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瓊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第二小學校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英語繪本是指將與英語相關的知識,通過圖畫和文本的形式,在不同程度上進行結合、互動所形成的圖畫故事書,具有生活性、情感性和趣味性的特點[1]。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學生各項能力的關鍵時期,在英語教學中,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審美能力,使其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好,可以英語繪本為載體,利用其圖文并茂、表述直觀、故事情境等獨特的特點,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為此,本文分析了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價值,著重探討了其有效應用策略。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都是以講為主,以學生考取高分為目的,而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2]。為響應新課標教學要求,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需求,在英語教學中利用繪本教學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英語繪本的特點之一就是圖文并茂,很多內容都是以小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設計的,其中包括中西文化的差異、人文知識的講解、風俗習慣的介紹等,不僅可以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小學生以形象、直觀思維為主,英語是一門陌生的語言學科,單純的講解,不僅會使其產(chǎn)生厭煩心理,還會減低學習興趣。而英語繪本與英語教學的有機整合,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習興趣為目標進行的資源融合,不僅可以豐富課程資源,還可以提高學生各項學習能力,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
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單詞、句子的認識是學好英語、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基礎。為此,在教學時,為提高學生字句認知能力,增強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興趣,可以英語繪本為輔助,打造真實情境,使學生融入情境進行學習探究。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發(fā)展其語言能力。例如,教學“It’s red!”英語內容時,需要重點引導學生掌握red、blue、yellow等顏色單詞,會運用“It’s...”來描述事物特征。為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字句認知能力,學習時,教師可以結合英語繪本故事《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結合文章中不同動物配上不同的顏色,在圖文結合的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交流。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的語言情境,播放英語繪本故事,播放動物之間的對話,在看、聽的過程中,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為視頻配音,學習鞏固有關顏色的字句。
生: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生:I see a red bird looking at me。
生:Red bird, red bird, what do you see?
生:I see a yellow duck looking at me.
以組為單位,讓學習小組就故事文本進行配音接力,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鞏固所學字句。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可以提高英語學習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發(fā)揮繪本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英語繪本教學,學生聽故事聽得多便會覺得枯燥乏味,從而降低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效果。為此,為促使學生保持充足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采用演繹繪本的方法,通過表演、互動,在學生真實參與的過程中,導出英語學習內容,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加深學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繼而提高學習能力。例如,教學“How much is it?”英語內容時,旨在讓學生能夠合理運用句子“It’s cheap/pretty/expensive/colourful”來描述價格和顏色,提高口語能力。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運用英語繪本進行教學時,除了講故事、信息技術播放繪本的方法,還可以以演繹繪本的形式進行引導,與學生分享繪本《Shopping》,讓學生扮演文中的主人公,思考在超市發(fā)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在此次購物中有什么體驗感受。通過演繹繪本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課堂活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然后引入文本內容,再次播放超市購物的場景,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進行購物對話練習,如“How much is that colourful dress? -Very expensive, It’s...yuan.”通過繪本資源的合理利用,使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在演繹繪本、對話文本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小學生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在小英語教學中應用英語繪本,讀的故事多了,見識到的畫面多了,學生的學習素材和語言積累也會更加充實,思想和情感也會更加活躍豐富。為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運用創(chuàng)編英語繪本的方法,將英語繪本與英語教材進行有機整合,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創(chuàng)編繪本,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提高創(chuàng)新素養(yǎng)。例如,教學“Go straight on”英語內容時,文章呈現(xiàn)了問路的方法,旨在讓學生學習go straight on, turn left,turn right等指路用語,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此次教學對是四年級的學生,其具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為此,在學習之前,可以利用英語繪本為輔,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編英語繪本,以學生喜歡的動漫為原型,以主人公熊大、熊二、光頭強為核心,創(chuàng)造三人探險,熊大、熊二為光頭強指路的場景。在繪本情境演繹過程中,引導學生復習相關問路和指路的語句,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編繪本故事,讓學生自由結組,為其搭建表演的舞臺。
生:Excuse me,I’m afraid I got lost,Can you show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
生:I’m walking that way.Let me lead you the way.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設計故事情境,然后將其演繹出來,這樣既可以發(fā)展學生的閱讀思維能力,又可以提高其創(chuàng)新素養(yǎng),發(fā)展語言能力,提高英語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使用教材,開闊學習視野,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等綜合素養(yǎng)。為此,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將繪本與英語教材建立關聯(lián),在知識整合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其明確學習方向,有目的、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思考。例如,教學“Thanksgiving is my favourite festival”時,講解了各種文化節(jié)日,Thanksgiving、Spring Festivel、Mid-Autumn Festival、Lantern Festivl等,旨在通過閱讀學習,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化品格。因此,在學習的時候,為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的不同節(jié)日文化,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中西兩方,做不同代表,為其推薦對應的繪本閱讀書籍,如《snowmen At Christmas》《My First Chinese New Year》等,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節(jié)日,在繪本資源和教學資源整合的過程中,在課堂教學中開展節(jié)日文化交流會活動,讓學生就自己所了解到的節(jié)日文化,以及繪本故事進行講解,在講故事、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提高學習能力,引導其運用英語總結歸納節(jié)日的背景、日期、活動、含義等。通過整合教學資源,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習能力、語言能力和文化品格等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英語繪本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對提高教學質量有重要意義。為此,教學時,教師要重視對英語繪本的應用,在讀繪本、演繪本、編繪本、整合繪本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激活課堂活力,培養(yǎng)學生英語素養(yǎng),發(fā)揮繪本教學的育人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