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林娟
江蘇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鎮(zhèn)江 212001
齲齒作為口腔疾病一種,也被稱之為蛀牙以及蟲牙,主要因為口腔中系列因素使患者牙齒硬組織呈現出進行性病損現象,以無機質脫礦以及有機質分解作為主要表現形式[1-2]。首先會表現出色澤改變現象,病情逐漸發(fā)展后,會表現出實質性病損現象[3]。作為齲齒類型之一,后牙鄰面齲齒發(fā)生率較為顯著,因為后牙鄰面齲齒呈現出復雜充填特點,所以充填材料不同,獲得對應充填效果也不同。所以研究最佳充填方式對患者的治療意義顯著[4-6]。該研究方便選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該院收治的120例后牙鄰面齲齒患者進行研究,旨在探討對后牙鄰面齲齒患者采用不同材料進行填充治療后獲得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120例后牙鄰面齲齒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分為A1組(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充填治療)、A2組(銀汞合金充填治療)、A3組(銀粉玻璃離子充填治療)、A4組(賀利氏卡瑞司瑪+Durafill釉質黏合劑充填治療),各30例。納入標準:后牙鄰面齲齒疾病獲得確診;對患者實施X線檢查,牙部未表現出系列異?,F象;研究獲得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與家屬完成知情同意書簽署。排除標準:存在其他重要器官疾病史;牙齒表現出顯著冷熱痛以及叩痛現象。A1組男20例,女10例;年齡9~65歲,平均(30.25±4.49)歲。A2組男21例,女9例;年齡10~66歲,平均(30.27±4.53)歲。A3組男22例,女8例;年齡12~69歲,平均(30.29±4.59)歲。A4組男25例,女5例;年齡15~72歲,平均(30.38±4.78)歲。4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所有患者實施治療前,合理展開常規(guī)檢查操作,依據結果對患者實施X線檢查,對鄰面齲壞部位加以明確。通過對齲齒壞位置與患者頰腭面之間距離,判斷洞型制備期間鉆針進入點。于患者同齲洞距離較近牙面位置完成洞型制備,需要避開牙齦。采用平齦緣位置展開,確保能夠順利進入車針,減少針對正常牙體組織造成的損壞,防止牙齦受到損壞。避免出現出血現象,使充填質量受到對應影響。對于洞型冠方,主要于患者接觸點根方分布,需要同原有鄰接關系加以保持。以確保操作器械可以完成在頰舌面制備,將釉本質界下5~10 mm作為制作深度。如果呈現出較深窩洞,則完成倒錐鉆制備;利用刮匙將軟化牙本質去除。完成后對患者展開充填治療。A1組選擇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完成充填治療;A2組選擇銀汞合金完成充填治療;A3組選擇銀粉玻璃離子完成充填治療;A4組選擇賀利氏卡瑞司瑪+Durafill釉質黏合劑完成充填治療。對于A1組、A3組以及A4組,均需要將腐質去除,采用成型片安裝合理完成直接充填治療;A2組需要將腐質去除后,做好二類牙洞準備工作,采用金屬成型片安裝完成充填治療。6個月后,對所有患者進行復診。
①比較4組治療效果:成功:所有患者充填體未表現出脫落、磨耗、繼發(fā)齲以及冷熱刺激痛現象;失敗:所有患者充填體表現出脫落、磨耗、繼發(fā)齲以及冷熱刺激痛現象中至少一種[7];②比較4組復診不良事件,即包括脫落、磨耗、繼發(fā)齲以及冷熱刺激痛。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A1組治療成功率高于A2組、A3組及A4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4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A1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A2組、A3組及A4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4組患者復診情況比較[n(%)]
齲齒作為一種口腔科疾病,發(fā)病呈現出逐年增加特點[8]。其主要因為牙菌斑以及齲菌造成,牙齒會表現出質地改變以及外形缺損特點[9]。其發(fā)病年齡范圍會貫穿整個生命周期,同患者口腔衛(wèi)生狀況表現出顯著相關性,并且表現出易復發(fā)以及發(fā)病隱匿等特點,針對人類口腔健康造成顯著威脅。對于齲病而言,通常因為齲洞較深,呈現出疼痛以及食物嵌塞等并發(fā)癥后入院確診。對于鄰面齲洞而言,通常會對相鄰兩顆牙齒造成累及,表現出較大面積,并且因為大量食物嵌塞,導致有害菌繁殖表現出加快現象,使疾病在較快進展同時,呈現出系列牙周相關疾病,對應表現出牙齦萎縮現象,針對患者美觀程度以及口腔衛(wèi)生均造成一定程度影響。一經發(fā)病,需要及時采取有效方法進行治療,避免病情有所延誤而呈現出齲洞現象,防止牙冠呈現出完全消失現象,避免患者身體健康以及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10]。
