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愛珠
怎么做能使學生正確感知1 秒或幾秒有多長呢?可以采用下面的教學過程。
1.看一看,聽一聽,感受1 秒有多長。
出示鐘面,動態(tài)演示秒針運動情況。教師在課件中設置好秒針運動的速度,每轉動1 小格剛好為1 秒。(播放課件)“請同學們認真聽:‘嗒……’這就是1 秒”。請學生再重復聽兩次。
2.想一想,試一試,1 秒鐘可以做什么。
請同學們想一想,1 秒鐘可以做什么?想好后,動手試一試。在此基礎上相互交流,1 秒鐘你做了什么。預設:1 秒中可以拍1 次手、眨1 下眼、輕敲1 下桌子、寫1 個數(shù)等。
3.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感知幾個1 秒。
請同學們安靜地聽,并數(shù)一數(shù),現(xiàn)在秒針走過了幾秒?教師用鐘面演示,分別讓學生感知3 秒、5 秒、6 秒。明確幾個1 秒就是幾秒。再請同學們說一說,4 秒是幾個1 秒?8 秒呢?
1.有聲感知10 秒。
請學生閉上眼睛,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估計“10 秒”的長度,到10 秒時就睜開眼睛。(教師播放秒針走動的過程,每一秒都有‘嗒……’的聲音)
2.部分聲音感知10 秒。
要求與上面一樣,教師播放時,從第1 秒到第3 秒每秒都有“嗒……”的聲音,從第4 秒開始靜音,從第8 秒到第10 秒再出現(xiàn)“嗒……”聲,然后說停。問學生:剛才這段時間大約有幾秒?
3.無聲判斷10 秒。
完全沒有聲音,只說開始,學生認為10 秒時,就舉手。
預設:學生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如果能說出9 秒、10 秒、11 秒,都要予以充分肯定。
1.聽一段音樂,估計時間。
教師可以截取一段兒童歌曲《小松樹》或《娃哈哈》20 秒到30 秒的片段,學生聽音樂,當音樂放完后,說一說,這段音樂用了多少時間?你是怎么估計的?
2.交流估計的方法。
先請估計準的學生來介紹經驗,再請估計不準的學生說說可能存在的原因,教師引導學生得到:先想1 秒有多長,然后可以用輕輕地拍手、輕輕地數(shù)數(shù)、默默地數(shù)數(shù)等方法估計。請學生再次聽這段音樂估計時間。
設計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感知活動,有利于學生對看不見、摸不著的幾秒鐘有了比較深的感受;借助參照物感知較短時間,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