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高新區(qū)實驗小學 姚紅林
作文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且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起至關重要的作用。
“支架式教學”是“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提供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的教學法。運用“支架”理論優(yōu)化小學英語作文教學,讓教師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基礎上提供幫助,從而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為此,教師要著眼于目前小學英語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及其變化,立足教學實際,找準學生英語作文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合理地為學生提供一系列“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利用已有的知識內化新的知識,產(chǎn)生寫作的欲望,輕松構建寫作思路,熟練掌握寫作技能。
在寫作教學的準備階段,可以利用談話的方式和學生進行討論,搭建與作文內容密切相關的話題支架,激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
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教師應充分利用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以及學生的學習經(jīng)驗和實例,豐富教學內容。脫離學生學習和實際生活的話題往往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空間。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挑選出與作文相關的話題和學生展開交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例如,一位教師在教學作文A birthday party時,先不談 party,而是設計了幾個來自生活中的問題和學生開展話題交流:“When is your birthday? Do you like your birthday? Why?”老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適時追問:“What do you do on your birthday every year?”鼓勵學生盡量用英文回答。此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注意力被吸引到party上。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從生日談到與生日相關的party,自然過渡到教學主題。接著就party話題繼續(xù)談論:“What do we need to have a party? What do we do at the party? How do you feel after the party?”教師引導學生按開派對的時間順序進行討論,由生活實際引導至作文內容。這樣的寫作前鋪墊,降低了寫作難度,讓學生樂意作文。
英語新課標提倡“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在真實的語境中應用語言的機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如果借助有趣的歌謠、巧妙的問題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等創(chuàng)設一些真實、生動、有趣的情境,可以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
林麗老師執(zhí)教的 Seasons 一節(jié)課中注重學生寫作的教學,因此她就這一內容設計了很多情境開展語言教學活動。首先,她創(chuàng)作了關于春天的詩,并引導學生用《春天在哪里的旋律》將其演唱出來。詩詞如下:
Where is the spring?/The spring is coming./The trees are growing./The flowers are blooming.
Let’s dance and dance./Let’s sing and sing./Let’s share happiness and everything.
通過詩歌的誦讀和歌曲的演唱,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隨之對課程內容產(chǎn)生興趣。接著教師借助情境和學生談論春天,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最后,類推到另外三個季節(jié)的教學。把音樂引進英語課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吟唱歌曲的同時自然地記住歌詞,豐富詞匯的積累,作文課便不再枯燥。
本階段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將寫作構思用規(guī)范的語言進行表達,并且學會安排文章的間架結構。我們可以通過搭建語言和結構的范例支架,讓學生對詞匯、句型和文章結構進行有效模仿。
學生寫作中詞匯、句型的積累和表達習慣的養(yǎng)成均有賴教師的示范,因此教師要抓住一切機會,給學生提供語言表達范例。
林麗老師教學 Seasons 小詩寫作時,先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描寫四季的哪些方面?接著從 colours、food and drinks、clothes、activities四方面分別描述四個季節(jié),讓學生閱讀、欣賞并模仿。
學生沉浸在教師營造的氛圍中,通過范文逐漸形成語感。在寫作時,能夠自覺應用積累的詞匯。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給出范例的同時不能限制了孩子的思維,要給學生留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寫出屬于他們自己的內容。
學生在寫作時往往疏于對結構的考慮。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基于框架設計的結構范例支架來訓練學生的篇章結構意識。
如指導學生寫作Plans for the weekends 時,可以按照早晨、中午和晚上三個時段設計一個表格。借助表格,教師按時間順序介紹周末計 劃::“Hello, everyone. I’m going to have a busy weekend.On Saturday morning, I’m going to... What about you?之后為整篇作文的結構搭建了一個框架支架:
Plans for the weekends
I’m going to have a happy/busy/wonderful/ exciting... weeke n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m going to have a nice weekend. What about you?
在此環(huán)節(jié)中,該教師搭建了基于課程內容的表格框架和基于全篇輸出的框架,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篇章結構意識。
評價級別表
習作修改是寫作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在學生完成習作后對其進行評價,搭建活動支架引導學生深入作品研究,對作品進行修改和潤色,確保詞匯豐富、語意連貫、語篇具有邏輯性。
學生的寫作能力存在很大的差異。充分利用這些差異。
例如,一位老師指導學生的周末作文Edward’s Weekends,挑選了兩篇作文,讓學生閱讀比較。
學生A:On Saturday morning,I get up late. In the afternoon, I do my homework. And I usually go to play football. I read books on Sunday morning.In the afternoon,I go to the park.
學 生B: Saturday is busy for me.Because I often do my homework on Saturday. That’s the darkest part of my weekends. So I always get up late on Saturday morning to get more rest. I usually go to play football if it doesn’t rain in the afternoon.I really enjoy it. It's good for my health. Sunday is interesting for me. I usually read books on Sunday morning. I can learn a lot from the books. Sometimes I go to the park with my family on Sunday afternoon.I have a lot of fun there.通過對A、B兩位學生的比較,學生們一致認為B比A的作文更好,教師以此讓學生展開小組討論,思考如何修改A的文章。最終得出結論,形容詞的運用可以是語言更加生動,同時連接詞可以讓句子連貫更有邏輯。
修改的過程是提高寫作水平的關鍵。如何修改作文同樣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因為自我修正難度較大,所以可以借助他人的力量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讓同學們相互評價彼此的習作。在這種互評模式中,評判標準的設定格外重要。
上表分別從作文的書寫、結構、選材等方面提出了具體的評價標準,它既可以作為評判他人習作的參照,也可以用于規(guī)范自己的寫作習慣。
總之,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長期的過程,教師嘗試運用支架式教學理論進行寫作教學,學生的寫作質量將明顯有所提高。教師應緊扣寫作內容,在學生寫作前、寫作中、寫作后三個階段中,尋找合適的契機多方 面、多渠道為學生搭建各種支架,幫助學生實現(xiàn)語言的書面輸出,提高寫作技巧,發(fā)展寫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