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再新,彭粵珊
(南華大學(xué) 語言文學(xué)學(xué)院,湖南 衡陽 421001)
《莊子解》是王夫之解莊之作,“注意的是《莊子》的思想內(nèi)容和及其思想方法,每篇之首冠以篇解,綜括全篇大意;每段之后,加以解說,企圖把莊子的思維過程描繪出來?!盵1]480可見王夫之《莊子解》是一本思想著作,故學(xué)界集中研究其哲學(xué)與政治等思想。但王夫之為了使讀者能讀懂《莊子》,對(duì)其中的字詞做了大量注釋,而且“至于各篇中的單詞句義,他也往往有新的解釋”[1]481,讀者完全可以通過研究這些注釋,探究王夫之的語法觀、詞匯觀、文字觀等。遺憾的是,除了《王夫之<莊子解>語法研究》[2]一文之外,無人研究這些寶貴的語料。筆者以王夫之《莊子解》為對(duì)象,以岳麓書社出版的《船山全書》中《莊子解》為底本,分析其中大量注釋,探討王夫之的用字觀。
筆者探討的用字現(xiàn)象包括通假字、古今字和異體字,由于通假字、古今字和異體字之間關(guān)系復(fù)雜,有些字的關(guān)系不好確定,以《通假字字典》[3]《古今字字典》[4]《漢語異體字大字典》[5]三本專著觀點(diǎn)為準(zhǔn)展開論述。
“假借”包括“造字”的假借和“用字”的假借,前者指“六書”中的假借,后者指古代文獻(xiàn)用字中的通假。用六書假借法“造”的字叫“六書假借字”;由古音通假而使用的字,本文叫“通假字”。《莊子解》注釋通假字使用了術(shù)語“通”“通用”“同”,有的通假字使用注音方法標(biāo)明,有的使用術(shù)語加注音標(biāo)明,具體情況如下。
1.用“X,X通”
第一種是直接用“X,X通”表示,不加闡釋,例如:
(1)《德充符》:“使日夜無郤而與物為春。”
《莊子解》:“郤,隙通?!?/p>
按:《說文解字》釋“郤”為“晉大夫叔虎邑也”,釋“隙”為“壁際孔也”,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2)《大宗師》:“其入不距?!?/p>
《莊子解》: “距,拒通?!?/p>
按:《說文解字》釋“距”為“雞距也”,引申為“距離”等義,釋“拒”為“止也”,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3)《駢拇》:“附離不以膠漆?!?/p>
《莊子解》:“離,麗通。”
按:《說文解字》釋“離“為”黃倉庚也”,假借為“相距、離開”等義,而“麗”有“附著”之義,如《后漢書·張衡傳》“人無所麗”,李賢注“麗,附也”,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4)《馬蹄》:“夫馬,陸居則食草飲水,喜則交頸相靡。”
《莊子解》:“靡,摩通。”
按:《說文解字》釋“靡”為“披靡也”,釋“摩”為“研也”, 有“摩擦、接觸”義,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5)《天運(yùn)》:“以奸者七十二君?!?/p>
《莊子解》:“奸,干通。”
按:《說文解字》釋“奸”為“犯淫也”,釋“干”為“犯也”,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其他,如《秋水》:“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莊子解》:“豪,毫通?!薄对阱丁罚骸盀?zāi)及草木,禍及止蟲。”《莊子解》:“止,豸通?!薄陡3罚骸胺驈?fù)謵不饋而忘人?!薄肚f子解》:“謵,習(xí)通?!薄缎鞜o鬼》:“闔不亦問是已?!薄肚f子解》:“闔,盍通。”《養(yǎng)生主》:“依乎天理,批大郤,導(dǎo)大窾,因其固然?!薄肚f子解》:“郤,隙通。”把豪與毫、止和豸、謵和習(xí)、闔和盍、郤和隙皆處理為通假。
第二種是用“X,X通”表示后,再闡釋詞義或句意,例如:
(6)《逍遙游》:“吾是以狂而不信也?!?/p>
《莊子解》:“狂,誑通。疑其誑已?!?/p>
按:“狂”有“瘋狂、狂妄”等義,而“誑”有“欺騙”義,《說文解字》釋為“欺也”,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7)《養(yǎng)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蘄畜乎樊中。”
《莊子解》:“蘄,祈通,求也?!?/p>
按:《說文解字》釋“蘄”為“草也”,釋“祈”為“求福也”,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8)《人間世》:“凡交近則必相靡以信?!?/p>
