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職業(yè)技術學院基礎部 顧華文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fā)展,我國教育發(fā)展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國家對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的關注力度逐漸增加,如何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已經成為了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當前,我國學校在體育運動弱勢群體的教學資源分配方面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因此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當前,我國已進入了新的歷史發(fā)展階段,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國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給予了更多的關注并提出了新的要求與目標。在新時代,我國更加重視學校弱勢群體在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方面的問題,因此目前從教育公平的角度入手對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分配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教育公平的觀念源遠流長,追求教育公平是人類社會古老的理念。在現代社會,我們所說的教育公平,是指國家對教育資源進行配置時所依據的合理性的規(guī)范或原則。我國教育事業(yè)的開展長期以來十分重視教育公平,力求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尊重和維護公民合法的受教育權利。在我國教育事業(yè)取得良好發(fā)展成效的背景下,國家和政府對學校體育運動中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分配問題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當前我國之所以要強調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分配的公平問題,其原因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國家的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離不開社會環(huán)境的和諧與穩(wěn)定,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國家發(fā)展與社會進步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弱勢群體作為社會人群當中的組成部分之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與敏感性,只有在確保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之下才能夠為國家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凝聚民心。學校體育運動當中的弱勢群體由于身體不便、生活不便,因此弱勢群體學生在心理方面壓力相對較大,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社會問題,引發(fā)社會矛盾。除此之外,由于弱勢群體自身所存在的原因也導致了弱勢群體學生不能夠像其他同學一樣正常享受學校在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當中所提供的教學資源,這就使得弱勢群體學生在體育運動課程當中不能夠使自己的體育生活得到豐富與改善,長此以往,弱勢群體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必然受到壓抑。因此,在當前從教育公平的視角來看待和分析學校體育運動當中的教育資源分配問題對我國教育公平的重視也是對弱勢群體學生正常受教育權力的尊重與維護,這有利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助力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
自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以來,我國一直思考著如何從體育大國轉變?yōu)轶w育強國,這關系到我國人民整體健康素質的提升和整個民族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在當前,我國高度重視學校體育運動當中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分配問題,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國希望通過體育教育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來實現全民族身體健康素質全面提升的目的。一個民族的整體健康素質在很大程度上是其綜合國力與社會文明的反映,因此我國在現階段高度重視體育教學當中的資源分配公平問題,對弱勢群體的體育運動給予必要的人力、物力與資金支持,確保弱勢群體學生體育運動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維護,并由此來促進弱勢群體身體健康素質的提升,從而進一步推動全民族健康素質的整體提升。
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共產黨以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黨的宗旨,人民群眾的訴求便是黨奮斗與努力的方向。我國政府的工作宗旨是為人民服務,從黨和國家治國理政的方式來看,重視學校體育運動當中弱勢群體的教學資源分配問題符合黨和國家的宗旨要求,是滿足當前我國社會發(fā)展要求的重要保障。學校體育運動當中弱勢群體對教學資源公平的合理訴求實際上是公共資源的重新分配問題,學校體育弱勢群體健康、良好的生活狀態(tài)不僅僅是滿足吃喝方面的需求,當代社會,學校體育弱勢群體更多地是希望自身的社會權力能夠得到必要的保障。所以,在當前重視對學校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的公平分配問題是黨和政府治國理政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黨和國家必須給予足夠關注的問題之一。
