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叢臺區(qū)教育體育局 趙艷華
黨的百年奮斗史是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更是寶貴的紅色教育資源。邯鄲市叢臺區(qū)教育體育局在組織師生開展以黨史為重點的“四史”學習教育中,創(chuàng)新方式,拓展維度,結合紅色黨史,打造紅色文化,營造紅色氛圍,潤物細無聲地把黨史“學與悟”融入日常、抓在經(jīng)常,引領師生堅定走好“紅色育人路”,把黨的奮斗足跡向未來延伸。
春季學期伊始,全區(qū)學子通過空中課堂的形式同上“紅船起航越百年童心向黨筑未來”黨史思政課。“嘉興紅船”“一大會址”“南昌起義”等“紅色地標”點亮了叢臺區(qū)各小學的“開學第一課”。中小學生主動打卡紅色地標,走近老八路、老黨員,跟著紅色經(jīng)典電影、書籍,學黨史,講黨史,“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已深深融入?yún)才_學子的心田。
曙光小學、實驗小學、叢陽小學等10余所學校書記、校長帶頭走進教室,講“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主題思政課,分別闡述對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為國家和民族做出的偉大貢獻和始終不渝為人民的初心宗旨的深刻理解。安居實驗小學、和平小學、紫苑學校、沁河小學、河西小學等學校組織了“永遠跟黨走”“紅色永傳承”等主題班隊會課。孩子們通過紅領巾講黨史、講隊史、朗誦革命詩篇、辦紅色手抄報等形式,表達用英雄的精神鞭策自己,從小事做起,不斷進步,做新時代接班人的美好愿望。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章”獲得者張先鋒、八路軍將領趙海楓烈士之子老黨員趙建英、駐邯某部解放軍黨員官兵、劉二莊社區(qū)老黨員代表等先進人物紛紛應邀走進叢臺小學、叢陽小學、曙光第二小學、工程小學等學校的思政課堂,講述親身經(jīng)歷,口述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
清明節(jié)前,叢臺區(qū)教育體育局組織全區(qū)中小學生通過看(觀看展現(xiàn)英烈事跡和英烈情懷的宣傳片)、祭(師生進行網(wǎng)上祭英烈、云獻花、云掃墓,高年級學生集體祭掃烈士陵園)、訪(尋訪英烈家庭、慰問烈士家屬,傾聽烈屬講英烈事跡),追尋紅色足跡,感受英雄情懷,學習英烈精神,涵養(yǎng)英雄正氣。近萬名師生先后在學校的組織下,到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舉行“清明祭英烈”活動。
叢臺學子還通過文字、繪畫、視頻等形式,在微信、微博、短視頻等網(wǎng)絡平臺記錄、分享個人感受與體會,在學習中緬懷、傳承英烈精神,遙寄追思。少先隊員們在父母的陪伴下,通過河北少先隊公眾號進行清明祭,為戍邊烈士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點亮一盞盞燈,為犧牲在四川涼山森林的滅火英雄、犧牲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的脫貧英雄、犧牲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zhàn)場上的抗疫英雄,點亮“青春之光”,記住英雄的事跡,完成一場“永不告別”的春祭。
一處處文化設施、文化空間、校園景觀和實踐地點,潤物無聲地將紅色氣息注入美麗校園。
南蘇曹小學少先隊室墻壁上,南湖紅船、新中國成立、香港回歸、奧運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一幅幅精致亮眼的紅色剪紙作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前來進行黨史教育的孩子們。剪紙作品“開國大典”的主創(chuàng)者韓雨萱介紹說:“天安門城樓上每一個人的站位、服裝,毛主席手拿講稿的姿態(tài),每一個細節(jié),我們都得仔細觀察后再動手。完成作品的過程中,我們銘記了紅色精神,更加有了前進的動力和方向?!睂W步橋小學的走廊文化里,長征路線圖常常吸引孩子們駐足觀看,“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七律·長征》的吟誦聲在校園久久回蕩。這些紅色剪紙、紅色地圖,無聲訴說著重大黨史故事,激發(fā)起師生心中的紅色使命、紅色擔當。
叢臺區(qū)中華橋小學是邯鄲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校。今年以來,該校將黨史教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創(chuàng)新開展“傳承紅色基因體驗勞動之美”主題實踐活動。在創(chuàng)建校外勞動實踐基地中,以孩子們喜聞樂見的抗戰(zhàn)小英雄名字來命名和劃分中隊責任田。孩子們心中有英雄故事,將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孩子們身上有勞動力量,讓身體與信仰共同成長。
叢臺區(qū)教育體育局指導各校將黨史文字轉化為生動故事,用微課堂講、用紅歌唱、用文藝作品演……運用鮮活形式抓住學生的關注點、興奮點,力求不空不遠不虛,也更加入腦入心入情,為涵育時代新人提供了有力支撐。曙光小學、春光小學、展覽路小學、滏東小學等學校通過宣講紅色故事、重讀烈士書信,為黨的百年華誕送上紅色祝福;東辛莊小學舉辦“繼承革命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青少年行動主題活動,用紅色圖片進行紅色表達,幫助孩子們感受英烈的無畏付出和無私奉獻;實驗中學舉辦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演講比賽,讓紅色文化融入學校師生的學習工作之中,讓身邊事教育身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