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玲穎 張譯心
痔瘡是最常見的肛門直腸病變,流行病學調(diào)查顯示其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高達40%,其中在45?65 歲人群中的發(fā)病率最高[1]。痔瘡患者常表現(xiàn)為反復的慢性直腸出血,顯著降低生活質(zhì)量,嚴重者可導致貧血[2]。環(huán)狀混合痔是痔瘡病程進展的后期階段,目前首選手術治療,手術方式主要包括Whitehead 術、Milligan?Morgan 術、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PH)、選擇性痔上黏膜切除術、自動痔瘡套扎術等[3]。這些手術方式雖然可增強局部靜脈張力、改善淋巴引流、最大限度地保護肛門功能,但是術后創(chuàng)面疼痛、水腫、出血及遷延難愈等并發(fā)癥成為困擾臨床醫(yī)生的棘手問題[4]。中藥坐浴法在痔瘡的治療中有獨特優(yōu)勢。本研究對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患者加用清熱活血生肌湯坐浴治療,取得較好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1)納入標準:①符合《中醫(yī)肛腸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環(huán)狀混合痔的診斷標準[5],臨床分級屬于Ⅲ、Ⅳ級,需行手術治療;②年齡18-70 歲,臨床資料完整;③肛門功能正常,就診時痔核脫出;④患者自愿參與,簽署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的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肛門疾?。虎诤喜⒂绊憚?chuàng)面愈合病史及凝血功能異常病史;③曾有肛門直腸手術史;④既往有慢性腸炎、炎癥性腸??;⑤合并肝腎功能嚴重不全或其他全身系統(tǒng)性疾?。虎迖乐鼐窦膊?,無法有效配合診治者;⑦妊娠或哺乳期。2019 年7 月至2021 年9 月南通市啟東市人民醫(yī)院肛腸科診治符合研究要求的環(huán)狀混合痔患者共50 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5 例。對照組中男16 例,女9 例;年齡22-68 歲,平均年齡(46.72±10.64)歲;病程4-18 年,平均病程(8.37±4.08)年;嚴重程度:Ⅲ度18 例,Ⅳ度7 例。觀察組中男14 例,女11 例;年齡20-69歲,平均年齡(48.01±11.75)歲;病程6-19 年,平均病程(7.92±3.86)年;嚴重程度:Ⅲ度20 例,Ⅳ度5 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1)對照組:入院后完善常規(guī)檢查,排除手術禁忌,簽署手術同意書,完善術前準備,常規(guī)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zhì)作腸道準備,術前6h 禁食禁水,選擇腰麻或全麻,麻醉成功后取截石位或俯臥折刀位,手術方式為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聯(lián)合外痔切剝術。術后抗感染治療3-5天,囑患者術后控制排便2-3 天,流質(zhì)1?2 天后半流質(zhì)或軟食。第3 天開始口服麻仁丸,采用溫水坐浴治療,水溫在30-35℃,每日1-2 次,每次5-10 min,坐浴后馬應龍痔瘡膏外涂,連續(xù)2 周。(2)觀察組:入院后術前準備、麻醉方式、手術方式、術后補液抗感染治療、口服麻仁丸、馬應龍痔瘡膏外用均與對照組相同;坐浴采用清熱活血生肌湯(艾葉15 g、花椒10 g、蒲公英15 g、紅花10 g、桃仁10 g、乳香6 g、沒藥6 g、蒼術10 g、紫花地丁15 g、冰片6 g,由南通市啟東市人民醫(yī)院中藥房統(tǒng)一提供,經(jīng)鑒定符合臨床用藥標準;采用煎藥機以常規(guī)水煎煮,每劑煎煮2 次,每次1000 ml,混合藥液);囑患者術后第3 天開始采用坐浴治療,水溫在30-35℃,每日1-2 次,每次5-10 min,連續(xù)2 周。
1.3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n=25,±s,分)
表1 兩組術后疼痛情況比較(n=25,±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第14 天2.36±0.43 2.17±0.55組別對照組觀察組第7 天6.34±0.87 5.70±0.62*第10 天5.13±0.76 4.35±0.53*
2.2 兩組術后肛門水腫情況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肛門水腫情況比較(n=25,±s,分)
表2 兩組術后肛門水腫情況比較(n=25,±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第7 天2.54±0.41 2.26±0.32*第10 天1.87±0.38 1.39±0.40*第14 天0.61±0.25 0.44±0.17
2.3 兩組術后肛門出血情況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肛門出血情況比較(n=25,±s,分)