《莊子解》:“靡,縻通,維系也?!?/p>
按:《說文解字》釋“靡”為“披靡也”,釋“縻”為“牛轡也”,引申為“維系”義,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9)《人間世》:“結(jié)駟千乘,隱將芘其所藾?!?/p>
《莊子解》:“芘,庇通?!?/p>
按:《說文解字》釋“芘”為“草也”,釋“庇”為“蔭也”,有“遮蔽”義,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再如,《大宗師》:“邴邴乎其似喜乎!”《莊子解》:“邴,丙通,光明貌。”《應(yīng)帝王》:“而枝者不為跂。”《莊子解》:“跂,歧通。按當(dāng)云跂者不為枝,或字訛,或有意變文。”《馬蹄》:“刻之,雒之?!薄肚f子解》:“雒,絡(luò)通??讨约?,絡(luò)之以轡?!薄恶R蹄》:“摘僻為禮?!薄肚f子解》:“僻,擘通,揮也?!薄睹l篋》:“削格、羅落、罝罘之知多?!薄肚f子解》:“落,絡(luò)通,以繩為機(jī)而取狐兔者。兔罟為罝。罘罦通,翻車也。”《秋水》:“落馬首。”《莊子解》:“落,絡(luò)通,一本作絡(luò)?!薄短斓亍罚骸半x堅(jiān)白,若縣寓?!薄肚f子解》:“縣音懸,寓,宇通。天宇高懸也?!薄肚锼罚骸佰?而屈伸?!薄肚f子解》:“蹢,躑通。 ,躅同。蹢 ,舉步也?!薄缎鞜o鬼》:“以養(yǎng)吾私與吾神者?!薄肚f子解》:“與,豫通,字定吾情?!卑掩捅?、跂和歧、雒和絡(luò)、僻和擘、落和絡(luò)、寓和宇、蹢和躑、與和豫處理為通假。
2.用“X,與X通”
這里也分成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用“X,與X通”后,不加闡釋,例如:
(10)《天道》:“萬物無足以鐃心者,故靜也?!?/p>
《莊子解》:“一曰:鐃,與撓通。”
按:《說文解字》釋“鐃”為“小鉦也”,樂器名,釋“撓”為“擾也”,擾亂之意,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1)《秋水》:“繇繇乎若祭之有社?!?/p>
《莊子解》:“繇繇,與悠悠通?!?/p>
按:《說文解字》釋“繇”為 “隨從也”,釋“悠”為“憂也”,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2)《山木》:“孔子問子桑虖。”
《莊子解》:“虖,應(yīng)與扈、戶通?!?/p>
按:《說文解字》釋“虖”為“哮虖也”,釋“扈”為“夏后同姓所封,戰(zhàn)于甘者”,釋“戶”為“半門為戶”,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第二種是用“X,與X通”后,闡釋了詞義,或聯(lián)系詞義闡釋句意,例如:
(13)《逍遙游》:“是其言也,猶時(shí)女也。”
《莊子解》:“時(shí),與是通。因是女,故但言此。女音汝。”
按:《說文解字》釋“時(shí)”為“四時(shí)也”,釋“是”為“直也”,引申為“此”義,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4)《人間世》:“獸死不擇音,氣息然茀然,于是并生心厲?!?/p>
《莊子解》:“音,與蔭通,林木之蔭也?!?/p>
按:《說文解字》釋“音”為“聲也”,釋“蔭”為“草陰也”,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5)《人間世》:“求高名之麗者斬之。”
《莊子解》:“麗,與欐通,梁棟也?!?/p>
按:《說文解字》釋“麗”為“旅行也”,引申為“美麗”義,《玉篇》釋“欐”為“梁棟也”,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6)《大宗師》:“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謩士?!?/p>
《莊子解》:“士,與事通。不謀事之成敗?!?/p>
按:“士”有未婚男子、讀書人、貴族階層等義,《說文解字》釋“事”為“職也”,引申為“職務(wù)、事情、侍奉、治理”等義,二者詞義不相干,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7)《外物》:“嬰兒生無石師而能言?!?/p>
《莊子解》:“石,碩,古通用?!?/p>
按:《說文解字》釋“石”為“山石也”,釋“碩”為“頭大”,引申為“大”, 故《莊子解》處理為通假。
