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杰
(吉林省公主嶺市第二實驗小學校 吉林公主嶺 136100)
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了學生在語文學習的主體地位。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語文教育者,必須要對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內涵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并在把握語文課程特點和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語文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全新的設定,以便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學習、思考和感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課堂教學的效率,最終實現對高效語文課堂的構建。那么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究竟該如何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構建高效課堂呢?下面將針對此主題分析。
早期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的學習通常依靠老師知識點和教學觀點的傳授,整個學習中學生并沒有獨立學習的時間,久而久之,學生會逐漸失去主體意識,并且思維會呈現出惰性,對今后學習的影響十分不利。新課改下,在以生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老師會更加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能讓學生在獨立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促使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提高,為高效化課堂的構建奠基[1]。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在課堂中總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所以他們很難有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和情感,無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更不用提高效課堂的構建了。以生為本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中心,在培養(yǎng)其積極學習心態(tài)和情感方面的作用突出,這是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關鍵因素。
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綜合素質能力的發(fā)展是教學的重要目標。以生為本教學理念指導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未圍繞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開展多元化的針對性教學活動,能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對其進行全面鍛煉,最終達成理想的培養(yǎng)目標。
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提出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貫徹,使傳統(tǒng)灌輸式教學模式的弊端不斷暴露出來,很難滿足當下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以及學生的實際發(fā)展。因此,老師要具有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意識,為高效化課堂教學的構建奠基。而在眾多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中,情境體驗教學模式在營造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增強學生學習體驗和效果方面的作用突出。因此,以生為本教學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習需求等,對情境體驗教學模式進行靈活的運用[2]。
比如在教學《北京的春節(jié)》課文時,這是一篇對老北京春節(jié)習俗的描寫,要讓學生對節(jié)日的熱鬧氣氛進行感知,讓學生了解更好傳統(tǒng)文化。所以,老師可以根據小學生所具有的愛玩愛動、對新穎趣味事物感興趣的特點進行了解,將與春節(jié)相關的對聯、鞭炮等實物和信息技術引入教學中,給學生營造與課文內容相一致的情境,讓學生在濃厚的節(jié)日氣氛中對課文中描寫的內容進行體驗,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容易對作者表達的情感進行體驗和感悟,并對相關的知識進行掌握,在短時間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構建高效化的語文課堂。
每個小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在語文學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都有所差異。為了讓以生為本教學理念落實于教學實處,老師必須要承認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并根據學生間的差異具有層次化教學的意識,并對其教學方案進行精心和全面的設計,以保證各層次學生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fā)展,實現對高效化課堂的構建。
首先,設計層次化的教學目標。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差異十分明顯,老師只有結合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針對性的教學目標,才可以滿足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讓其感受成功學習的喜悅感,提升其學習的自信心。其次,設計層次性的課后作業(y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后作業(yè)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具有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的積極作用。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老師所設計的作業(yè)數量、難度等都需要體現出差異性,以滿足各層次學生課后練習的需求,保證學生們的課后鞏固學習效果。在這樣層次化的教學背景下,能達成構建高效化課堂的教學目標。
課堂評價影響高效課堂構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針對目前教學中仍存在的評價標準、評價主體單一等問題,使最終所得到的評價結果缺乏客觀性,很容易打擊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對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在以生為本教學理念下,對教學評價體系的完善十分重要。一方面,評價標準和評價主體必須要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利用學生日常學習中的具體表現進行評價標準的優(yōu)化,同時,利用自評、互評等方式,讓教學評價結果更加客觀、真實,并讓其養(yǎng)成反思學習的習慣,保障學生的自主發(fā)展效果。另一方面,加強對學生的賞識,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老師的鼓勵、贊美,滿足其受肯定的內在需求,實現對其積極學習心態(tài)和情感的培養(yǎng),最終實現對高效化課堂的構建。
以生為本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是構建高效化課堂的重要途徑。老師可以從建立對應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和評價體系等方面,讓學生的學習效果越來越理想,實現對高效化課堂的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