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英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民主路小學 廣西南寧 530000)
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英語越來越受到重視,成為人與人交流的重要工具。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策略時,要充分考慮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掌握英語知識的水平,將英語教學內(nèi)容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相結合,選用簡單可行的教學方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加強對英語文章的整體把握。但是,當前英語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前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選取的閱讀文本不適合小學生當前的英語水平和認知特點,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文章內(nèi)容,閱讀進程緩慢,課堂效率低下。再者就是教師選取閱讀文章的時候,選擇的閱讀題材過于單一,局限在一篇閱讀材料上或者提供的閱讀文章遠遠不能滿足小學生的閱讀量要求,不利于英語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
在英語教學中,英語閱讀是一件很需要學生集中精神,放松心態(tài)的一件事。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一味地向同學灌輸英語知識,講解一些段落意思和詞語,拘泥于一種“滿堂灌”的形式,逼迫學生閱讀,導致學生效率低下。
英語閱讀重在理解和鞏固,在英語閱讀課后,部分教師忽略對學生閱讀知識和方法的鞏固,而是選擇添加更多的閱讀材料等,加深同學的課后任務,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英語閱讀的興趣,也沒有真正掌握課上的英語閱讀技巧和知識。
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英語閱讀教學的核心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分別是英語閱讀前的準備,閱讀中的教學方法以及閱讀后的擴展教學。
閱讀前的準備包括為小學生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設計一些科學合理的閱讀問題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組織有趣的活動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以此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文本的綜合理解能力。具體來說,為了增進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1],教師可以在閱讀前組織一個與材料相關的趣味活動或者熱身運動,一方面是幫助學生理解閱讀文本的背景,減輕學生的閱讀難度。另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至于對活動內(nèi)容的規(guī)定,要求教師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合理選擇,既要保證能夠吸引學生,還要確?;顒拥陌踩?,保證學生的安全。對于文本的選擇,需要教師結合自己學生的英語水平,深入學生群體,了解學生的英語能力和英語喜好,選取適合學生閱讀的材料。
例如,講解“It’s red!”這一課時,課文中有很多關于顏色的閱讀文本,為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教師可以在課前組織這樣的小活動。教師首先安排學生任務,“Please point your cloth and say the color”,要求學生用“It’s...”的句式進行回答,如果學生回答正確教師就給予正確回答“Yes,you are right! It’s...!”如果學生回答錯誤,幫助學生改正,“No,it’s...”利用文中的句子幫助學生改正,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接著引導學生閱讀文本,也可以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選擇合適的文本進行閱讀。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法,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增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分層教學法就是根據(jù)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分層教學,比如為英語基礎好的學生安排閱讀難度高一點的文本,基礎相對差的同學安排簡單易懂的文本,根據(jù)學生的差異對教學內(nèi)容有所改變。問題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指,在英語閱讀課上,在學生閱讀前提出關于文章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有針對性地閱讀,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2]。
情境教學法就是為學生設立教學情境,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將文章內(nèi)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設立相應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較難的文章內(nèi)容。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運用恰當?shù)姆椒?,可以極大地提高閱讀課堂質(zhì)量,增強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目前大多數(shù)課堂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是碎片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反復進行一些碎片化的訓練,具體來說就是過于強調(diào)學生的死背硬記,讓學生記住文章的詞句,而不是讓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合理運用,教師應該讓學生先把握事物的整體構架,再進行部分學習和研究,否則學生只能認識英語閱讀的只言片解,不能形成英語閱讀的綜合素質(zhì)和核心素養(yǎng)。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多個角度、多種方式來把握英語文本,引導學生仔細斟酌語篇細節(jié),引導學生打開知覺,將聽、說、讀、寫、看結合起來,對語篇建立整體把握,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提升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效率。
例如,“H e i s a d o c t o r”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家庭中成員的工作,涉及很多工作崗位的英文單詞,如“nurse”“teacher”“farmer”“doctor”等,教師可以針對這篇文章,采用問題教學法,在學生開始閱讀前為學生設立閱讀問題:The little boy introduces several family members. What are their jobs? Please find out and write down your findings in your book.小男孩介紹了幾個家人,他的家人工作分別是什么?(請同學們找出我說的問題答案,寫到你的課本上。)等到同學們帶著問題閱讀完成之后,讓同學們展示自己的答案,緊接著向同學們普及這些職業(yè)的基本知識,加深同學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住這些單詞的意思,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后的擴展教學是指教師留下課后閱讀的擴展作業(yè),加深同學的閱讀印象,促進學生英語知識的融合[3]。重視閱讀教學后對學生知識的鞏固,通俗來講就是要求教師根據(jù)閱讀課上的內(nèi)容,為學生留下相關的復習鞏固作業(yè),或者設計恰當?shù)膹土暬顒?,讓學生真正理解課上的內(nèi)容,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一定基礎上激發(fā)學生想象力,做到課堂主題的延伸。這是英語閱讀課的延伸環(huán)節(jié),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是一個檢查學生對課上知識掌握程度的環(huán)節(jié),能促進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深刻理解和運用,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
如前文提到的“He is a doctor”這篇文章,在課上老師已經(jīng)充分地讓學生理解了文章的意思,也向?qū)W生普及了相關的職業(yè)知識。那么在課下,老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個課后的小活動,讓同學們介紹自己的家人以及家人的工作,合理運用課上的知識,在同學之間的交流和老師的指導下,合理運用閱讀知識。老師也可以先做表率,向同學們介紹“My wife is a nurse and my father is a farmer. So, what about you?”引導學生介紹自己的家庭,盡量讓學生有自由發(fā)揮的空間,達到復習鞏固的效果。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要結合培養(yǎng)學生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目標,從三個大方面入手。教師要重視英語閱讀教學前對材料的選擇和對學生的正確引導,在閱讀中要合理運用問題教學法、情境教學法和分層教學法等,提升教學質(zhì)量,課后也要重視學生的知識鞏固,增強學生靈活運用英語知識的能力,讓學生形成適合自身發(fā)展和未來所需的英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