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張?zhí)找保S慧明
武漢大學(xué)物理科學(xué)與技術(shù)學(xué)院,湖北武漢430072
循環(huán)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從原發(fā)性腫瘤脫落經(jīng)過遷移轉(zhuǎn)化等過程進入外周血液循環(huán)的癌細胞,其攜帶著腫瘤部位的全部信息[1-2]。有研究表明,CTCs 隨著血液循環(huán)可以在人體的不同組織處沉降繼而形成繼發(fā)性腫瘤,是造成癌癥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3]。對患者血液中分離出的CTCs 進行分子學(xué)分析,不僅有助于了解腫瘤轉(zhuǎn)移的機理,而且對癌癥診斷、預(yù)后疾病監(jiān)測和個性化治療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4-8]。獲得高活性的CTCs 對隨后的分子學(xué)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開發(fā)了各種方法用于從癌癥患者血液中分離CTCs,包括免疫磁分離、微流控技術(shù)、密度梯度離心、流式細胞術(shù)和靜態(tài)細胞分離技術(shù)等[9-13]。雖然這些方法各有優(yōu)點,但從血液中分離得到高活性的CTCs 仍面臨一定的技術(shù)挑戰(zhàn)。首先,CTCs在血液中含量極少;其次,在CTCs 分離的過程中,細胞活性會受到影響。例如,在梯度密度離心分離時,長時間的分離過程會破壞細胞的結(jié)構(gòu)完整性并干擾細胞的微結(jié)構(gòu)[14-16];利用微流控芯片分離CTCs 時,細胞在芯片中流動時受流體動力學(xué)作用,CTCs 擠壓到硬質(zhì)硅或玻璃過濾器時產(chǎn)生的外部壓力會破壞和影響CTCs 完整性和生存能力[17-18]。因此,需要采用更加優(yōu)良的分離方法來獲得具有高活力的CTCs,以便更好地用于后續(xù)細胞培養(yǎng)和分子分析。
為獲得具有高活力的CTCs,需要更加溫和的分離方法。靜態(tài)細胞分離方法捕獲細胞過程溫和,通常是捕獲基底和細胞在合適的條件下共孵育,利用捕獲基底結(jié)合特異性捕獲抗體,從而實現(xiàn)對CTCs 的捕獲,對細胞活性損傷極小。其中,基于二氧化錳(MnO2)、二氧化鈦(TiO2)等基底被廣泛應(yīng)用于CTCs捕獲[19-20]。Huang 等[21]制備了一種基于MnO2薄膜平面基底,引入EpCAM 抗體作為親和捕獲分子來識別和捕獲CTCs,然后通過低濃度草酸溶解MnO2膜來釋放CTCs。Li 等[22]制備了涂有MnO2顆粒的TiO2柱基底來捕獲CTCs,并通過草酸來釋放CTCs。
迄今為止,大多數(shù)的研究都集中在CTCs 的捕獲,但是也應(yīng)該關(guān)注CTCs 的下游分析,例如增殖、基因分析等,故控制細胞釋放而不受損害對于后續(xù)細胞分析至關(guān)重要。有研究表明,當抗體作為捕獲劑時,CTCs 回收方法大多為對細胞膜外抗原蛋白的水解消化,例如胰蛋白酶和EDTA 等,這種類型的釋放過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細胞活力,必須要精確控制反應(yīng)時間和試劑濃度[23]。另外,還可以通過熱力學(xué)釋放、電化學(xué)釋放、激光刺激等實現(xiàn)在抗體修飾的基底上CTCs 的釋放??紤]到實際捕獲和釋放CTCs 復(fù)雜而精細的操作方法,亟需一種更加簡單而可行的方法。Sun 等[24]提出一種新穎的集捕獲和原位培養(yǎng)CTCs 于一體的方法,利用電噴霧在基底制備一層殼聚糖顆粒,將PEG 分子連接到殼聚糖顆粒上,然后綴合上細胞特異性適配體DNA,實現(xiàn)對CTCs的高效捕獲。由于殼聚糖是細胞組織工程的天然衍生物,無毒且細胞相容性好,可實現(xiàn)對捕獲細胞的原位培養(yǎng)。血液中CTCs 數(shù)量極少,因此稀有CTCs 的增殖將會是進一步進行分子表征和功能分析的重要嘗試[24]。目前鮮見有關(guān)于基底捕獲的稀有CTCs 的原位培養(yǎng)的研究。原位培養(yǎng)可減少釋放過程中對細胞活性的損害,這種方法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在基底捕獲中,選擇生物相容性好且適合細胞培養(yǎng)的基底材料可以同時實現(xiàn)CTCs的捕獲和原位培養(yǎng)。
