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共廣州市委員會機關幼兒園 陸 卉
幼兒故事是指適合幼兒聆聽或閱讀的篇幅短小、內容單純、趣味性強的敘事性文學樣式。幼兒故事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既可以是真實生活中的事,也能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經由作者想象加工而成,通常直接反映幼兒熟悉的生活。幼兒故事一般以敘事為主,語言淺顯易懂、人物富于童趣、情節(jié)簡單生動、主題鮮明美好,適合幼兒口頭講述。
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指幼兒園語言教育中,以文學活動的途徑并且在文學活動中以童話和生活故事為教學內容,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兒童有效參與的集體教學的雙邊活動。幼兒園故事教學既是幼兒園語言教育的一種形式,也是教師依據(jù)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為達到教學目標而開展的一種文學活動形式,以幼兒故事為載體,通過故事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呈現(xiàn)教學內容,并組織幼兒進行聽故事、欣賞故事、理解故事、講故事、演故事等。
導入活動是故事教學活動的首要部分,教師精心設計與故事主題相關的導入活動,有利于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讓幼兒快樂地開始學習。常用的導入方式有“直觀材料導入法、多媒體導入法、情境導入法、興趣導入法、懸疑導入法、經驗導入法”等,教師可根據(jù)故事的特點和所授班級幼兒的興趣來選擇不同的導入方式開展活動。例如,故事活動《彩色牛奶》,教師播放《牛奶歌》,與幼兒一同唱著歌跳著舞進入到故事情境中,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故事活動其實就是一個文學作品活動,是幼兒欣賞與理解、想象與表達、體驗與操作的過程。在欣賞環(huán)節(jié),教師對故事要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引導幼兒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述、音頻、視頻、多媒體和情景表演等形式完整欣賞故事,整體感受故事的主要內容和意境。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營造適合故事意境的氛圍;創(chuàng)設形象、生動的情境,可將故事欣賞與音樂、教學具、動作、游戲等形式相結合;欣賞教師的示范是幼兒進行語言模仿的基礎,完整的講述是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的進一步要求。因此,教師的標準示范在幼兒園故事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
進一步理解和學習故事,引導幼兒了解故事的內容和意義。通過生動有趣的方式幫助幼兒學習故事,首先運用提問、小組或同伴討論等方式,引導幼兒初步學習故事中的人物、事件等;其次運用圖片、圖譜、多媒體等方式深入學習故事中的情境和情感。例如,在《豬八戒吃西瓜》故事活動中,教師運用圖片幫助幼兒分段學習故事,讓幼兒更好地掌握故事的內容,并鼓勵幼兒用動作、表情或語音語調表達對豬八戒的心理變化的理解。在分段學習后,幼兒已經對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和角色特點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但由于故事有一定的篇幅,幼兒只靠回憶很難完整進行故事的講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設計了“故事線索圖”,鼓勵幼兒積極探索,回憶故事內容,大膽講述,梳理故事中“豬八戒發(fā)現(xiàn)西瓜——吃西瓜——受教訓——認錯”的發(fā)展脈絡,故事講述也更加完整、清晰、有序。
表現(xiàn)是加深幼兒對故事的語言、內容、情感等方面進一步掌握的過程。為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故事,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可以安排自主性活動,如故事表演游戲、復述故事、編故事、畫故事等。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故事的認識。例如,在故事活動《小螃蟹找工作》中,教師不僅提供道具和手偶,幼兒自由分組表演故事;而且提供了畫紙和畫筆,幼兒自主畫出小螃蟹的工作場景。多樣化的材料投放,充分發(fā)揮了幼兒的自主性。
在故事教學活動結束后,增加活動延伸部分,圍繞故事主題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拓展幼兒體驗故事的各種感官,使幼兒通過傾聽、觀察、思考、講述、游戲、表演等方式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第一,利用配樂講述、圖片呈現(xiàn)、多媒體動畫、情境表演、手偶等多種形式,吸引幼兒積極主動參與。在故事活動中教師通過多種生動有趣的方式激發(fā)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例如,在故事活動《點點愛上幼兒園》中,為了幫助幼兒有效傾聽和注意,教師在第一次完整講述故事時使用手偶,減少不必要的視覺和聽覺的干擾,讓幼兒直接聚焦于故事的角色,結合教師生動的語言、語氣和語調、動作和表情,吸引幼兒仔細地聆聽,更好的理解故事內容。
第二,運用圖片呈現(xiàn)關鍵內容,引導幼兒仔細觀察。讓幼兒邊傾聽故事邊觀察生動形象的圖片,有助于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更好的理解故事的內容,激發(fā)表達的欲望。
第三,采用圖譜呈現(xiàn)線索,幫助幼兒完整、清晰、有序講述。利用圖片直觀、生動、有趣的特點,制作成若干張圖譜,突出故事發(fā)展的線索。讓幼兒在圖譜的幫助下,有序記住故事的內容。幼兒邊看圖譜邊講故事,不但增強了理解與表達的主動性,還能幫助幼兒更完整、清晰、有序講述。例如,在故事活動《香噴噴的輪子》中,教師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制作出故事圖譜,運用輪子變化的提示圖片幫助幼兒聯(lián)想故事的情節(jié),再運用角色的圖片幫助幼兒學習故事的主要內容。
第一,語言環(huán)境助表達。在故事活動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自由、寬松的語言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回應。例如,在故事活動《微笑》中,教師運用動聽的音樂、小組討論、指偶游戲、自制手工等形式,創(chuàng)造輕松、愉悅、自主的氛圍,讓幼兒自然大方地表達。
第二,多維互動促發(fā)展。讓幼兒在故事活動中通過有效的方式與同伴的互動、與材料的互動、與教師的互動,體現(xiàn)多方互動,多維度的互動,在形式多樣的互動中,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和發(fā)揮,讓他們敢于嘗試、樂于表達。例如,在故事活動《小烏龜寫詩》中,“找朋友”游戲是同伴間的互動,教師演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是師幼間的互動,幼兒運用畫紙和畫筆自由“寫詩”是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全方位的互動,讓幼兒在故事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