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萍
(臨沂市蘭山區(qū)棗園中心衛(wèi)生院內(nèi)科 山東 臨沂 276000)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的加速、社會壓力的提升及不良的飲食習慣等,導致我國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率顯著增高[1]。缺血性腦卒中其發(fā)病因素多種,治療難度大,早期實施有效的血管再通從而縮短腦組織缺血缺氧時間,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2]。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病后對患者生活質量、生存時間等均產(chǎn)生嚴重負面影響[3]?!耙徊∫粌?yōu)”護理模式是在優(yōu)質護理基礎上形成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需要護理人員充分評估患者護理相關問題[4],并針對實施的各項護理手段不斷改進優(yōu)化,從而確保患者獲得高水平的臨床護理。故本研究主要探討“一病一優(yōu)”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7 年12 月—2020 年3 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80 例。本研究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40 例。觀察組:男29 例,女11 例,年齡50 ~75 歲,平均年齡(69.9±2.1)歲,格拉斯哥昏迷評分(GCS 評分)8 ~14分,平均(11.1±1.2)分;對照組:男30 例,女10 例,年齡50 ~75 歲,平均年齡(70.0±2.1)歲,GCS 評分8 ~14 分,平均(11.0±1.3)分,兩組性別、年齡、GCS評分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積極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做好一般護理、生活護理、心理護理、藥物治療護理等。觀察組實施“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并根據(jù)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明確患者目前疾病階段及需要的主要護理干預措施,針對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褥瘡、墜床跌倒等風險,進行詳細的護理評估。隨后根據(jù)患者個體化病情,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形式則以面授及微信視頻為主進行,以患者疾病發(fā)病后所處階段、目前治療方法等進行綜合性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觀認識,積極配合醫(yī)務人員進行治療,同時指導患者的運動康復鍛煉、藥物治療、心理狀況調節(jié)等。在缺血性腦卒中康復過程中應囑咐患者遵醫(yī)囑按時用藥,注意主觀感受的變化,一旦出現(xiàn)不良反應及時告知護理人員通知醫(yī)師處理。最后強調落實“一病一優(yōu)”護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護理人員在護士長領導下進行臨床護理干預,針對護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點問題進行及時匯報與分析,護士長則及時對護理人員的臨床護理工作進修評估與信息反饋,總結問題不斷改進,從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1)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生活自理、癥狀自評、藥物干預、心理狀況、社會能力5 個項目,總分共計最高100 分,最低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腦梗死后自我管理能力越強。(2)生活質量評定通過改良Barthel 指數(shù)評價,總分共計最高100 分,最低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腦梗死后生活質量越高。(3)語言功能以腦卒中后漢語失語癥量表進行,總分0 ~100 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腦梗死后語言能力越理想。
干預前兩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 周后及干預1 個療程后,兩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顯著干預前(P<0.05),且觀察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顯著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 ± s,分)
表1 兩組患者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shù) 護理前 護理1 周后 護理1 個療程后FP觀察組 40 38.6±5.2 56.6±2.9 78.1±3.9 11.003 0.000對照組 40 38.7±5.3 44.1±3.8 52.3±3.1 5.638 0.000 t 0.08516.53932.753--P 0.9320.0000.000--
護理1 個療程后觀察組高脂飲食、吸煙飲酒及熬夜的總比例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1 個療程后不良生活習慣比較[n(%)]
護理前兩組語言能力得分及生活質量Barthel 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1 個療程后,兩組語言能力得分及Barthel 指數(shù)均高于護理前(P<0.05),且護理1 個療程后,觀察組語言能力得分及Barthel 指數(shù)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語言能力得分及Barthel 指數(shù)比較( ± s,分)
表3 兩組干預前后語言能力得分及Barthel 指數(shù)比較( ± s,分)
組別例數(shù)語言能力生活質量Barthel 指數(shù)觀察組40護理前32.8±1.635.6±3.4護理后70.1±4.871.7±6.6 t 46.62530.753 P 0.0000.000對照組40護理前32.9±1.635.7±3.4護理后57.6±2.959.6±5.2 t 14.0979.108 P 0.0000.000 t 護理前組間比較0.2800.132 P 護理前組間比較0.7810.896 t 護理后組間比較47.16524.330 P 護理后組間比較0.0000.000
護理后,觀察組肺部感染、壓瘡、泌尿系統(tǒng)感染及出血性腦卒中的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住院期間并發(fā)癥情況比較(例)
缺血性腦卒中為神經(jīng)內(nèi)科常見的急危重癥之一,發(fā)病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造成嚴重負面影響,且本病病程長,治療后恢復慢,病情容易反復,以上各點均對患者及其家屬造成嚴重經(jīng)濟負擔和心理壓力。故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有效的治療是基礎,而積極的護理措施則是提高臨床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研究證實[5],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在接受臨床治療同時進行良好的護理干預,對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價值?!耙徊∫粌?yōu)”護理干預模式是以優(yōu)質護理為基礎發(fā)展而來的一種新型護理服務理念,其對臨床護理人員提出更高要求,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護理理論基礎與實踐技能,而且還需要具有高度責任心和良好的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以便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細致的綜合優(yōu)質護理[6]。
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本研究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則進行本研究的“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干預,干預1 周后及干預1 療程后,觀察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得分顯著對照組。說明“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對所患疾病的主觀認知及自我管理能力。另外干預1 療程后觀察組仍存在高脂飲食、吸煙飲酒及熬夜的總比例低于對照組。說明“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對改善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同時干預1 療程后觀察組語言能力得分及生活質量Barthel 指數(shù)干預對照組。提示“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對改善語言功能及生活能力均有積極意義。最后觀察組發(fā)生肺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總比例顯著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說明“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對減少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住院過程中的并發(fā)癥,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針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實施“一病一優(yōu)”護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者對所患疾病的主觀認知,改善不良生活習慣,促進語言功能及生活質量的提高,降低治療期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