明膠是天然的生物高分子材料,無毒且生物相容性好,是細胞培養(yǎng)良好的基質(zhì)材料[25-26]。明膠分子鏈含有氨基、羧基等官能團,有利于功能修飾,且明膠價格便宜,來源易得。本實驗制備了一個明膠膜基底來捕獲和原位培養(yǎng)CTCs。通過在小培養(yǎng)皿底上制備一層明膠膜基底,引入抗體作為親和捕獲分子實現(xiàn)對CTCs的捕獲;對捕獲到的細胞進行原位培養(yǎng)可進一步增殖稀有細胞,用于后續(xù)分子表征和功能分析。該方法具有巨大的潛在價值,并且有望在臨床上發(fā)揮作用。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購于阿拉丁試劑(上海)有限公司。戊二醛水溶液(25%)、無水乙醇(AR,≥99.7%)購于中國國藥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明膠(A 型)、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亞胺鹽酸鹽(EDC)、N-羥基琥珀酰亞胺(NHS)、嗎啉乙磺酸(MES)、熒 光 素二 乙 酸酯(Fluorescein Diacetate,FDA)、碘化丙啶(Propidium, PI)、honest33258、多聚甲醛(PFA, 4%)、Tween-20、人白細胞分離液(Ficoll-Paque)購于Sigma-Aldrich 公司。生物素標記的上皮細胞粘附因子抗體(anti-EpCAM)購于R&D systerms公司。磷酸鹽緩沖液(PBS)(Hyclone, 1X)和細胞培養(yǎng)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s Medium, DMEM,Hyclone, 高糖)、胎牛血清(FBS)、正常山羊血清(NGS)、牛血清白蛋白(BSA)、0.25%Trypsin-EDTA(Gibco,1X)購于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PE標記的抗細胞角蛋白(CK)(CAM5.2)、FITC 標記的抗人CD45(Ms IgG, clone H130)購于BD Biosciences。鏈霉親和素(SA)購于Solarbio。
人的乳腺癌細胞系(MCF-7)在DMEM 培養(yǎng)基中孵育。培養(yǎng)基分別補充有10%的熱滅活FBS 和1%的鏈霉素-青霉素。每3 d 更換一次培養(yǎng)基。所有細胞均在37 ℃、5%CO2的細胞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MCF-7由武漢大學(xué)中南醫(yī)院提供。
1.3.1 明膠膜基底的制備及抗體修飾(1)明膠膜基底制備。戊二醛作為交聯(lián)劑,在基底上形成一層明膠膜。小培養(yǎng)皿用酒精清洗干凈并放入烘箱中烘干后放入plasma 機中處理15 min,然后加入無水乙醇配置的2%的APTES 溶液,室溫下放置4 h。分別用無水乙醇和DI 水清洗基底3 遍后加入5%的戊二醛水溶液37 ℃反應(yīng)30 min;然后用DI水沖洗基底3次;接著加入PBS 配置的5%的明膠溶液,37 ℃下反應(yīng)30 min;反應(yīng)完成后,用PBS 清洗基底3 次,烘干后放入4 ℃冰箱備用。
(2)明膠膜基底抗體修飾。向制備好的明膠膜基底加入EDC(4 mg/mL)和NHS(6 mg/mL)溶液(MES 配置),37 ℃反應(yīng)30 min,分別用MES 和PBS洗3 次。加入SA 溶液(0.1 mg/mL),37 ℃反應(yīng)1 h 后用PBS 洗3 次;加入anti-EpCAM 溶液(1 μg/mL),37 ℃反應(yīng)1 h 后用PBS 洗3 次??贵w修飾過程和捕獲CTCs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明膠膜基底捕獲CTCs示意圖Fig.1 Schematic of capturing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by gelatin film substrate
1.3.2 最佳捕獲時間向修飾好EpCAM 抗體的6 組明膠膜培養(yǎng)皿基底中分別加入5 000 個MCF-7,做好標記后放入37 ℃,5%CO2培養(yǎng)箱進行捕獲。當捕獲時間達到10、20、30、60、90、120 min 時,分別拿出對應(yīng)的捕獲裝置,取出上清充分吹懸后,取樣并在顯微鏡下對樣本CTCs 計數(shù),最后通過換算得到不同捕獲時間的效率。
1.3.3 明膠膜基底的捕獲性能分別取500、1 000、5 000、10 000 個MCF-7 細胞(取樣步驟大概為:對于500個和1 000個細胞,將細胞原液稀釋到5 000個/mL,隨后分別取100 和200 μL 細胞液;對于5 000 個和10 000 個細胞,將細胞原液稀釋到10萬個/mL,分別取50 和100μL 細胞液)加入到修飾好捕獲抗體的明膠基底上,再用細胞培養(yǎng)基(DMEM)補足0.5 mL,放入37 ℃,5% CO2培養(yǎng)箱中孵育60 min 后取出,將上清收集到1.5 mL 離心管中,在顯微鏡下取樣計算上清中未被捕獲到的細胞數(shù),進而得知明膠基底上捕獲到的細胞數(shù),細胞的捕獲效率定義為:捕獲效率=基底上捕獲到的細胞數(shù)/加入的細胞總數(shù)。
