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思
(湖南省常德技師學院 湖南常德 415000)
中職學校的主要宗旨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能夠熟練掌握操作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使其畢業(yè)之后能夠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如果中職畢業(yè)生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很難在職場競爭中適應。因此,中職心理健康體驗式教育課程是非常關鍵的,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造特定的體驗式情景,讓學生能夠猶如親身經(jīng)歷式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進行一定的疏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叛逆時期,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就會染上不良的習慣。因此,心理健康體驗式教學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不僅是培養(yǎng)學生建立良好心理素質、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一種形式,也是對學生不良心理狀態(tài)得到糾正的一種形式,它是幫助學生通過具體的案例,對自我認識和自我調節(jié)的一種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良好心理素質的體驗式教學。
心理健康課程主要強調的是從學生心理健康特點入手,以“活動”和“體驗”為核心,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從中獲得越快的體驗,更好地投身到學習中。所以,中職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在尊重學生的主體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體驗式活動情景,讓學生在活動中感悟、體驗,及時避免學生出現(xiàn)學科化、知識化、片面化、形式化等傾向。
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是教師在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xiàn)不出來,隨著新課程改革影響下,教學目標逐漸成為以生為主體的教學形式,而體驗式教學更是以學生學習為主體的一種教育形式,培養(yǎng)學生建立獨立的思考意識,真正意義上符合中職學校心理健康課程的有效開展。
有的學生受應試的影響沒有考上高中就覺得自尊心受到了打擊,從而在面對家長和教師的時候,自卑心理就會放大,甚至有的學生就會產(chǎn)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從而在選擇中職以后,就會“混日子”。
當前,還有許多的家長受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認為在教育孩子上就是“打是親,罵是愛”,殊不知,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叛逆期的學生在過多接觸網(wǎng)絡的情況下,容易學到很多不良的社會風氣,這也成為中職院校在培養(yǎng)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最大阻礙。
中職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也是心理跟生理產(chǎn)生巨大變化的階段。在面對男女之間的關系時,不免會產(chǎn)生好奇,有的學生思想比較傳統(tǒng),當面對男、女生跟自己說話時,就會產(chǎn)生自我封閉的現(xiàn)象。而有的學生思想觀念開放,認為男生和女生說話就是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為此,在面對兩性之間的關系處理時,教師應當正確引導,防止學生早戀,從而引導學生正確度過青春期。
目前,中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歷都處在一種尷尬的境地,大部分人都認為中職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單一的一項技能,而缺乏文化課程的一種認知。而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發(fā)展,中職院校的學生也是能參加高考的。因此,教師要時刻灌輸文化課程的重要性,讓學生有一個學習目標,將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起,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意識。中職學生大多文化課成績差,在學習文化課時不免會出現(xiàn)破罐子破摔的現(xiàn)象,這時,教師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到文化課學習中,積極引導學生改正自身的不良心理,努力提高自我價值,使學生通過情境課堂,增強自身的體驗樂趣,從而爭取在高考中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1]。
教師在創(chuàng)建教學內容時,可以借用短視頻、故事情節(jié)、歌曲等形式,當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塊以后,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今天的課程,并定期開展表彰大會,鼓勵一些進步的學生,幫助中職學生重拾自信心,逐漸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識,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然后,鼓勵其他學生進行榜樣學習,從而提高自我。當學生出現(xiàn)不良的精神狀態(tài)時,教師要及時引導,并找出原因,幫助學生加強對自身的認知,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意識。
體驗式教學方法和傳統(tǒng)教學有所不同,其更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國的中職學生受就業(yè)市場緊縮的影響,很容易形成消極的情緒,從而出現(xiàn)各種類型的心理問題。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課堂時,要留給學生足夠的空白時間,讓學生在這段空白時間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2]。
例如,教師結束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時,讓學生自己設計課堂活動或者情景劇。隨后,讓學生自行組隊,并自由創(chuàng)意,自己制作相關的道具,學生設計好后,教師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一一展示,教師結合每組學生的突出點,提供建議,從而充分讓學生體驗到課堂的主體地位。在這樣的教學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很好地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個人能力,在創(chuàng)設教學內容時,可以按照學生的接受程度進行改變。另一方面,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都能產(chǎn)生互動,學生能及時知道教師的想法,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需求,從而有效提高課堂質量。
中職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教師的處境,無論是在待遇上還是職稱上都保證公平性。因為其他教師在從事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時,大多以生搬硬套的方式創(chuàng)建教學內容,很難達到有效的教學深度。因此,中職學校要重視心理健康方面的人才,他們都是接受過系統(tǒng)的心理學知識培訓的,在創(chuàng)設體驗式教學中也能深層的挖掘課本中的知識點[3]。所以,中職心理學教師要有扎實的知識基礎,還要有豐富的實踐輔導能力,在日常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例如,學校定期組織心理健康教師去別的學校進行學習,或者定期組織一些大型的心理教師演講賽,學生全員參加,并根據(jù)教師演講的主題,讓學生進行投票,選出本節(jié)主題中演講最好的一位教師,學校進行獎勵。開展大課,邀請得獎的教師組建一個心理咨詢室,讓學生把自己最近遇到心理上的問題通過咨詢的方式,進行解決。也可以讓心理健康方面的專家進行單獨培訓專職教師,從而使每一教師都能更好地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在科技發(fā)展迅速的今天,中職學校的學生面對家庭、情感、人際關系和就業(yè)方面的壓力,心理不健康的學生逐漸增多。為了改變這樣的局勢,習近平總書記說:“高校要堅持不懈促進高校和諧穩(wěn)定,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態(tài),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把高校建設成為安定團結的模范之地?!币虼耍處熢趧?chuàng)設體驗式教學中要時刻總結,時刻對學生們的變化進行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提高學生的心理應變能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吸取經(jīng)驗,時刻了解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青春期的學生遇到心理上問題時,往往不愿意把心事講給家長或者教師聽,只會自己進行猜想,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弊端。所以,根據(jù)這樣的情況,心理健康教師可以采用短視頻的形式,給大家普及相關的知識點,如播放青春期相關的電影,微視頻等。在學生觀看完以后,讓大家自由發(fā)言,最后,教師進行總結,并說出自身的感受,時不時對學生進行正面引導,從而使學生們走出心理誤區(qū),正確對待身體上、心理上的變化。
學生在青少年時期,往往會因為各種心理做出一些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意識和行為。據(jù)報道,正值青春期的學生,心理動蕩波動較大,無論是學業(yè)上還是家庭教育方面還是社會風氣等方面的影響,都會導致這一階段的學生走向不健康的道路[4]。因此,教師應站在教育的前沿,正確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知識和能力全方位發(fā)展的多行道,為以后的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多組織一些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如幫助敬老院的老人,幫助清潔工,幫助貧困山區(qū)的學生,在有意義的節(jié)日中去參加相關的活動,促進學生建立樂于助人的良好心態(tài)。還可以組織學生進入合作的企業(yè)中進行實踐學習,讓學生提前感受到企業(yè)中的競爭壓力,并強大自己的內心。同時,在學生參加完實踐活動以后,教師針對每一次的活動進行疏導,讓學生正確認識自身的優(yōu)、缺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調節(jié)、減壓,從而逐漸強大自己的內心,提升其心理健康意識。
總之,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課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是與學校學生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相吻合的,也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所以,如何引導學生把所學的心理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是我們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因此,中職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意識,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輔為原則,創(chuàng)設出多元化的體驗式教學,讓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在教師的指導下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畢業(yè)后成為掌握操作性技能和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型的應用人才,為社會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