1.用“X,同X”表示
(18)《在宥》:“當(dāng)我,緡乎! ”
《莊子解》:“緡,同綿。”
按:《爾雅》:“緡,綸也?!薄稄V韻》:“緡,錢貫?!薄墩f文解字》:“綿,聊微也?!边B綿不斷之義。故二者為通假。
(19)《天運(yùn)》:“蚊虻囋膚?!?/p>
《莊子解》:“囋,同咂?!?/p>
按:《廣雅》:“囋,《博雅》嘈囋,聲也?!闭卤搿缎路窖浴罚骸巴ㄕZ謂多聲為嘈雜。”多言或聲音雜亂之義?!洱堼愂昼R》:“咂,入口也。”吮吸之義,引申為品鑒。故二者為通假。
再如,《刻意》:“其神純粹,其魂不罷?!薄肚f子解》:“罷,同疲?!薄犊樞浴罚骸按孪滤ィ办萑?、伏戲始為天下?!薄肚f子解》:“戲,同羲。”《達(dá)生》:“賓于鄉(xiāng)里。”《莊子解》:“賓,同擯?!薄陡3罚骸坝虚L(zhǎng)而無乎本剽?!薄肚f子解》:“剽,同標(biāo)。”罷和疲、戲和羲、賓和擯、剽和標(biāo)亦為通假。
2.用“X,與X同”表示
(20)《外物》:“已而后世輇才諷說之徒,皆驚而相告也?!?/p>
《莊子解》:“輇,與銓同。輇才,論人才者?!?/p>
按:《說文解字》釋“輇”為“蕃車下庳輪也”,指古代沒有輻的車輪,釋“銓”為“衡也”,指秤或衡量,二者為通假。
再如,《秋水》:“ 我亦勝我?!薄肚f子解》:“ ,與遒同,蹴也。”表示泥鰍的“ ”與表示“蹴也”之“遒”亦為通假。
3.用“X,X同”表示
(21)《知北游》:“秋豪之端?!?/p>
《莊子解》:“豪,毫同?!?/p>
按:《說文解字》釋“豪”為“豕鬣如筆管者,出南郡”,指豪豬,《集韻》:“毫,長(zhǎng)銳毛也”,指長(zhǎng)而尖的毛,二者為通假。
再如,《天道》:“吾不敖無告?!薄肚f子解》:“敖,傲同?!薄恶壞础罚骸耙?!仁義其非人情乎!”《莊子解》:“意,噫同。”《馬蹄》:“而后有鞭莢之威?!薄肚f子解》:“莢,策同?!卑脚c傲、意與噫、莢與策亦為通假。
主要用直音法注音。
(22)《人間世》:“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p>
《莊子解》:“闋,音缺,牖也,隙也。”
按:《說文解字》:“闋,事畢關(guān)門?!币隇椤敖K,盡”。和表“空缺”之“缺”無意義關(guān)聯(lián),二者為通假。
(23)《胠篋》:“然則鄉(xiāng)之所謂知者。”
《莊子解》:“鄉(xiāng),音向?!?/p>
按:《說文解字》:“鄉(xiāng),國離邑,民所封鄉(xiāng)也。”本指基層行政區(qū)域名,和表“從前”的“向”無意義關(guān)聯(lián),二者為通假。
(24)《則陽》:“不馮其子,靈公奪而里之?!?/p>
《莊子解》:“馮,音憑。”
按:《說文解字》:“馮,馬行疾也?!薄榜T”和表“憑依”之“憑”無意義關(guān)聯(lián),二者為通假。
再如,《盜跖》:“王季為適?!薄肚f子解》:“適,音嫡?!薄侗I跖》:“故服其殃,離其患也?!薄肚f子解》:“離,音罹?!薄稘O父》:“而離此四謗者。”《莊子解》:“離,音罹?!薄读杏堋罚骸坝袌?jiān)而縵,有緩而釬?!薄肚f子解》:“釬,音悍?!薄对阱丁罚骸岸迥耸茧x跂攘臂乎桎梏之間?!薄肚f子解》:“意,音噫。”適與嫡、離與罹、釬與悍、意與噫皆通假關(guān)系。
1.用術(shù)語“通”加直音法注音
(25)《山木》:“衣裘褐,食杼栗?!?/p>
《莊子解》:“杼,音序,芋通?!?/p>
按:《說文解字》:“杼,機(jī)之持緯者。”指織布的梭子。《說文解字》:“大葉實(shí)根,駭人,故謂之芋也?!敝赣箢^。二者為通假,再注音為“音序”。
(26)《天下》:“芴乎若亡?!?/p>
《莊子解》:“芴,音物,與惚通?!?/p>
按:《說文解字》:“芴,菲也?!薄败獭睘槭卟嗣?,與表示“恍惚”之“惚”無意義關(guān)聯(lián),二者為通假,再加注音為“音物”。
再如,《齊物論》:“恑憰怪,道通為一。”《莊子解》:“恑音詭,憰音譎,與詭譎通,皆變異意?!敝该鳌皭i”與“詭”、“憰”與“譎”通假,再加注音“音詭”“音譎”。
2.用術(shù)語“通”加反切法注音
(27)《秋水》:“蓋師是而無非?!?/p>
《莊子解》:“蓋,胡各切,盍通?!?/p>
按:《說文解字》:“蓋,苫也?!币隇榇钌w、遮蓋等義,與表“何、何不”的“盍”意義無關(guān),二者為通假,再加反切注音為“胡各切”。
再如,《在宥》:“知曾、史之不為桀跖嚆矢也!”《莊子解》:“嚆,虛交切,與髇通,鳴鏑也?!敝该鳌班恪迸c“髇”為通假,再反切注音為“虛交切”?!犊桃狻罚骸捌揭讋t恬淡矣?!薄肚f子解》:“淡,徒覽切,與澹通。”指明“淡”與“?!睘橥僮郑辞凶⒁魹椤巴接[切”。
(28)《大宗師》:“而奚來為軹?”