表3 兩組術后肛門出血情況比較(n=25,±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第14 天0.94±0.38 0.76±0.42組別對照組觀察組第7 天2.44±0.72 2.02±0.58*第10 天1.56±0.60 1.38±0.55
2.4 兩組術后肛門墜脹感情況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術后肛門墜脹感情況比較(n=25,±s,分)
表4 兩組術后肛門墜脹感情況比較(n=25,±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shù)25 25第7 天5.28±0.95 4.71±0.83*第10 天4.16±0.72 3.44±0.64*第14 天2.15±0.54 1.97±0.48
2.5 兩組切口愈合時間比較觀察組的切口愈合時間為(17.67±2.42)天,明顯短于對照組的(20.18±2.73)天,P<0.05。
3.1 混合痔的手術治療方式選擇混合痔是肛腸疾病中常見疾病,其發(fā)病人群無性別差異,但與年齡呈正相關。環(huán)狀混合痔是較為嚴重的混合痔。由于環(huán)狀混合痔的位置特殊性及該部位含有豐富的肛周神經(jīng),所以在手術治療方案的制定過程中不僅需要考慮切除痔核,還需要最大化的保留肛門功能和形態(tài)。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及手術器械的創(chuàng)新,治療環(huán)狀混合痔的手術方式越來越多,如PPH、痔套扎術、外剝內(nèi)扎術等[6],其中PPH 具有療效確切、損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成為臨床上治療該病的常用術式。PPH 使用吻合器,將直腸下端黏膜及黏膜下層組織行環(huán)形切除,使下移的肛墊往上懸吊,并保留齒線功能,術后恢復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手術。
3.2 清熱活血生肌湯坐浴藥理機制手術治療雖可解決環(huán)狀混合痔患者的主要不適癥狀,但術后均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并發(fā)癥,如肛門水腫、疼痛等。而中藥坐浴可有效降低肛腸疾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加速手術切口的愈合,提升患者術后康復速度和生活質(zhì)量。中醫(yī)學認為,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并發(fā)癥的病機為濕熱下注,脈絡瘀阻,導致肛門水腫、出血、疼痛、墜脹感及手術切口遷延難愈的發(fā)生。根據(jù)本病的病因病機,取椒艾湯和乳沒生肌散之意,制定出協(xié)定方清熱活血生肌湯,該方具有清熱化濕、活血止血、祛腐生肌之功。方中艾葉具有溫經(jīng)散寒止痛的功效,通過調(diào)控機體TNF?α、白介素?6、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 等多種炎癥介質(zhì)和細胞因子的產(chǎn)生和釋放,起到抗炎作用;艾葉揮發(fā)油提高大鼠的痛閾值,延長扭體反應出現(xiàn)時間[7]?;ń肪哂辛己玫闹雇醋饔?,減弱炎癥介質(zhì)COX?2 的表達,抑制促炎因子的產(chǎn)生,起到抗炎作用,促進創(chuàng)面的愈合。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jié)的功效,其多種成分均具有廣譜抑菌、抗氧自由基等作用。紅花長于活血通經(jīng)、散瘀止痛;桃仁可活血祛瘀、潤腸通便。乳香和沒藥具活血止痛、消腫生肌作用,兩藥相伍具有增強止痛、促進組織修復、加速創(chuàng)面愈合的作用。蒼術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是治療濕熱下注的良藥;紫花地丁性苦寒,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與蒼術合用,一溫一寒,兩者相伍正切中本病病機。冰片止可以止痛消腫、祛腐生肌。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在術后第7 天、第10 天肛門疼痛和肛門墜脹感均明顯輕于對照組;觀察組在術后第7 天、第10 天、第14 天肛門水腫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觀察組在術后第7 天肛門出血輕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手術切口愈合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采用清熱活血生肌湯坐浴可顯著減輕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肛門疼痛、水腫、出血、墜脹感,加速手術切口愈合。
綜上所述,在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加用清熱活血生肌湯坐浴,可以顯著縮短手術切口的愈合時間,改善術后并發(fā)癥的嚴重程度,利于術后快速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