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首都醫(yī)科大學石景山教學醫(yī)院<北京市石景山醫(yī)院>門診服務中心 北京 100043)
在醫(yī)院護理工作中,門診護理管理十分重要,門診是醫(yī)院為患者提供直接服務的窗口,有較大人流量,有較強人員流動性,護理管理方面,難度較大。門診護理服務水平決定患者滿意度[1],護理管理質量也決定患者滿意度,同時,以上2 個方面也會影響醫(yī)院公信力以及聲譽。因此,應將相關措施采取,才能將門診護理管理質量進一步提高,促進患者獲得良好護理。此次選擇120 例患者,研討門診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個性化管理的效果,具體內容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6 月—2021 年5 月我院120 例門診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60 例,男女患者為40、20 例,年齡23 ~75 歲,平均55.5 歲;對照組60 例,男女患者為41、19 例,年齡22 ~74 歲,平均55.0 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guī)護理管理:采用傳統(tǒng)護理管理流程,保證門診環(huán)境整潔,為患者、患者家屬提供健康教育。
個性化管理:(1)改善門診患者所處環(huán)境。門診就診區(qū)域應保證整潔干凈,保證空氣流通,接待患者時,護士應保證著裝規(guī)范,語言得體并對患者提出的疑問進行回答、解釋,幫助患者將門診就診流程完成,遵循個性化原則。將電子宣傳欄、一次性水杯、書面粘貼宣傳欄、飲水機等放置在各個科室等候區(qū)域以及門診大廳內。(2)改善護士服務態(tài)度。因為門診患者起病急,對疾病缺乏足夠認知,普遍存在不良情緒,護士若態(tài)度不好,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不滿以及緊張等情緒,會將護患糾紛事件誘發(fā)。護士在接診患者時,熱情接待,積極問好,秉持個性化護理干預,交流時保證語氣親切、態(tài)度耐心[2],對患者具體情況進行仔細詢問并保證微笑,對患者緊張情緒進行有效緩解。(3)強化健康教育。在檢查前、治療前,應結合患者疾病來宣教疾病知識、護理要點等,患者家屬需要積極配合患者,將患者有效、個性化護理工作做好。(4)規(guī)范護士護理操作。門診在護理期間涉及較多內容,首先對患者用藥史、病史、禁忌證進行詳細詢問,對患者癥狀表現進行仔細觀察并對患者主觀感受進行了解,秉持人文關懷以及個性化護理服務理念。(5)強化培訓以及教育。為門診護士開展專業(yè)性培訓以及教育,將培訓門診護理知識、法律法規(guī)力度相應強化[3],將護士綜合素質以及專業(yè)技能相應提升,根據患者實際對患者護理計劃進行個性化制定以及調節(jié),保護患者隱私,對患者合法權益進行維護,避免醫(yī)療糾紛發(fā)生。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焦慮評分、護理質量、護理糾紛發(fā)生率。焦慮評分、護理質量:使用焦慮自評量表、自擬問卷統(tǒng)計數據。
采用SPSS 25.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頻數和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護理后焦慮評分、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焦慮評分、護理糾紛發(fā)生率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護理質量各項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 s,分)
表2 兩組護理質量比較( ± s,分)
組別 例數健康宣教服務態(tài)度操作熟練程度心理護理研究組 60 95.66±1.24 98.66±0.61 97.27±1.18 92.65±4.33對照組 60 82.65±2.55 82.33±6.31 81.36±5.17 80.66±5.33 t 35.540419.953223.239613.5244 P<0.05<0.05<0.05<0.05