《莊子解》:“軹,語詞,只通?!?/p>
按:《說文解字》:“軹,車輪小穿也?!薄拜T”指車轂外端的小孔,與表示語氣詞的“只”無意義關(guān)聯(lián),二者為通假,再加“語詞”表明它是語氣詞的詞性。
(29)《天運(yùn)》:“外無正而不行?!?/p>
《莊子解》:“正,證也?!?/p>
按:《說文解字》:“正,是也?!薄罢焙捅硎尽坝∽C、證明”的“證”為通假。
同一個(gè)詞或概念,在不同的時(shí)代用不同的字形來記錄,產(chǎn)生在前的字叫古字,產(chǎn)生在后的字則叫今字。《莊子解》注釋古今字使用了術(shù)語“古”“通”“同”,有的古今字使用注音方法標(biāo)明,有的使用術(shù)語加注音標(biāo)明,具體情況如下。
(30)《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p>
《莊子解》:“盡,古燼字?!?/p>
按:“盡”字本義為器中空無一物,《說文解字》:“盡,器中空也。”引申為草木燒盡。后在“盡”的基礎(chǔ)上加上“火”字為“燼”,表草木燒盡義。王力《同源字典》引徐鍇注曰:“盡字從此。今俗作燼?!惫识邽楣沤褡?。
(31)《德充符》:“天鬻也者,天食也。”
《莊子解》:“鬻,古粥字?!?/p>
按:《說文解字》:“鬻,食建也。”《禮記》:“驙粥之食。”《儀禮》:“夏祝鬻余飯。”《爾雅·釋言》:“鬻,糜也?!焙萝残辛x疏:“鬻者,經(jīng)典省作粥而訓(xùn)糜?!薄都崺q屋韻》:“鬻,糜也。亦書作粥?!倍弑緸楫愺w字?!板鳌迸c“粥”都有“稀飯”和“賣”等義項(xiàng),但后來專用“粥”表示稀飯,用“鬻”表示“賣”等義項(xiàng),二者演變?yōu)楣沤褡帧?/p>
(32)《天道》:“邊竟有人焉。”
《莊子解》:“竟,境通。”
按:“竟”的本義是樂曲終盡,引申為國土之終盡,即邊境?!墩f文解字》:“竟,樂曲終盡為竟?!倍斡癫米ⅲ骸扒挂?。引申之,凡事之所止、土地之所止皆曰竟。毛傳曰:‘疆,竟也。’俗別制‘境’字。”王力《古漢語字典》:“竟引申為國土的盡頭,邊境……在這個(gè)意義上后來寫作‘境’?!?故二者為古今字。
(33)《胠篋》:“擿玉毀珠,小盜不起?!?/p>
《莊子解》:“擿,擲通?!?/p>
按:《說文解字》:“擿,投也。”段玉裁注:“今字作擲。”《廣韻》:“擲,投也?!薄妒酚洝ご炭土袀鳌罚骸扒G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司馬貞索隱:“擿,與‘?dāng)S’同,古字耳?!薄稘h語大字典·手部》:“擿(一)zhì③投擲。后作‘?dāng)S’。” 故二者為古今字。
再如《齊物論》:“罔兩問景曰。”《莊子解》:“景,影通?!薄短斓馈罚骸懊饔谔欤ㄓ谑?,六通四辟?!薄肚f子解》:“辟,闢通?!薄短爝\(yùn)》:“孰知其故矣。”《庚桑楚》:“汝自灑濯孰哉?”《莊子解》:“孰,熟通?!薄哆_(dá)生》:“與齊俱入,與汨偕出?!薄肚f子解》:“齊,臍通,水之旋渦如臍也?!薄读杏堋罚骸瓣H胡嘗視其良?!薄肚f子解》:“良,埌通?!边@些注解中,景和影、辟和闢、孰和熟、齊和臍、良和埌皆為古今字。