(1)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不足。思維決定行動,因此學校體育教學資源的分配問題也會受到自身發(fā)展意識和公平理念意識強弱的影響。從近幾年我國學校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分配來看,我國部分學校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不足的現象,在具體的教學資源分配與落實方面不能夠給予體育運動弱勢群體以足夠的關注,讓體育運動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舉例來說,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不足這一問題表現為學校領導對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分配認識不到位,重視程度不足,未能夠充分意識到尊重和維護體育運動弱勢群體合法體育權益的重要性。學校領導者是學校發(fā)展政策的制定者與發(fā)展方向的掌舵者,因此其自身的發(fā)展觀念與工作理念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校的體育運動教育資源分配情況。就目前來說,我國部分學校還存在著領導者對體育運動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不到位的問題,阻礙了學校體育運動整體素質與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須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2)教師資源分配不合理,部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運動課程開展的基礎性力量,體育教師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程度的高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體育運動教學工作的整體開展情況。就目前來說,我國在學校體育運動的開展方面和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分配方面還存在著相對較為普遍的教師資源分配不合理問題,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在體育運動教室資源的分配方面占據優(yōu)勢,而貧困落后地區(qū)的學校在體育運動教師資源的分配方面則相對貧乏。教師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問題導致了不同學校之間在體育運動整體發(fā)展方面差距的形成,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擁有豐富優(yōu)質的教師資源,因此在弱勢群體體育運動的開展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貧困地區(qū)的學校由于在師資力量方面的短缺,因此,其弱勢群體體育運動教學工作的開展難以取得預期效果。當前,我國部分學校的體育教師在如何開展弱勢群體體育課程方面其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首先,從教育理念方面來說,部分體育教師未能夠正視和重視對學校弱勢群體體育運動工作的開展與相關政策的落實,在弱勢群體體育運動課程開展過程中態(tài)度不嚴謹,給予弱勢群體體育運動開展情況的關注度不足。其次,從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方面來說,部分體育教師的教學模式相對單一,長期的單一化模式教學使得教學活動的開展具有明顯的枯燥乏味之感,不能夠很好地滿足學校弱勢群體對體育運動的多元化要求。就目前我國學校弱勢群體體育運動開展的模式來說,主要包括以下兩種:一種是跟班式學習,即將弱勢群體學生編入普通班進行教學;另一種是以“保健班”的形式來進行教學,這兩種教學模式的長期存在使得弱勢群體學生的多樣化課程需求受到抑制,不利于弱勢群體學生體育運動目標的實現。
(3)學校弱勢群體尋求幫助的通道不暢。當前,我國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對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需求除了通過政府提供幫助與扶持之外還可以通過課外社會幫扶組織與幫扶機構來實現自身對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多樣化需求。但就目前來說,我國學校在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分配方面還存在著相對較為普遍的學校弱勢群體尋求幫助的通道不暢這一現象,這一現象的存在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弱勢群體的正常訴求難以得到有效滿足,不利于弱勢群體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學校體育弱勢群體由于在身體素質方面與他人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很多的體育弱勢群體希望能夠通過課外社會體育組織個體育機構的幫助來滿足自身多樣化的體育運動資源需求,降低體育資源分配不公平所造成的影響。但由于我國學校在與課外社會體育組織的溝通與合作方面缺乏穩(wěn)健的機制,因此學校弱勢群體學生尋求幫助的通道不暢,不能夠從課外體育組織方面得到設施有效和足夠的幫助。除此之外,部分課外體育幫扶組織所提供的服務并不是免費的,價格昂貴的專項體育運動設施都使得弱勢群體在尋求多樣化體育運動方式的過程中望而卻步。