依據病變類型不同,可將齲齒分為急性齲、慢性齲、繼發(fā)性齲、靜止性齲等。依據齲壞程度不同,可分為淺齲、中齲以及深齲[11-12]。依據發(fā)病位置不同,可分為前牙舌面窩齲、后牙鄰面齲、牙頸部齲、前牙鄰面齲、后牙牙合面窩溝齲以及磨牙頰面溝齲等,尤其以后牙鄰面齲表現出較高發(fā)病率[13-17]。
臨床對后牙鄰面齲齒患者在治療期間,首先需要去除患者壞死牙齒組織,之后針對牙齒組織位置合理展開常規(guī)消毒操作,完成消毒后,合理選擇填充材料展開對應填充,將患者牙齒功能以及牙齒缺損外形進行有效修復。患者在實施填充治療期間,諸多填充材料獲得廣泛應用。銀汞合金作為傳統(tǒng)材料,屬于早期填充材料,但是具有一定污染性,從而顯著降低應用率。銀粉玻璃離子材料,屬于在玻璃離子體水門汀基礎上進行合成,屬于一種新型填充材料,同銀汞合金比較,此種填充材料表現出一定優(yōu)勢,但是較易呈現出磨損現象。而對于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而言,呈現出較好耐磨性以及良好色澤。
該研究結果表明,A1組30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29例,失敗患者1例,成功率為96.67%;A2組30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23例,失敗患者7例,成功率為76.67%;A3組30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21例,失敗患者9例,成功率為70.00%;A4組30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18例,失敗患者12例,成功率為60.00%;A1組治療成功率高于A2組、A3組以及A4組(P<0.05);A1組30例患者中,表現出脫落以及磨耗患者各1例,未表現出刺激痛、繼發(fā)齲現象,總計2例(6.67%);A2組30例患者中,表現出脫落患者2例、磨耗患者3例、刺激痛患者2例、繼發(fā)齲患者2例,總計9例(30.00%);A3組30例患者中,表現出脫落患者4例、磨耗患者4例、刺激痛患者2例,無繼發(fā)齲患者,總計10例(33.33%);A4組30例患者中,表現出脫落患者3例、磨耗患者3例、刺激痛患者3例、繼發(fā)齲患者3例,總計12例(40.00%);A1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A2組、A3組以及A4組(P<0.05)。同丁林[18]在《后牙鄰面齲齒采用不同材料充填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一文中表現出一致研究結論,此文中A組40例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38例,失敗患者2例,成功率為95.00%;B組40例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35例,失敗患者5例,成功率為87.50%;C組40例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27例,失敗患者13例,成功率為67.50%;D組40例患者完成治療后,成功患者39例,失敗患者1例,成功率為97.50%;分析原因,beautifill作為含氟光固化樹脂聚合體一種,其主要通過松風專利開發(fā),主要被歸屬為復合樹脂聚合物一種。銀汞合金作為傳統(tǒng)充填材料一種,因為顏色不美觀、汞污染等影響,使臨床應用率顯著降低。對于銀粉玻璃離子而言,主要將銀顆粒加入至玻璃水門汀形成,表現出材料易磨耗特點;而對于賀利氏卡瑞司瑪而言,其表現出較好耐磨性以及色澤,但是對于牙本質粘接性無法獲得理想效果。而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充填療法有效運用,表現出較好耐磨性,并且色澤較好,能顯著提高治療成功率,將復診率有效降低,獲得上述理想結果,充分表明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充填療法運用于后牙鄰面齲齒疾病治療中可行性。
綜上所述,松風beautifill+1bond黏結劑充填療法有效應用后,觀察治療成功率、6個月后復診結果,均獲得顯著改善,可促臨床針對后牙鄰面齲齒患者在治療期間,以充填療法獲得廣泛運用,但是充填材料不同,獲得治療效果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