1.用“X,同X”表示
(34)《天地》:“為圃者卬而視之?!?/p>
《莊子解》:“卬,同仰?!?/p>
按:《廣雅》:“卬,舉也?!薄队衿罚骸皡n,俯卬,今為‘仰’。”《荀子·議兵》:“上足卬則下可用也。上不卬則下不可用也。”楊倞注:“卬,古仰字。不卬,不足仰也?!毙鞛墩f文解字注箋》:“卬,古‘仰’字?!眳n與仰為古今字。
(35)《刻意》:“不道引而壽?!?/p>
《莊子解》:“道,同導(dǎo)?!?/p>
按:“道”的本義為道路,《說文解字》:“道,所行道也?!倍斡癫米ⅲ骸暗乐隇榈览?,亦為引道?!毙戾|《說文系傳》:“所行道,此‘道’字當(dāng)作今‘導(dǎo)’字之意?!敝祢E聲《說文解字定聲》:“(道)當(dāng)為‘導(dǎo)’字之古文?!薄对娊?jīng)》:“有女懷春,吉士誘之?!笨追f達(dá)疏:“注作‘道’,正義作‘導(dǎo)’。道、導(dǎo),古今字。”可見二者為古今字。
再如,《秋水》:“拘于虛也?!薄肚f子解》:“虛,同墟?!薄哆_(dá)生》:“縣水三十仞?!薄肚f子解》:“縣,同懸?!薄锻馕铩罚骸帮椥≌f以干縣令,其于大達(dá)亦遠(yuǎn)矣。”《莊子解》:“縣,同懸?!薄陡3罚骸安豢蓛?nèi)于靈臺(tái)?!薄肚f子解》:“內(nèi),同納?!薄陡3罚骸肮财涞乱病!薄洞笞趲煛罚骸安恢f生?!薄肚f子解》:“說,同悅?!鄙鲜鲎⒔庵校摵托?、縣和懸、內(nèi)和納、說和悅都是古今字關(guān)系。
2.用“X,與X同”表示(3例)
(36)《蹄》:“一而不黨,命曰天放?!?/p>
《莊子解》:“放,與倣同。”
按:“放”字本義,《說文解字》釋為“逐也”,義為放逐。但徐灝認(rèn)為它的本義應(yīng)該是仿效,放逐是引申義?!墩f文解字注箋》:“《廣雅》曰:‘放,效也。’又曰:‘放,依也?!恕拧玖x,謂依放其物而效為之,故從攴。攴,治之也。俗作倣依?!毕惹毓偶小胺滦А敝皞崱?,皆作“放”。雷?!墩f文解字外編》:“《說文》無‘倣’字,《廣雅》‘倣’‘放’同?!笨梢?,放與倣為古今字。
(37)《庚桑楚》:“徹志之勃?!?/p>
《莊子解》:“徹,與撤同,撤去之也?!?/p>
按:《說文解字》:“徹,通也?!绷_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此從鬲從又,象手象鬲之形,蓋食畢而徹去之?!涫持畯?,乃本義。訓(xùn)通者,借義也?!薄墩f文解字》無“撤”字?!都崱罚骸俺?,去也?!薄蹲謪R》:“撤,除去也?!笨梢?,二者徹與撤為古今字。
再如,《庚桑楚》:“形之與形亦辟矣。”《莊子解》:“辟,與譬同?!北倥c譬亦為古今字。
3.用“X,X同”表示(3例)
(38)《齊物論》:“蝍蛆甘帶,鴟鴉耆鼠,四者孰知正味?”
