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鵬
(寧夏青銅峽市廣武中心小學 寧夏吳忠 751600)
隨著目前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其在各個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中小學教育教學也開始實現信息化系統管理,并且得到了一定的成效,這種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模式,實現了教學方法和思維還有管理方式的轉變,形成了新的教育理念。當前的小學教育管理者必須探索小學校園中信息化管理落實的有效策略,能夠以信息技術為載體,改善傳統管理模式,提升管理質量效率。下面就對小學校園的信息化管理策略進行深入探究,希望能夠給小學教育管理者一些啟發(fā)。
學校信息化最為主要的內容其實就是實現教育教學的信息化。在校內信息化建設方面需要首先落實學校的網站建設,教師和家長便可以借助學校的網站去了解關于學校的各種信息,學校也可以通過網站發(fā)布學校的各種活動和考試相關信息,這樣的方式能夠及時獲取家長和學生對學校管理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個學校的管理質量和效率。
網絡技術的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在小學教育管理中,構建一個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能夠讓各種信息實現共享,這樣就能確保農村偏遠地區(qū)或者基礎教育相對薄弱的地區(qū)享受到這些資源,還可以為農村小學及落后山區(qū)學校提供信息服務,傳遞科學的教學理念或者相關的教學視頻,實現各種優(yōu)質資源的共享,確?;A教育獲得均衡的發(fā)展。
學校在管理方面實現信息化可以實現學校和社會之間有效的溝通。從目前教育發(fā)展的基本情況來看,教育者和學生家長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學校也要和學生、社會進行有效溝通,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從而改進自己的工作,信息化管理實現了這種可能,促進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溝通。
目前,很多教師對于教育信息化的理念并沒有得到全面的認識,在信息化教學中還是會采用傳統的觀念指導教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學生依舊被動學習,學生根本沒有主動參與到學習中的積極性,也就不能進一步實現創(chuàng)新和實踐,新工作還是在采用舊的理念在指導,這樣自然無法滿足新的工作落實開展的實際需求。所以,必須樹立教學信息化管理下新的理念,以新課標最為標準和依據,落實教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力度,實現信息技術和各個學科之間的融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大力推進新的教學方法。
目前,在教育信息化的整個過程中存在著重視硬件但是輕視軟件的情況,且重視投入力度忽視了管理。所以,學校對硬件設備的投入力度相對較大,軟件的投資無法跟得上教育教學發(fā)展的趨勢,使得硬件、軟件的發(fā)展出現了不均衡的情況。學校雖然具備先進的網絡設施,但是缺少可以配套應用的軟件和教育信息資源,而且很多教師缺乏專業(yè)的信息技術水平,使得一些信息化的設施無法有效的應用,成為了一種擺設。
目前,很多學生對信息技術還缺乏一定的重視,缺少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性不太高的,也無法很好地掌握基本的信息技術和技能,在教學效果上面并不如人意,這樣使得學校的信息化管理在落實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學校也忽視了對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影響到了整個學校信息化的落實[1]。
目前,學校的安全問題相對突出,目前網絡資源變得更加豐富,但是也會摻雜一些不良的信息,因為缺少了安全設施的過濾,學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家長和老師表現出了擔憂,很多教師和家長不肯給到學生太多的自由,影響到了信息化教育的落實。而且學校的網絡也會受到黑客的攻擊,或者出現病毒感染,出現數據丟失或篡改這樣的情況,影響到教育教學管理的落實。
為了進一步提升小學校園信息化管理的質量和效果,需要從思想入手,加強對于小學信息化管理的重視程度,只有在思想上進行有效的轉變,才能真正認識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作用,為進一步落實信息化管理做好充分的鋪墊。目前,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應該說已經勢在必行,小學教育管理者也需要認識到目前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應不斷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和措施,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能夠具備信息化管理的相關技能,這樣才能有效順應新課改具體的要求,以不斷地優(yōu)化教學管理的方式。學校要側重于培養(yǎng)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使學校的全體教師都可以適應信息化管理相關的要求,具體落實對于一線教師的培訓工作,幫助教師及時更新理念認識,盡可能讓教師擺脫掉傳統教學的桎梏和影響。同時,加強落實相關的宣傳活動,加強對信息技術的應用,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落實一些相關的政策,強化信息技術的使用[2]。
為了在校園內進一步強化信息技術的使用,硬件應該說是基本條件,但是軟件的發(fā)展也是其中一個重要的保證。根據小學階段具體的發(fā)展目標進行規(guī)劃,完善硬件和軟件設施的建設。所以相關部門一定要對學校信息化做出一定的資金上面的支持,為教師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落實信息化管理有效的物質保障,確保教師可以順利完成信息化相關的任務。通過提升教學管理的水平有效實現學校升學率的提升。信息化可以有效完善學校的教學資源庫,滿足教育發(fā)展的具體要求。而且,要提升教育資源數量,確保和社會需求匹配,在研發(fā)課程過程中要符合社會的情況,對相關內容做出及時的調整,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
對學校的整體教學管理應該做好資源上的規(guī)劃,當地教育系統需要把當地的資源進行有效整合,相關單位做好引領的工作,以全面規(guī)劃和統籌管理。落實好各項培訓和課題活動,進行合理的安排和分配。在信息化的教學管理背景下,要把信息化和教師的考核評估進行結合,出臺一些對優(yōu)秀教師獎勵的機制和政策,對信息化資源建設做出貢獻的教師也需要給予一定的獎勵[3]??蒲蟹矫婵梢院推渌麑W校進行合作,借助網絡實現資源的共享,全面提升小學教師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需要對教師進行必要的培養(yǎng),提升整個教師團隊信息化業(yè)務素質,不同地區(qū)開展不同培訓,全面提升小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總而言之,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師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這也是一個長期的認識過程,學校需要構建長效機制,加強對教師的培訓,積極轉變觀念,創(chuàng)新方法,和社會需求相吻合,認識到學校的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需要我們持續(xù)不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