因為疾病干擾患者機體,在生理上,患者有不舒適感覺,有不良情緒存在,若護士護理不當,或者護理態(tài)度方面不夠親切,會將患者焦慮、急躁情緒加劇,導致護患糾紛事件發(fā)生。門診應將護理管理工作做好,將護士護理技能以及綜合素質相應提高。針對以上情況,臨床進行了一定探討。
門診患者疾病類型多種多樣,護理難度大,應做好患者護理管理,臨床對此進行了探討。臨床研究個性化管理,是一種新型護理辦法[4],核心是以人為本,可以替代以疾病為中心護理辦法,將護士操作技能、專業(yè)能力相應提升,給予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尊重患者合法權益,滿足患者合理需求,可以促使患者獲得溫馨以及舒適護理干預。個性化管理有個體化、新型、創(chuàng)造性、綜合性特點[5],可以幫助患者將舒適門診環(huán)境構建,護士綜合形象會相應提升,對于特殊患者,可以將綠色通道提供,等候期間,為患者、患者家屬提供個性化護理服務,對患者護理服務質量相應提升,對門診形象進行維護,患者會明顯提升就診方面滿意程度。
此次實驗得出:研究組護理后焦慮評分、護理質量、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這些數據證明,將個性化管理應用,可以明顯提高患者護理服務水平,意義重大。在門診患者護理管理中,根據每一位患者特點來開展護理干預,參考患者文化程度、興趣愛好、疾病類型等信息,將患者個性化護理方案科學制定,為患者制定針對性護理服務,促使患者護理質量明顯提高,確保護理有效以及可行。
在個性化管理方式實際應用過程中,需要做好以下幾點:(1)多數門診患者有不良情緒,需要熱情接待患者,主動溝通患者,全程微笑,使患者感覺輕松、舒適。(2)利用通俗易懂語言來介紹用藥知識、疾病知識,耐心解答疑問,針對患者、患者家屬實施健康教育,促使患者自我保健意識相應提升。(3)將人力資源合理安排,將排班靈活以及科學運用,保證人員充足,順利完成各項護理工作,將倦怠、疲勞等情況發(fā)生率明顯下降,將護理風險顯著減少。(4)構建綠色通道,提供給急診患者、年老體弱患者,將急診時間減少,將救治患者效果明顯提升,醫(yī)療不良事件會明顯減少。(5)將各項便民措施設在合理區(qū)域,方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相關知識。(6)將管理人員素質相應提高,保證自身舉止以及言行得體,在病區(qū)內,秉持公正、公開、公平以及和善原則來處理事情。對護士禮儀培訓進行強化,以良好形象面對患者、患者家屬,將護士專業(yè)技術水準相應提高,利用專業(yè)培訓講座、操作技能競賽等辦法,將護士工作能力相應增肌,促使護士工作責任重視度增加,全面將護士護理服務水準提高。在護理管理前,集思廣益,聽取每一位護士建議以及意見,管理期間,多溝通護士,護士生活以及家庭在特殊階段,應個性化調動并對其進行處理,將互動活動開展,將護士工作積極性相應提升,在工作中,盡量提高護士成就感以及樂趣。護理管理人員應對每一位護士專業(yè)技能進行熟悉并保證護士臨床經驗豐富,了解每一位護士性格特點、愛好等,將優(yōu)勢以及潛能相應發(fā)揮,針對性安排崗位并鼓勵護士自我不斷提升,將自身價值實現。
通過臨床探討得出,醫(yī)院管理是針對患者開展的系列規(guī)范活動,臨床推薦個性化管理,護理管理趨近于個性化。在醫(yī)院中,門診是重要組成部分,是診療窗口,最早貼近患者,門診護理質量可以構建醫(yī)院形象。門診每天接診很多患者,科室護士工作繁重,這種情況下,護士工作壓力增加,埋下護患糾紛隱患。為了促使患者護理質量明顯提升,將護士工作積極性相應提高,體會工作樂趣,應將個性化管理內容在門診護理管理中融入,護理人員應保證合理安排崗位,在工作量大時,可以靈活按需調動,保證護患和諧溝通。在護理過程中,對護士工作壓力相應緩解,從根本上,將護士基本服務理念轉變,促使護士整體專業(yè)素質相應提高,可以將醫(yī)院服務質量明顯提高。臨床實踐證實,門診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個性化管理,意義重大,可行性高,護士需要秉持個性化護理干預特點,促進患者護理質量、護理服務滿意度均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門診患者護理管理中運用個性化管理的護理效果理想以及滿意,患者護理后焦慮評分、護理質量、護理糾紛發(fā)生率均明顯改善,是一項新型護理方法,臨床接受度高,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