《大宗師》:“其耆欲深者,其天機(jī)淺。”
《莊子解》:“耆,嗜同?!?/p>
按:《說文解字》:“耆,老也?!倍斡癫米ⅲ骸啊肚Y》:‘六十曰耆?!S以為七十已上之通稱也。……古多借為‘嗜’字?!毙鞛墩f文解字注箋》:“耆從旨,即有嗜義。故古字以‘耆’為‘嗜’,后乃加口旁耳?!蓖趿Α豆艥h語字典》注“耆”:“喜好。后作‘嗜’?!倍邽楣沤褡?。
(39)《知北游》:“魏魏乎其終則復(fù)始也?!?/p>
《莊子解》:“魏,巍同?!?/p>
按:《說文解字》:“巍,高也。”段玉裁注:“高者必大,故《論語》注曰:‘巍巍,高大之稱也?!笕耸∩阶魑海謩e為其義與音?!笨梢?,巍和魏為古今字。
再如《達(dá)生》:“吾處身也,若厥株拘?!薄肚f子解》:“厥,橛同?!必屎烷右酁楣沤褡??!肚f子解》:“共,拱同,自抱生理?!惫埠凸盀楣沤褡帧?/p>
1.直音法
(40)《齊物論》:“其厭也如緘,以言其老洫也?!?/p>
《莊子解》:“厭,音壓?!?/p>
按:《說文解字》:“厭”字本義是壓。《說文解字》:“厭,笮也?!倍斡癫米ⅲ骸按肆x今人作‘厭’,乃古今字之殊?!毙鞛墩f文解字注箋》:“厭,古壓字?!滓浴悺癁閰拹海瑒e制‘饜’為饜飫、饜足,又從厭加土為覆壓字?!蓖躞蕖墩f文句讀》:“厭,今字作‘壓’。”可見二字為古今字。
其他如,《養(yǎng)生主》:“古者謂是帝之縣解?!薄洞笞趲煛罚骸按斯胖^縣解也?!薄短斓亍罚骸半x堅(jiān)白,若縣寓?!薄稇?yīng)帝王》:“附贅縣疣?!薄恶R蹄》:“縣跂仁義以慰天下之心。”《寓言》:“若參者,可謂無所縣其罪乎?”《莊子解》皆注:“縣,音懸?!薄蹲屚酢罚骸皳P(yáng)行以說眾。”《說劍》:“瞋目而語難,王乃說?!薄肚f子解》皆注:“說,音悅?!薄洱R物論》:“卑身而伏,以候敖者。”《莊子解》:“敖,音遨?!薄短斓亍罚?“有人治道若相放?!薄肚f子解》:“放,音倣?!边@些注解中,縣與懸、說與悅、敖與遨、放與倣皆為古今字。
2.標(biāo)明聲調(diào)
(41)《胠篋》:“知詐漸毒、頡滑堅(jiān)白、解垢同異之變多,則俗惑于辨矣?!?/p>
《莊子解》:“知,去聲?!?/p>
按:此句“知”當(dāng)作 “智”解,知和智為古今字。
(42)《駢拇》:“則博塞以游?!?/p>
《莊子解》:“塞,簺通,音賽。古簺用五木。”
按:表示一種賭博游戲這個(gè)意義,古字寫成“塞”,今字寫作“簺”?!稘h語大字典》:“(二)⑤古代一種賭博游戲。后作‘簺’?!薄墩f文解字》:“簺,行棋相塞謂之簺?!蓖躞蕖墩f文解字句讀》:“通作塞?!倍邽楣沤褡?。《莊子解》在指明塞和簺的關(guān)系后,再注音“音賽”。
(43)《則陽》:“予來年變齊?!?/p>
《莊子解》:“齊,去聲,與劑同。變齊謂改其舊方。”
按:《漢語大字典·齊部》:“齊(三)jì①后作‘劑’?!薄稘h語大詞典·齊部》:“齊4[jì<廣韻>在詣切,去聲,從。]①后作‘劑’?!薄秴问洗呵铩罚骸捌潺R甚微?!标惼骈嘧ⅲ骸褒R,即今‘劑’字?!笨梢姸邽楣沤褡帧!肚f子解》在指明齊和劑的關(guān)系后,再注音“去聲”。
異體字是音同、義同、形不同的兩個(gè)或幾個(gè)字?!肚f子解》注釋異體字使用了術(shù)語“同”“通”“古”“俗字”“一作”,有的異體字使用注音方法標(biāo)明,有的使用術(shù)語加注音標(biāo)明,具體情況如下。
1.用“X,X同”表示
(44)《胠篋》:“乃齊戒以言之,跪坐以進(jìn)之,鼓歌以儛之?!?/p>
《莊子解》:“儛,舞同?!?/p>
按:《集韻·虞韻》:“《說文》:‘樂也,用足相背?!驈娜?。”《字匯·人部》:“儛,與舞同?!薄冻o》:“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蓖跻葑ⅲ骸皟?,一作舞。”可見,儛和舞為異體字。
