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妙娥
(廣東省湛江市第二十中學 廣東湛江 524005)
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運用轉化思想進行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促進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教學難題,接下來我就對轉化思想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實際應用來展開具體的探究分析。
教學的轉化思想主要表現(xiàn)在“轉”上,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將不易理解,沒有學過的問題,轉化為容易理解,學過的問題,就是根據(jù)學生未知的教學轉化為已知的教學,并且讓兩者建立等量的教學關系。這樣就會減輕教學難度,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進行教學知識的學習,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不斷擴展新知識的情況下,對已經學過的知識也進行鞏固復習。為此,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轉化教學時,可以不斷提升自己的數(shù)學思維,讓自己的數(shù)學水平越來越高[1]。
轉化思想在初中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應用,其中應當遵循三個重要原則:第一,遵循已知化原則。通過轉化思想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把不知道的數(shù)學知識點,變成知道的知識點,也就是不斷學習掌握新的知識點,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學生常常會遇到不容易理解的知識,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轉化思維來進行學習,把不會的轉換為學生學過的,這樣就會方便學生進行數(shù)學的學習。第二,簡單化原則。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的學習時,經常會有學生反映數(shù)學不好學,很難學,這說明數(shù)學學習是有一定的難度的,特別是在一些重難點上,對于學生的學習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轉化思維進行教學轉化,把不易學習的問題轉化為簡單的形式,這樣更方便學生理解和學習。第三,具體原則。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還會遇到許多抽象的知識概念,這些問題都說得不具體,概念比較抽象,比如“函數(shù)”的學習,學生對其理念比較模糊,這時就需要教師進行轉化思想的運用,把抽象的知識觀念,轉化為具體的概念,方便學生進行理解和學習[2]。
教師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時,相信對勾股定理都不陌生,勾股定理是初中的重點教學內容,雖然知識點都比較基礎,但是在數(shù)學教學中,占著很大的比重。勾股定理是通過圖形來進行定理的證明的,首先準備兩個正方形,這兩個正方形的邊長都是a+b,第一個正方形是通過兩種圖形組成,分別是邊長分別為a和b的正方形和四個直角邊為a和b,斜邊為c的直角三角形拼接成的。第二個則是被他分成了一個邊長為c的正方形和四個邊長為a和b,斜邊為c的直角三角形。然后在通過等式進行化解。最終得到了勾股定理公式:a2+b2=c2。通過兩個正方形圖形構建勾股定理的等式,可以讓學生清楚地了解這個等式的性質,提高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
學生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學習時,都會在學完一個知識點后,開始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這就會使一些學生在學完這個知識點后,還在似懂非懂時,就開始接觸下一個知識點了,這時學生如果直接進行新的知識點學習,就會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特別是在遇到重難點內容時,就會讓學生產生困惑,甚至會對數(shù)學的學習產生不好的情況。這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轉化思想來進行學生的心理疏導,這樣既不會讓學生對新的知識產生恐懼,而且還可以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3]。
例如,教師在進行“有理數(shù)的加減法”的學習時,由于剛剛升到初中,學生對于突然增強的數(shù)學難度還有一些恐慌,這時在針對這些正數(shù),負數(shù),有理數(shù)的學習時,還是似懂非懂的階段,這個時候在進行有理數(shù)加減的運算時,學生難免會出現(xiàn)學習的困惑,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轉化,告訴學生這個其實就跟我們小學二三年級學習的加減法差不多,只是需要注意一些細節(jié),只要細節(jié)學會了,這些都是一樣的。通過這樣的講解,會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非常重要,學生一旦被激發(fā)了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就會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成倍提升。但是在進行實際教學時,學生往往會被一些復雜繁瑣的知識點給嚇住,從而失去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這樣會嚴重影響數(shù)學的教學,為此,教師在進行比較復雜不易理解的教學時,一定要學會運用轉化的思想,把復雜的數(shù)學教學轉化為簡單容易理解的,這樣就會讓學生不斷激發(fā)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的學生變得更加高效[4]。
例如,教學“整式的乘法”時,由于整式原本學習起來就比較繁瑣,學生對于整式的化簡還感覺吃力時,又要學習整式的乘法,難免會讓一些學生感覺困難,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課堂教學的氣氛,從而讓課堂的變的效率非常低。這時可以先讓學生回顧一些整式的加減,通過比較簡單的運算形式,重新來認識要學習的知識,降低學生理解難度。這時學生就會重新燃起學習欲望,這對教師的教學非常有利。
在進行初中數(shù)學教學時,學生經常會出現(xiàn)一些難以突破的屏障,比如有些學生計算能力很好,但是邏輯思維很差,還有一部分學生空間轉化思維比較差,很難在大腦中進行圖形的建立和思考,這就會導致他們在進行一些重視空間思考的知識點學習上顯得非常吃力,從而影響到學習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轉化思維,幫助學生把一些比較復雜的空間主題,轉化為一些簡單的問題解決。通過轉化思想的教育方式,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5]。
例如,教師在進行多邊形的內角計算時,學生經常無法將一些確定的條件進行融入,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學會一些已知條件的轉化,這樣可以輕松進行解題。如利用鉛筆,在多變形內部補一些三角形來輔助教學,因為我們知道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是已知的,多變形的內角和也就知道是多少了,這樣可以非常好地輔助教學。通過這些來添加條件的方式,可以把復雜的空間問題簡單化,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利。
轉化思想其實是一種非常好的思想,教師除了在課堂上可以進行轉化思想的應用,其實在學生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應用。例如,教師在針對一部分學習不太理想的學生設計學習方案時,由于這一部分學生基礎薄弱,對學習數(shù)學一直缺乏自信,這就導致學生升到初中后,對數(shù)學的學習依舊提不起興趣,因而導致學生成績越來越不理想。這時教師就可以運用轉化的思維來進行教學設計,教師可以轉到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的設計,這時教師可以和這一部分學生進行談話,然后問學生,如果你是教師,你現(xiàn)在最想講解哪一部分內容,學生敘述后教師可以問一下為什么,學生回答因為這幾部分自己學得比較扎實,而其他一些知識點不太熟練。這時教師就可以進行記錄,這樣在進行這一部分學生的輔助教學時,就會非常有針對性,學生也可以更加有針對性的查漏補缺,從而使成績越來越好。
轉化思想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對數(shù)學的教學非常有利,教師要學會將這種思想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去。教師通過轉化思想的融入,可以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能力和學習方式,讓學生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機會。但是在進行轉化思維的教學時,教師要明確,這是一個長期進行的教學,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和對所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分析,然后再設計出最適合學生的轉化形式,這樣才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學習。其次,教師在進行轉化思想的教學時,不僅要讓學生通過轉化思想學會知識,而且還要讓學生明確轉化思想的意義。學生只要掌握了轉化思想的學習方法,才會在接下來的學習中自主轉化,大大提升學習能力和數(shù)學思維,而且對學生今后的學習都會帶來非常大的好處。所以,在進行轉化思維的教學時,教師要有耐心,通過轉化思維,讓學生更輕松地進行數(shù)學學習和應用[6]。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把學生放在教學首位,時刻關注學生的實際需求。轉化思想非常適合在數(shù)學學科上應用,它可以把抽象不易理解的數(shù)學難題,通過轉化的方式,以一種更加簡單易懂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不斷提升課堂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數(shù)學教學時,要從學生的需求出發(fā),通過不斷的教學探究,給學生提供一個適合的學習環(huán)境,助力學生全方位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