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同學們要做個安全小使者,要經(jīng)常勸告自己的爸爸媽媽不要超速行駛,安全第一。
四、小組比拼,促思于行
1.比一比:看誰提的問題多。要求提的是關(guān)于百分率的問題。(練習十五第16題,圖略)
比賽規(guī)則:
(1)全班分為A、B、C三個組。
(2)根據(jù)圖片信息,提與本課相關(guān)的問題。
(3)每提一個有效問題+算式(不計算),可為本組加1分;若找出其他同學的錯誤,可為本組加1分;若和其他同學的問題重復,倒扣1分。
(4)得分高的組擁有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先選擇權(quán)。
師:通過比賽,得分最高的是A組,其次是B組。給你問題,你能列算式;給你算式,你能提出問題和條件;那么只給你算式或數(shù)字,你能獨自編一道關(guān)于本節(jié)課所練習的實際問題嗎?
2.編一編:根據(jù)以下算式或數(shù)量,分組編題。
(1)(500-400)÷400=25%
(2)(500-400)÷500=20%
(3)400 500
按照比賽結(jié)果,A組代表選擇第(1)題,B組選第(3)題,C組選第(2)題,然后每組選兩名學生匯報自己編題的根據(jù)。
(投影儀展示,三組學生分別匯報)
A組代表匯報:
B組代表匯報:
C組代表匯報:
五、回歸課題,暢談收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