2.用“X,同X”表示
(45)《人間世》:“咶其葉,則口爛而為傷?!?/p>
《莊子解》:“咶,同舐?!?/p>
按:《洪武正韻·紙韻》:“舐,亦作咶?!薄稘h語大字典》:“同‘舐’。舔?!笨梢姸邽楫愺w。
再如,《天道》:“而不足以為之累。天下奮棅而不與之偕?!薄肚f子解》:“棅,同柄?!薄肚锼罚骸氨Z洋向若而嘆曰?!薄肚f子解》:“盳,同望。”《秋水》:“吾以一足趻踔而行?!薄肚f子解》:“趻,同踸?!薄哆_(dá)生》:“樂鴳以鐘鼓也?!薄肚f子解》:“鴳,同鷃?!薄秳t陽》:“冬則擉鱉于江?!薄肚f子解》:“擉,同簎?!睏姾捅?、盳和望、趻和踸、鴳和鷃、擉和簎皆為異體字。
3.X,與X同
(46)《田子方》:“則解衣,般礴,臝?!?/p>
《莊子解》:“臝,與裸同?!?/p>
按:《廣韻·果韻》:“‘臝’,同‘裸’。”《漢語大字典》:“臝luǒ②同‘裸’。”《楚辭·九章·涉江》:“接輿髡首兮,桑扈臝行。”王逸注:“臝,一作裸?!焙榕d祖補(bǔ)注:“臝,赤體也?!薄稘h書·景十三王傳》:“宮人姬八子有過者,輒令臝立擊鼓。”顏師古注:“臝者,露其形也?!笨梢?,臝與裸為異體字。
再如,《天地》:“許由曰:“殆哉,圾乎天下!”《莊子解》:“圾,與岌同。”《達(dá)生》:“以黃金注者殙。”《莊子解》:“殙,與惛同?!薄缎鞜o鬼》:“譬之猶一覕也。”《莊子解》:“覕,與瞥同?!薄锻馕铩罚骸耙讯篝~食之,牽巨鉤錎沒而下?!薄肚f子解》:“錎,與陷同?!薄短镒臃健罚骸敖袢赈鹑挥斜喣恐??!薄肚f子解》:“眴,與瞬、旬同?!?圾與岌、殙與惛、覕與瞥、錎與陷、眴與瞬皆為異體字。
(47)《胠篋》:“釋夫恬淡無為,而悅夫啍啍之意?!?/p>
《莊子解》:“啍,諄通。 ”
按:《集韻·諄韻》:“諄,或作啍。”《荀子·哀公》:“無取健,無取詌,無取口啍?!睏顐娮ⅲ骸皢敚c諄同?!薄稘h語大字典》:“啍zhūn①同‘諄’。”可見二者為異體字。
其他如,《齊物論》:“叫者譹者?!薄肚f子解》:“譹,號(hào)通,哭聲。叫、譹,其聲壯。”《天地》:“且夫趣舍聲色以柴其內(nèi)?!薄肚f子解》:“柴,砦通。”譹和號(hào)、柴和砦皆為異體字。
(48)《外物》:“自淛河以東,蒼梧以北,莫不厭若魚者?!?/p>
《莊子解》:“淛,古浙字?!?/p>
按:《集韻·祭韻》:“淛,江名?;蜃髡??!薄镀n惥帯さ乩眍悺に俊罚骸皽J,與浙同。”可見二者為異體字。
主要用直音法。如:
(49)《大宗師》:“煖然似春?!?/p>
《莊子解》:“煖,音暄,沖和也?!?/p>
按:《廣韻·元韻》:“暄,溫也?!薄都崱ぴ崱罚骸盁?,《說文》:‘溫也?!蜃麝选!薄端貑枴の暹\(yùn)行大論》:“其性為暄?!蓖醣ⅲ骸瓣眩?也?!笨梢姛満完褳楫愺w字。
再如,《胠篋》:“中墮四時(shí)之施?!薄肚f子解》:“墮,音隳?!眽櫤豌臑楫愺w字。
(50)《外物》:“三年,申徒狄因以踣河?!?/p>
《莊子解》:“踣,音赴,與仆同?!?/p>
按:《莊子解》注明踣“與仆同”,再用直音法注音為“音赴”?!稄V韻·候韻》:“仆,僵也?;蜃黪??!薄队鲰崱罚骸捌?,《說文》:‘頓也?!蜃黪邸!笨梢姸邽楫愺w字。
(51)《庚桑楚》:“終日視而目不瞚。”
《莊子解》:“瞚,音舜,目數(shù)搖也。俗字作瞬。”
按:《莊子解》注明瞚“俗字作瞬”,再用直音法注音為“音舜”。此句陸德明釋文:“瞚,字又作瞬,同。動(dòng)也?!薄秴问洗呵铩ぐ菜馈罚骸胺蛩?,其視萬歲猶一瞚也?!备哒T注:“瞚者,潁川人相視曰瞚也?!标惼骈嘈a專骸爱呫湓唬骸i與瞬同’?!崩钌谱ⅰ段倪x》引作:“萬世猶一瞬?!笨梢姸邽楫愺w字。
(52)《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昆侖?!?/p>
