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躍華
《艷冠群芳》 王巧蘭/作
觀王巧蘭富貴牡丹,頓覺丹青間有一股清香。那種味道是熟悉的媽媽菜,也是我們耳熟能詳?shù)墓适?。品咂其中的滋味,總是看不夠、看不膩,又怎么會心生煩躁呢?/p>
王巧蘭畫牡丹,不同于別人畫牡丹,她總能把生活中美好的事物與其相互交融,把更美好的愿景展現(xiàn)給大家,諸如公雞、喜鵲、蝴蝶等都是她牡丹畫創(chuàng)作中考慮的因素,其中尤以公雞素材在其牡丹畫中運用得最多。
畫牡丹者甚多,而像王巧蘭這樣畫牡丹的畫家少之又少,獨把創(chuàng)作牡丹畫作為一種生活方式令人敬佩。只要有時間,王巧蘭一定會在她的畫室潑墨揮毫畫幾筆牡丹。王巧蘭在畫室創(chuàng)作時常忘了吃飯的時間,忘了孩子的囑咐,甚至忘了參加單位的聚會。畫室是王巧蘭的全部,幾十年來始終如一。正是這種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創(chuàng)作,使王巧蘭聲名遠播,先后成為鄭州市金水區(qū)美協(xié)、河南省美協(xié)會員。由于她對古今花鳥畫研習時間長,所以在牡丹畫的創(chuàng)作中融合了多種古法技藝,如顏料的選擇,很多是借鑒古人原始礦料的原理自己配比,所以作品看起來不是很鮮艷,但是很搶手,究其原因,就是大家看中了她的這種作畫風格—樸素中顯驚奇,平凡中顯華貴;淡雅清奇,意境獨特。這些鮮明的特點是大家最為贊賞的,也使王巧蘭的牡丹畫備受人們喜愛,更因此創(chuàng)造了“洛陽牡丹甲天下,鄭州牡丹也不差”的神話??梢娙藗儗ν跚商m的牡丹畫是多么的喜歡。
我在王巧蘭的畫室走馬觀花地看了一遭,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其藝術熏陶,不禁對其有了一種更為崇敬的情愫。試想,在一個離洛陽不遠的地方,有這樣一位癡迷于牡丹畫創(chuàng)作的人物,你會怎么想?還不是想著法子去拜訪!
王巧蘭用自己的方式創(chuàng)作牡丹畫,也用自己的方式回報社會。作為鄭州市紅十字會的一員,王巧蘭多年來致力于公益事業(yè),不忘肩上責任,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去青海扶貧,用手中的畫筆為當?shù)厝罕娝腿チ俗8?,描繪了美好愿景,努力幫助當?shù)厝罕娒撠氈赂?。用王巧蘭的話來說,就是“牡丹畫給了我美好的生活,我希望把這種美好傳遞給更多的人”。未來,王巧蘭的牡丹畫創(chuàng)作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呈獻給大家。
《富貴吉祥》 王巧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