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祿
(中國地震局地震大地測量重點實驗室,湖北 武漢 420071)
2010年11月15日中國地震局發(fā)布《關于印發(fā)〈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中震科發(fā)〔2010〕91號),此通知正式設立“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在通知中詳細說明了“專項”的范圍、目的、意義、特點,附件《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管理辦法(試行)》分為總則、組織管理、申請與受理、實施與監(jiān)督檢查、驗收與績效考評、成果與推廣應用、獎懲、附則等9個章節(jié)。為了規(guī)范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的驗收工作,中國地震局于2012年7月9日發(fā)布《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驗收工作規(guī)定》(中震科發(fā)〔2012〕46號),規(guī)定分為驗收組織機構、驗收流程、授權項目驗收、獎懲、其他事項等5個部分。這2個文件奠定了規(guī)范化、科學化管理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的基礎。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設立10年來,地震科技取得了飛速發(fā)展,積累了豐富的地震科研資料,同時,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然而,這兩個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的公文并沒有明確指明歸檔整理工作應當具體參照哪些標準文件,這給項目負責人和檔案工作者帶來困惑。而且在檔案分類歸屬問題上,很多檔案人員對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檔案是否應當歸類于“TC5地震科學研究”存在爭議。眼下,正是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驗收和歸檔整理的時候,為提高專項檔案質量、規(guī)范整理專項檔案,筆者擬從專項檔案分類、規(guī)范性文件、標準依據等方面進行探討。
檔案工作人員在接收到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后,經整理后會進行分類。在依據《中國檔案分類法—地震檔案分類表》(檔函字〔1994〕22號,以下簡稱地震檔案分類表)進行分類時,檔案工作人員常常會存在分歧。因為《地震檔案分類表》將地震檔案劃分為九大類:TC1地震管理;TC2地震監(jiān)測與預測預報;TC3地震工程;TC4地震對策;TC5地震科學研究;TC6基本建設;TC7設備儀器;TC8標準、計量;TC9環(huán)境保護及其他。有些檔案工作者將此專項檔案歸類于TC4地震工程,有些將項目檔案歸類于TC5地震科學研究,有些將此專項檔案歸類于TC7設備儀器等等,筆者并不認同這種分類方法,以下將從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相關文件、科技檔案相關標準等資料中尋求更合理的解釋。
《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驗收工作規(guī)定》(中震科發(fā)〔2012〕46號)附件4中將“項目資料歸檔范圍”劃分為5個階段:立項階段、執(zhí)行階段、驗收階段、成果和獎勵申報階段、推廣應用階段。在“總體要求”的開頭明確提到“科研檔案”的定義和“項目依托單位要按照《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資料歸檔工作?!苯洸檎?,在《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中給出了科研檔案的定義,并明確指出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簡稱科研檔案。由此可知,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屬于科研檔案。
以上是從地震科技星火計劃最基本的文件《驗收規(guī)定》中判斷出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應當屬于科研檔案。下面從科技類檔案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中進行探尋更詳細的分類描述。
國家檔案局于2008年11月13日發(fā)布的國家推薦標準《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的一般要求》(GB/T 11822-2008,2009年5月1日實施),此國家推薦標準使用于一般科學技術檔案的案卷整理。從第4.3.2條和第5條可以看出,科技檔案至少分為科研類、產品類、建設項目類、設備儀器類等四類,其中第4.3.2條指出科研課題的科技文件應按其項目組卷,第5.3條指出“科研類案卷宜按課題可行性立項、方案論證、研究實驗、總結鑒定、成果和知識產權申報、推廣應用等階段排列?!迸c《驗收規(guī)定》附件4中“項目資料歸檔范圍”階段劃分非常相近。由此可知,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應當歸屬于科技檔案中的科研類或科研課題類。
國家檔案局于1992年7月20日批準的行業(yè)標準《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管理規(guī)范》(DA/T 2-1992,1992年10月20日實施),此行業(yè)標準仍然有效。在第4.2.1條中指出“一般按科研課題的準備、研究試驗、總結鑒定驗收、成果獎勵申報和推廣應用5個工作階段整理、組卷?!边@與《驗收規(guī)定》附件4中“項目資料歸檔范圍”階段劃分非常相近。由此可知,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應當歸屬于科研課題(科學技術研究課題)檔案。
以上從各種相關文件和規(guī)范標準中判斷出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屬于科研(課題)檔案。然而,在分類時,還要具體到學科領域,下面就從地震檔案學科中尋找相關內容。