(4)社會和家庭關注力度不足。體育運動教學的開展不僅僅是學校單方面的工作,社會和家庭在弱勢群體體育運動工作的開展方面也應當承擔起其應有的責任。當前,在我國弱勢群體體育運動課程的發(fā)展方面,社會和家庭關注力度不足已經成為了制約學校弱勢群體體育運動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從社會方面來說,社會的價值取向存在偏差。就目前我國的教育來說,考試、升學是教育活動開展的主要目的,學校、老師和學生都高度重視對分數的追求,相比之下,體育運動的重要性被大大弱化,體育鍛煉的價值不能夠被人們客觀公正地看待。其次,從家庭方面來說,家庭體育氛圍的缺失也是導致當前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開展成效遲遲得不到有效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和父母給孩子所提供的體育鍛煉觀念與體育運動氛圍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孩子的體育運動觀念與體育鍛煉習慣。就目前來說,我國很多家庭在孩子的體育運動方面給予的重視程度不足,沒能有效對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體育運動習慣提供幫助,從家庭方面來看,更多的家長還是更側重于培養(yǎng)孩子的才藝和提高孩子學習成績,這就在很大程度上為體育弱勢群體的出現與形成埋下了伏筆。
(1)增強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針對目前我國在學校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方面存在的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不足這一問題,必須充分意識到從思想意識領域著手來促進教育資源公平分配對于學校弱勢群體的重要意義。具體來說,增強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政府應當切實履行其職能,在增加對體育教育資源投入力度的同時要加強對教育資源分配公平性問題的重視,不能夠使體育運動教育資源的分配出現明顯的失衡,要在最大程度上確保學校弱勢群體的體育運動教學資源能夠得到有效維護。其次,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領導者應當增強對公平原則的理解,重視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當中的公平性問題,在學校日常發(fā)展政策的制定方面給予弱勢群體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以足夠的重視,切實滿足弱勢群體對體育運動教學資源的合理需求。
(2)合理優(yōu)化教師資源分配,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針對目前我國在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方面存在的教師資源分配不合理,部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這一問題,應當意識到其是對教育公平性原則的挑戰(zhàn),不利于我國學生身體健康素質的整體提升。因此,當前應當通過關注教師資源的分配,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的方式來促進此問題的解決。具體來說,要想實現合理優(yōu)化教師資源分配,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的目標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考慮:首先,從國家層面來說,政府在分配學校體育運動教學資源之前應當對各地區(qū)和各學校體育運動課程的具體需求進行詳細調查分析,在對學校體育運動整體需求情況有一個整體把握之后再開展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工作,這樣有利于促進教育資源分配的公平化,優(yōu)化教師資源分配,減少在體育運動教學資源分配方面地區(qū)失衡問題的出現。其次,從學校層面來說,學校要加強對原有體育教師的培訓,全面提升體育教師專業(yè)素質。一方面,學??梢酝ㄟ^聘請專業(yè)權威人士對原有體育教師進行系統(tǒng)化、專業(yè)化培訓的方式來增強體育教師在當前背景下對弱勢群體學生教學的專業(yè)能力;另一方面,學校也應當積極引進優(yōu)秀人才,為學校的體育運動工作輸入新鮮血液,提供新的發(fā)展思路。
(3)構建學校體育弱勢群體社會幫扶機制。學校體育弱勢群體教學資源分配不合理和學校弱勢群體尋求幫助的通道不暢問題的存在要求學校與社會之間建立起有效的學校體育弱勢群體社會幫扶機制,通過機制的建立來推進學校體育運動教育資源分配的優(yōu)化與改革,使社會充分發(fā)揮幫扶教育資源的作用,為學校弱勢群體提供高質量、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滿足弱勢群體學生對體育運動的需求。
(4)提高社會和家庭對體育運動弱勢群體的關注。社會與家庭在學校體育運動教學工作的開展方面也占據著重要地位,對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身體素質的改善有重要影響。當前我國應當著力于提高社會和家庭對體育運動弱勢群體的關注,確保孩子的體育鍛煉不僅僅得到學校的關注,也能夠得到來自社會和家庭的共同幫助。首先,從社會方面來說,社會應當改變對學生唯分數和唯升學論的慣性思維,給予學生更多的體育運動和體育鍛煉關注,使其意識到擁有健康體魄對于自身健康長遠發(fā)展的重要性。其次,從家庭方面來說,家長要為孩子提供適合的體育鍛煉氛圍,鼓勵和引導孩子加強體育鍛煉,改變以往對零食、手機等的依賴,走出家門進行體育鍛煉。
本文以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資源分配為切入點,深入分析學校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存在的問題,例如,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不足、教師資源分配不合理,部分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不足等,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諸如增強對弱勢群體體育教學資源公平分配的意識、合理優(yōu)化教師資源分配,建立高素質教師隊伍以及構建學校體育弱勢群體社會幫扶機制等策略,希望對于促進我國體育運動弱勢群體教學資源的公平分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