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芳
(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第六中學 甘肅臨夏 731403)
現(xiàn)代化社會,信息技術水平的飛速發(fā)展,這對于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無疑都是有著很大的價值。在這樣一個時代下,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同樣也是應當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不斷提高信息化的應用,以此來促進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率的提高。接下來,將重點介紹幾種信息化助力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展的策略,以便于日后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和提升[2]。
要談及信息化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則必須談到信息化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一把利刃。首先,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可以有效地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進一步拓寬,可以通過多個媒介與平臺的搭建來讓學生接受到更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中學學生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更加靈活、便利。除此之外,信息化的教學技術改變了傳統(tǒng)的中學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讓學生的自主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不斷提升了在中學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將學生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與質量進一步的提升。另外,信息化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極大的文化沖擊,學生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可以了解、接收到許多的世界文化。但是,信息化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學生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接收到比較片面化、碎片化的信息以及一些錯誤信息,并且沉迷其中。因此,基于信息化的利用,還需要中學教師采取有效積極的手段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中學院校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就是針對全校的學生進行有關思想政治相關知識的教育工作,也就是正處于青少年時期,尤其是一些比較容易在思想政治上走彎路的學生,及時進行擺正;其余的就是涉及到校內學生在行為品質上的一些作風樹立工作,讓學生未來的發(fā)展都能有一個好的基礎。然而當前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現(xiàn)狀正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中學院校內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人員以及相關人才隊伍相對而言比較缺乏,需要面對的工作量又比較大,以少數(shù)人應對多工作使得校內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更加復雜、煩瑣;尤其是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特點是面對的學生群體比較龐大、學生人群結構比較復雜、學生的態(tài)度、行為等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其次,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于現(xiàn)代化管理工具的應用不夠,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要想取得很大成績,這方面是很重要的;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就涉及許多方面,而當前中學院校對于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機制的建立都不夠完善,導致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難達到實際效果。因此,當前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的這些問題都是影響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發(fā)展的障礙,需要中學院校更好地結合信息化,以此來助力中學院校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
在信息化的條件下,將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新型化是有效提高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要求。主要是要求教師利用信息化來創(chuàng)建獨立專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專題,以此來時刻掌握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了解情況,便于教師作出實時的調整工作,不斷滿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升的要求。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網(wǎng)站,利用網(wǎng)站的形式來承載許多教師希望傳遞給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內容。以這樣一種網(wǎng)站的形式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空間,尤其是心理上的。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建立一個社區(qū)論壇,學生可以在這個虛擬的社區(qū)論壇上進行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討論,并且教師可以在這一論壇上發(fā)布一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且,在這樣一種思想政治教育專題的網(wǎng)站上,教師可以發(fā)布關于每個專題的練習題,讓學生在每學習一個專題以后便完成一個專題的練習題,以此來實時監(jiān)督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學習情況,教師也能從學生練習的完成情況得到一個良好的教育反饋。這樣一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在一個共同的場所中得到了發(fā)展,在很大的程度上起到了提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對于培養(yǎng)學生終生發(fā)展有著很大的幫助。
信息化大背景下,要想推進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取得優(yōu)越的發(fā)展,就必須對中學教師以及專門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的工作能力以及各個方面的綜合素質,以此來適應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強化信息化時代培養(yǎng)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干部的能力是當前信息化時代下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要求。
例如,針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為內容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干部的培訓,以此來幫助相關工作干部提高自身關于思想政治方面的素養(yǎng),在后期能夠更好地感染學生。其次,學校可以針對信息采集能力較強以及加工能力較強的人才進行招聘,并且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隊伍的建立。這樣一來,投入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程當中的人力資源相對而言就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另外,中學院校也可以將校內原本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團隊派遣到其他優(yōu)秀的學校進行交流學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培訓,以此來提高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與質量。因此,強化信息化時代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工作干部的個人素養(yǎng)以及工作能力對于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與質量提升而言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方面,需要引起中學院校管理層人員的重視。
信息化最主要的就是新媒體技術,現(xiàn)代化設備的發(fā)展給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媒介,有效地拓展了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方式。對此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應當重視,并且大力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引進,以此來推動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fā)展。通過運用現(xiàn)代化新媒體技術,不斷強化思想政治宣傳的教育力度,讓校內學生充分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風氣。
以結合新媒體技術,加強思想政治宣傳教育的力度為例,首先,中學思想政治宣傳干部可以充分利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簡單來說,也就是QQ、微信、微博等網(wǎng)絡媒介來創(chuàng)建公眾號,并且在這些公眾號上定期對思想政治教育相關的內容進行發(fā)布;除此之外,還可以包括一些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傳片。這樣一來,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更加完善,讓校內學生更加了解思想政治相關的理論知識;并且還可以體現(xiàn)網(wǎng)絡媒介使得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變得更加便利。因此,通過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思想政治宣傳教育是目前信息化助力高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途徑,需要負責中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進一步加強落實。
信息化助力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同時也是時代發(fā)展的趨勢。中學院校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干部必須加強信息化應用的落實,以此來提高中學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谛畔⒒闹袑W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手段,幫助學生在校內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得以應用學校所學習的思想政治內容,成為社會主義道德法治建設的擁護者之一[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