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莊市留營小學 劉會傾
紅色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中恒久不變的主題,是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精神的重要陣地。石家莊市留營小學始建于1922年,見證了中國百年基礎教育的發(fā)展。學校組建了一系列紅色文藝社團,充分發(fā)揮紅色文藝的德育功能,傳承紅色基因,培育家國情懷。
1.紅色配音——豐厚紅色認知。紅領巾配音小隊組織學生觀看《小兵張嘎》《狼牙山五壯士》等影視作品,選取其中的精彩片段模仿配音。編劇負責記錄臺詞、整理配音小劇本,導演負責確定演員、組織排練,技術人員負責影視劇片段的消音工作。小演員們通過排練,深刻理解人物的情感,使人物形象豐滿而富有立體感。
2.紅色課本劇——掀起表演熱潮。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壯舉,為我們樹起一座不朽的豐碑?!澳憧芍窃酆颖比??你可知他犧牲在咱燕趙大地?”紅色課本劇社團根據課文改編的課本劇《董存瑞》,深深吸引著臺下的小觀眾。學生自主設計服裝、道具,認真練習每一句臺詞,設計每一組動作,揣摩每一個表情。大家通過參與課本劇表演,深入學習革命歷史,將紅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脈中。學生相繼編排了《小蘿卜頭的故事》《難忘的一課》《金色的魚鉤》《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豐碑》等一系列課本劇,掀起紅色課本劇表演熱潮。
3.紅色童謠——傳唱革命故事?!耙欢涠浼t花紅又紅,劉胡蘭姐姐是英雄。從小是個苦孩子,長大成為女英雄?!奔t色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活動不受場地限制,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文藝形式。紅色童謠社團的成員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整理、編排拍手謠和皮筋謠,開展校園紅色童謠推介會。課間,學生一邊唱拍手謠一邊做游戲,成為校園里的一道美麗風景。
4.紅色歌舞——樹立文化自信。紅色歌舞小社團聘請舞蹈專業(yè)的學哥學姐擔任校外輔導員,學唱紅歌,學跳紅色舞蹈,并在老師的輔導下改編創(chuàng)作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和地方特色的紅色歌舞。歌舞《閃閃的紅星》《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深受學生喜愛。社團多次應邀表演,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感受到了紅色文化的魅力。
5.紅色書畫——展現家國情懷。1956年,周恩來總理曾到留營小學所在的留營村視察農業(yè)生產情況。紅色書畫小社團據此創(chuàng)作了《科學種棉》《田間地頭》《金色麥收》等兒童畫。社團還開辦了“‘畫’說家鄉(xiāng)訴黨情”書畫展和“紅領巾書畫長廊”,用畫筆描繪家鄉(xiāng)的美景、家鄉(xiāng)的變化和未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愛家之情。
6.紅色誦讀——感受信仰力量?!毒土x詩》《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紅色詩詞、紅色故事,讓學生讀懂了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可貴精神。在紅色誦讀小社團中,語文課本中的紅色文章必誦,圖書館中的紅色書籍必讀,一遍又一遍,每一篇紅色經典都印刻在學生心中。
紅色文藝小社團系列活動,深刻詮釋著紅色文化的精髓。學生通過影視配音、課本劇展演、誦讀經典等活動,喚醒了與生俱來的紅色情結。這種紅色情結,流淌在民族的血脈里,傳承于民族的基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