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傳道
(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zhèn)中心衛(wèi)生院 檢驗科,廣東 汕尾 516477)
早期SMI 無明顯臨床表現(xiàn),患者難以自察,病情持續(xù)發(fā)展,可引起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多種心臟不良事件發(fā)生,危及患者生命[1-2]。當前臨床對于SMI 多采用心電圖進行臨床診斷和病情監(jiān)測,但心電圖監(jiān)測時間短,且較易受患者情緒、行動或其他因素影響,較易導致診斷和監(jiān)測準確度存在偏差,影響醫(yī)生對患者的診斷和病情評估價值[3]。隨著對SMI 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SMI 患者存在脂質(zhì)代謝異常,提示,SMI 患者多存在心肌生化指標異常[4]。因此,有研究認為,在SMI 患者的臨床診斷和病情評估利用血液檢驗指標,可取的積極應用價值?;诖?,本文就SMI 患者進行血液指標檢驗評估病情嚴重程度的作用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將我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內(nèi)收治的80例SMI 患者為本次研究的觀察組[總數(shù)90例;年齡40~80歲,平均(59.76±5.85)歲;根據(jù)Cohn分型:Ⅰ型31例、Ⅱ型28例、Ⅲ型21例],并隨機選取同期到院進行健康檢查的50例志愿者為次研究的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40~80歲,平均(60.11±5.47)歲]。兩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意義(P>0.05),我院倫理委員會對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觀察組患者均符合《中華心血管病雜志》[5]中關(guān)于SMI 的臨床診斷標準;所選研究對象既往病史資料完整;所有患者及家屬均了解本研究內(nèi)容后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排除存在重度貧血、電解質(zhì)紊亂、心肌炎及鉀血癥患者;排除先天性心臟病患者;排除溝通、認知障礙、無法配合研究或中途退出研究患者。
所選研究對象均進行血液指標檢驗,即采集兩組研究對象晨起空腹靜脈血3mL,置于EDTA 抗凝管內(nèi),并在20min 內(nèi),以4000r/min 離心15~20min(濟南鑫貝西生物技術(shù)郵箱公司生產(chǎn)的TD-4M 臺式低速離心機),取上層清液至EP 管內(nèi),EP 管口標識樣本的名稱、編號,后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相應試劑檢測兩組的血清指標。
統(tǒng)計對比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指標及不同分型的觀察組患者血清指標。
采用SPSS 20.0 軟件進行處理。()表示計量資料,百分比(%)表示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用t檢驗,而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χ2)檢驗。P評定檢驗結(jié)果,P>0.05 提示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提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研究對象PLT、PCT、MPV 及PDW 等血清指標無統(tǒng)計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的Hcy、CK-MB、cTnI 及RDW 等血清指標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指標對比()
表1 兩組研究對象的血清指標對比()
Ⅲ型患者的Hcy、CK-MB、cTnI 及RDW 等血清指標顯著高于Ⅱ型患者(P<0.05),Ⅱ型患者顯著高于Ⅰ型患者,提示Ⅰ型、Ⅱ型及Ⅲ型患者Hcy、CKMB、cTnI 及RDW 等血清指標呈升高趨勢,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分型的血清指標對比()
表2 觀察組患者不同分型的血清指標對比()
注:a 表示與Ⅰ型血清指標對比P<0.05;b 表示與Ⅱ型血清指標對比P<0.05。
SMI 也叫隱匿型的冠心病,主要分為三種類型:I 型、II 型和Ⅲ型,其中I 型是指發(fā)生于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心肌缺血嚴重,甚至誘發(fā)心肌梗死,但臨床上患者不存在心絞痛癥狀;II 型較為常見,發(fā)生于存在穩(wěn)定性心絞痛、不穩(wěn)定性心絞痛或者血管痙攣性心絞痛的患者,此類患者通常在心電監(jiān)護時被發(fā)現(xiàn);Ⅲ型是指存在明確心絞痛癥狀的SMI 患者,此階段患者也是SMI 重度患者[6]。
目前,無癥狀性心肌缺血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臨床多采用β 受體拮抗劑、硝酸酯類以及鈣通道阻滯劑,減少或者消除SMI 發(fā)作,以此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生存質(zhì)量[7]。但明確的疾病診斷和病情評估,是選擇對癥藥物、完善質(zhì)量方案,以及評估患者預后的關(guān)鍵。當前臨床多采用動態(tài)心電圖進行病情診斷和病情評估,其具有無創(chuàng)、操作簡單、價格低廉及較高檢測準確率等應用優(yōu)勢,在臨床得到患者及醫(yī)生的廣泛認可,對患者的療效監(jiān)測具有積極應用價值[8]。這與孫華[9]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但患者情緒或其他外界刺激等因素較易對其檢測結(jié)果和評估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進而影響醫(yī)生對患者的病情判斷。
SMI 是多因素導致的疾病,也是冠心病的常見合并癥,而冠心病患者多存在在血液指標異常,提示,觀察SMI 患者的血液指標也存在異常波動,可作為疾病檢出檢驗方式[10]。本研究通過將確診SMI 患者的Hcy、CK-MB、cTnI、PLT、PCT、MPV、PDW 及RDW等血液指標與健康志愿者的血清指標對比發(fā)現(xiàn),SMI患者的Hcy、CK-MB、cTnI 及RDW 血液指標顯著高于健康志愿者。其中Hcy 是反映心血管疾病的常見生化指標,多因缺乏維生素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b12 等引起升高,控制Hcy 水平對預防心血管疾病具有積極意義,用于SMI 患者的臨床檢驗中,可有效反映患者病況;CK-MB 是幫助身體細胞完成工作的蛋白質(zhì),當身體器官肌肉細胞受到損害時,CK酶的水平可迅速升高;cTnI 作為是心肌損傷的標志物,該數(shù)值水平的高低與心肌梗死的預后有明顯的關(guān)系;RDW 作為反應紅細胞寬度和血液粘稠度的指標,其表達水平與病情呈正比,且與預后效果呈反比。用于SMI 患者的病情評估中,可有效反映患者心肌受損嚴重程度。提示,SMI 患者的血小板及其他血液參數(shù)存在緊密關(guān)聯(lián),上述血清指標可作為患者是疾病檢出及預后監(jiān)測的檢查方式[11]。且本研究結(jié)果也顯示,I 型、II 型和Ⅲ型患者的Hcy、CK-MB、cTnI及RDW 血液指標與SMI 患者病型呈正相關(guān),即病情越重,Hcy、CK-MB、cTnI 及RDW 血液指標水平越高[12]。提示,SMI 患者的上述生化指標可作為患者的疾病診斷、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治療后的改善情況等檢驗方式[13-14]。這在匡建梅[15]等的研究結(jié)果中也得到證實。由此可見,在SMI 患者的病情評估中,以血液指標進行檢驗,可取得理想的病情和預后評估效果,對完善患者的治療方案和調(diào)整干預計劃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對SMI 患者進行血液指標檢驗,具有較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和反映病況的作用,對評估患者病情具有積極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