《莊子解》:“壞,一作坯,音丕。”
按:《莊子解》注明壞“一作坯”,再注音為“音丕”?!墩f文解字》:“壞,瓦未燒?!薄逗鬂h書》:“壞冶一陶?!崩钯t注:“壞,土器之未燒者?!薄稘h語大字典》:“‘壞’,今通行作‘坯’?!?二者為異體字。
《莊子解》對(duì)《莊子》原文中的字詞作了大量注解,大部分字詞只采用了“X,X也”的格式作注?!肚f子解》注釋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僅126例,其中采用術(shù)語解釋的有103例,這些術(shù)語包括“通”“通用”“同”“古”“俗字”“一作”,說明王夫之對(duì)古書用字有明確的認(rèn)識(shí),并有意采用術(shù)語作注,以區(qū)別普通字詞。對(duì)古書常見的一般用字現(xiàn)象,王夫之沒有使用術(shù)語,僅注音而已,總計(jì)22例。如上述例子中縣與懸、說與悅、敖與遨這些古今字,僅對(duì)“縣、說、敖”注音。注音包括了直音法、反切法、注明聲調(diào),使讀者能較容易理解這些特殊的用字現(xiàn)象。對(duì)一部分偏僻或疑難用字現(xiàn)象,王夫之則既用術(shù)語,又用注音或者指明詞性,總計(jì)11例。如《山木》:“衣裘褐,食杼栗。”《莊子解》:“杼,音序,芋通。”王夫之為了注明“杼”實(shí)際上是“芋”,特意注音“音序”。再如《大宗師》:“堪壞得之,以襲昆侖。”《莊子解》:“壞,一作坯,音丕。”王夫之注明“壞”指的是“坯”,又擔(dān)心讀者混淆“壞”和表示“敗壞”的“壞”,故注音為“音丕”。再如《大宗師》:“而奚來為軹?”《莊子解》:“軹,語詞,只通?!蓖醴蛑赋霰硎拒囕炌舛说男】住拜T”通假為“只”字,又擔(dān)心讀者誤解為表示“僅”的副詞,故加注詞性為“語詞”。這樣,這些古書的特殊的用字現(xiàn)象容易為讀者所理解。
古書用字注釋的術(shù)語有助于讀者對(duì)用字類別的理解,王夫之注釋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的術(shù)語也是有一番講究的。古今字,他使用的術(shù)語“古”。如《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薄肚f子解》:“盡,古燼字?!薄兜鲁浞罚骸疤戾饕舱?,天食也?!薄肚f子解》:“鬻,古粥字?!边@樣,可以讓讀者明確盡與燼、鬻與粥古今字的關(guān)系。這個(gè)術(shù)語和現(xiàn)代注釋古今字的術(shù)語“后作”“后來寫作”有異曲同工之妙。異體字總計(jì)26例,王夫之主要運(yùn)用術(shù)語“同”,和現(xiàn)在使用的術(shù)語相同,運(yùn)用術(shù)語“同”的例子占了18例。通假字例子總計(jì)61例,王夫之主要運(yùn)用術(shù)語“通”或“通用”, 和現(xiàn)在使用的術(shù)語相同,這些例子占了40例。這些術(shù)語的運(yùn)用,明確了古今字、異體字和通假字的區(qū)別。雖然王夫之對(duì)每一類用字注釋沒有嚴(yán)格使用統(tǒng)一的術(shù)語,如古今字和異體字注釋還使用了術(shù)語“通”,通假字注釋使用了術(shù)語“同”,但瑕不掩瑜,更不能否認(rèn)王夫之對(duì)古書用字現(xiàn)象有明確認(rèn)識(shí)和嚴(yán)格區(qū)分意識(shí)的事實(shí)。
河北科技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bào)(社會(huì)科學(xué)版)2021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