翻閱《中國檔案分類法—地震檔案分類表》(國家檔案局1994年3月10日發(fā)布的檔函字〔1994〕22號文,目前仍然有效),發(fā)現(xiàn)在“編制說明”的第四部分“幾個相關問題的處理”第(一)段中明確舉例說明“研究所某個研究室在承擔研究課題時形成的全部檔案入‘科學研究’類目,承擔國家工程地震工作形成的檔案則入‘地震工程’類目,其研制地震儀器形成的檔案則入‘設備儀器’類?!痹僬?,“TC5地震科學研究”條目下有“依科技檔案復分表的‘科學研究文件材料’分”,經查詢科技檔案復分表,發(fā)現(xiàn)科技檔案復分表第1類“科學研究文件材料”的細分條目為科研立項文件材料、實驗研究文件材料(執(zhí)行情況、實驗數(shù)據等入此)、總結鑒定驗收文件材料、成果申報獎勵文件材料、科技開發(fā)文件(成果推廣、技術轉讓、產品開發(fā)、技術咨詢等入此)等5個階段,與《驗收規(guī)定》附件4中“項目資料歸檔范圍”階段劃分非常相近,而地震工程類、設備儀器類等歸檔材料細分表與《驗收規(guī)定》附件4中“項目資料歸檔范圍”階段劃分差別很大。由此可知,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應當歸屬于地震檔案中的“TC5地震科學研究”類。
綜上所述,無論是從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相關文件、檔案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還是從地震檔案學科上進行劃分,將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歸類于“TC5地震科學研究”類目最為合理。
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的檔案工作有2個最根本的文件必須要遵守,一個是《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管理辦法(試行)》(中震科發(fā)〔2010〕91號)(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另一個是《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驗收工作規(guī)定》(中震科發(fā)〔2012〕46號)(以下簡稱驗收規(guī)定)。《管理辦法》中涉及檔案方面的內容只有第37條,“實行項目負責人立卷歸檔責任制。項目執(zhí)行過程中,要加強對所形成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文字、圖表、數(shù)據、聲像等各種科研文件材料的管理,及時進行系統(tǒng)整理?!泵鞔_規(guī)定了歸檔責任人是項目負責人?!厄炇找?guī)定中》中涉及檔案方面的內容也只有第二部分“驗收流程”中第(一)節(jié)“驗收準備”中第3條“資料歸檔”,這一條又指向附件4。附件4包含兩部分:《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資料歸檔有關要求》和《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資料歸檔情況信息表》,在《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資料歸檔有關要求》中有3個方面需要注意:①“總體要求”部分規(guī)定“項目依托單位要按照《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等的有關要求,認真做好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資料歸檔工作?!苯洸殚喯嚓P資料,這里所說的《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暫行規(guī)定》是指國家科委、國家檔案局于1987年3月20日發(fā)布的“國檔發(fā)〔1987〕6號”文件,但2020年9月11日國家檔案局第15號令發(fā)布《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guī)定》并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②“總體要求”中指出了項目依托單位檔案管理部門的職責是檢查指導項目負責人完成科研項目課題檔案歸檔整理工作。③“項目資料歸檔范圍”按照科研項目各個階段詳細說明了項目資料的歸檔范圍。
由于有文件明確規(guī)定,因此,在進行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檔案收集與整理過程中必須強制遵守《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管理辦法(試行)》(中震科發(fā)〔2010〕91號,2010年11月15日起施行)、《中國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驗收工作規(guī)定》(中震科發(fā)〔2012〕46號,2012年7月9日發(fā)布)、《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guī)定》(國家檔案局第15號令,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對于地震科技星火計劃資料收集后的整理工作,《科學技術研究檔案管理規(guī)定》(國家檔案局第15號令)第十九條指出,“科研檔案應當按照《科學技術檔案案卷構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進行整理,科研電子檔案應當按照《電子文件歸檔與電子檔案管理規(guī)范》(GB/T18894)進行整理。”在國家檔案局第15號令頒布之前,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檔案整理工作一直明確指明參考標準,此令的頒布不僅給我們檔案工作人員指明了紙質檔案整理的規(guī)范和要求,還指明了電子檔案整理的規(guī)范和要求,使檔案歸檔整理工作有據可依,大大提高了檔案整理工作的效率,有利于提高檔案的整理質量。
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是地震行業(yè)的一項重要科技項目,其產生的檔案資料是極其寶貴的。提高專項檔案質量、規(guī)范化整理專項檔案是地震檔案工作人員的工作追求。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的相關公文并沒有明確指明檔案歸屬類別,也沒有明確指明專項檔案整理標準。通過尋找相近公文或標準,加以明確地震科技星火計劃專項檔案的類別,找出必須或應當參考的規(guī)范標準,將非常有利于檔案的整理裝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