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秀春
【摘要】 目的 對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CAD/CAM)全瓷嵌體與復合樹脂充填后牙Ⅱ類洞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方法 后牙Ⅱ類洞缺損的患者60例, 按照修復時使用材料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對照組使用復合樹脂充填, 觀察組使用CAD/CAM全瓷嵌體修復。對兩組患者牙修復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修復體折裂、脫落、邊緣密合、繼發(fā)齦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修復體磨損(3.3%)與邊緣著色(33.3%)低于對照組(20.0%、6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修復6個月后隨訪發(fā)現(xiàn), 觀察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CAD/CAM全瓷嵌體修復后牙Ⅱ類洞的效果要好于復合樹脂修復的效果, 具有耐磨性比較高的優(yōu)勢, 極大的避免了聚合收縮、滲漏、邊緣著色少等現(xiàn)象, 值得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設計/計算機輔助制造;全瓷嵌體;復合樹脂;后牙Ⅱ類洞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3.039
CAD/CAM是將光學、數(shù)學、計算機圖像識別與處理、電子技術、自動控制及自動化加工等多個領域、多學科的知識融為一體的一種技術[1]。目前CAD/CAM技術在后牙修復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 使用復合樹脂修復牙體缺損的應用也比較廣泛。此次研究針對CAD/CAM全瓷嵌體與復合樹脂沖填后牙II類洞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7月本院診治后牙Ⅱ類洞缺損的患者60例, 按照修復時使用材料的不同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30例。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同意參加此次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②中重度缺損, 為后牙Ⅱ類洞的患者;③所有患者牙齒牙髓活力檢查均正常;④口腔衛(wèi)生良好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咬合過緊患者;②夜磨牙及過渡磨耗患者;③不愿意配合與長期隨訪的患者。其中對照組患者男20例, 女10例, 年齡22~50歲, 平均年齡(36.0±5.2)歲, 前磨牙26顆, 后磨牙24顆。觀察組患者男15例, 女15例, 年齡20~50歲, 平均年齡(35.0±5.0)歲, 前磨牙26顆, 后磨牙24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該組患者復合樹脂充填后牙Ⅱ類洞的修復方法。將患者牙周圍的腐質去除干凈, 使用CEREC16色比色板對牙齒進行比色后, 根據(jù)牙齒缺損的大小準備好Ⅱ類洞型, 在吹干消毒后, 對后牙Ⅱ類洞進行樹脂填充, 最后調整牙齒咬合并拋光。
1. 2. 2 觀察組 給予該組患者CAD/CAM全瓷嵌體的修復方法。將患者牙周圍的腐質去除干凈, 根據(jù)牙齒缺損的大小準備嵌體, 對嵌體要求①角線點圓頓;②平底;③沒有倒凹。在接近牙髓處使用氫氧化鈣來保護牙髓, 軸壁向外伸展12°, 不能超過15°。在牙齦處對齦進行排線, 并掃描然后進行設計, 牙色對比使用CEREC16色比色板, 在對比后制作嵌體, 制作嵌體時采用CEREC瓷塊。在嵌體制作完成后, 可以讓患者進行試戴, 查看是否合適, 如合適在佩戴位置準確后, 采用樹脂黏連劑進行粘連并加固, 最后調整牙齒咬合并拋光。
1. 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修復后的后牙修復體情況進行比較, 如磨損、折裂、脫落、邊緣密合、邊緣著色、繼發(fā)齦等。在修復后6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 對比兩組患者的修復成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后牙修復體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修復體折裂、脫落、邊緣密合、繼發(fā)齦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患者的修復體磨損與邊緣著色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修復成功情況比較 在修復6個月后隨訪發(fā)現(xiàn), 觀察組患者的修復成功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復合樹脂修復法雖然外觀漂亮, 但是耐磨性能比較差, 在口內固化時會出現(xiàn)聚合收縮的現(xiàn)象, 修復后牙缺損的效果并不是很好[2]。在修復后牙Ⅱ類洞的同時既要滿足美觀還要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有相關研究就提出了CAD/CAM全瓷嵌體填充修復方法, 取得了很好的修復效果, 并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根據(jù)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 ①觀察組患者修復后修復體的磨損率和邊緣著色率分別是3.3%和33.33%, 均低于對照組的20.0%和60.0%(P<0.05), 說明CAD/CAM全瓷嵌體填充修復后牙Ⅱ類洞的效果更好一些, 極大的減少了修復體的磨損和避免著色的發(fā)生。CAD/CAM是自動化的口腔技術, 采用可切削的陶瓷制作修復體, 這種材料具有無毒、無害、相容性高、美觀、耐磨性高等優(yōu)點[3]。復合樹脂具有抗壓性強、硬度大、徑向擴張強等優(yōu)點, 但是在光照固化時會引發(fā)向光性收縮的現(xiàn)象, 在制作此填充物的過程中會出現(xiàn)體外收縮的現(xiàn)象而且是不能避免的, 在修復體邊緣容易出現(xiàn)滲漏的現(xiàn)象, 從而導致窩洞邊緣著色、繼發(fā)齦, 嚴重時導致修復體脫落[4]。隨著時間的增加, 復合樹脂的耐磨性也在漸漸降低, 所以容易出現(xiàn)磨損的情況。②在對兩組患者修復半年后隨訪發(fā)現(xiàn), 觀察組患者修復成功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P<0.05), 說明CAD/CAM全瓷嵌體填充修復后牙Ⅱ類洞的效果比較好, 實用性比較高。
據(jù)此次研究發(fā)現(xiàn), CAD/CAM全瓷嵌體修復后牙Ⅱ類洞的效果要好于復合樹脂修復的效果, 具有耐磨性比較高的優(yōu)勢, 極大的避免了聚合收縮、滲漏、邊緣著色少等現(xiàn)象, 值得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1] 董麗平, 孫璐, 楊洋, 等. CAD/CAM全瓷嵌體與復合樹脂嵌體修復后牙Ⅱ類洞臨床療效對比分析. 口腔頜面修復學雜志, 2014(5):301-304.
[2] 戴政. Ceramage 聚合瓷與復合樹脂在后牙Ⅱ類洞充填法中的比較研究. 醫(yī)學新知, 2016, 26(4):269-271.
[3] 鄭毅, 鄧嘉胤. 納米復合樹脂修復齦下楔狀缺損對患牙牙周組織的影響. 山東醫(yī)藥, 2014(34):57-59.
[4] 劉琰輝, 樊永杰, 繆羽, 等. CAD/CAM全瓷嵌體與復合樹脂嵌體修復后牙Ⅱ類洞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急救醫(yī)學, 2015, 35(s2):56-57.
[收稿日期:2017-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