1.3.4 三色熒光鑒定從健康人血中提取白細胞,取適量白細胞和MCF-7加入1 mL PBS中,吹勻后加入修飾好EpCAM抗體的捕獲基底共孵育,將捕獲后的基底進行三熒光染色,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捕獲情況。
1.3.5 捕獲細胞的活性傳代下來的MCF-7與修飾好EpCAM的捕獲基底共同孵育60 min,然后利用FDA/PI雙染色法染色;用PBS洗滌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培養(yǎng)的MCF-7也用FDA/PI染色作為對照組。被激發(fā)出綠色熒光的是活細胞,被激發(fā)出紅色熒光的是死細胞。細胞活性定義為活細胞數(shù)與總細胞數(shù)之比。
1.3.6 細胞原位培養(yǎng)將基底捕獲到的MCF-7用PBS沖洗2遍,加入1 mL DMEM 完全培養(yǎng)基,放入37 ℃,5% CO2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分別培養(yǎng)1、24 和48 h 后,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生長情況,并利用FDA/PI 雙染色法觀察細胞活性。
圖2 是明膠膜基底的場發(fā)射掃描電鏡圖,對比空白基底,明顯可以看出樣品基底上修飾上了一層膜,即明膠膜。
圖2 明膠膜基底(a)及空白對照(b)場發(fā)射掃描電鏡圖Fig.2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images of gelatin film substrate(a)and blank control(b)
基底對靶細胞的孵育時間會影響基底對靶細胞的捕獲效率。為了確定明膠膜基底的最佳捕獲時間,本研究采用EpCAM 高表達的MCF-7。捕獲效率隨時間的變化結(jié)果見圖3,隨著捕獲時間的延長,捕獲效率在不斷增加,當捕獲時間達到60 min 左右時,捕獲效率達到穩(wěn)定水平。故本研究選擇60 min 作為細胞孵育的最佳捕獲時間。
圖3 細胞捕獲效率Fig.3 Cell capture efficiency
圖4為明膠膜基底對不同數(shù)量MCF-7的捕獲效率圖。明膠膜基底對MCF-7的平均捕獲效率為81.06%,表明修飾有EpCAM的明膠膜基底可以高效捕獲癌細胞。
圖4 細胞捕獲效率和細胞數(shù)目關(guān)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cell capture efficiency and cell number
本研究主要考慮白細胞對CTCs捕獲的干擾,采用三色熒光免疫化學(xué)法鑒定CTCs和白細胞。圖5顯示該捕獲基底可以在大量白細胞存在時捕獲到CTCs。
圖5 三色熒光化學(xué)免疫法鑒定細胞(標尺為50 μm)Fig.5 Three-color fluorescence chemical immunoassay for identification of cells (scale bar=50 μm)
捕獲到的腫瘤細胞具有高細胞活性對CTCs 的下游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圖6 分別為活死細胞染色鑒定捕獲細胞的活性,從圖中可以看出,明膠膜基底捕獲后的細胞活性(實驗組)和原始細胞活性(對照組)幾乎沒有差異,捕獲細胞和原始細胞中活細胞百分比分別為84.29%和86.80%,表明明膠膜捕獲基底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對后續(xù)的細胞研究和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
圖6 捕獲細胞活性圖Fig.6 Cytoactive of the captured cells
圖7 為基底捕獲細胞后分別進行1、24 和48 h的再培養(yǎng),對細胞進行活死細胞染色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CTCs 的生長狀態(tài)??梢钥闯雒髂z膜基底捕獲到細胞后,細胞仍具有較強的活性,且隨著時間的增長,細胞貼壁開始分裂生長,生長狀態(tài)良好。
圖7 細胞原位培養(yǎng)(標尺為100 μm)Fig.7 Cell culture in situ(scale bar=100 μm)
本研究構(gòu)建了一個簡單可行的基底捕獲裝置,基于明膠膜基底接枝上捕獲抗體EpCAM,從而實現(xiàn)對CTCs 的捕獲。由于明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是細胞培養(yǎng)的良好材料,捕獲后的細胞具有良好的活性,可直接在原位進行再培養(yǎng),減少了釋放過程對細胞的損害?;谏鲜鰞?yōu)點,明膠膜基底捕獲裝置在臨床CTCs檢測中具有巨大的潛在應(yīng)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