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冬
(遼寧省自然資源事務服務中心,遼寧沈陽 110032)
按照國家關于對生態(tài)文明和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工作的部署要求,遼寧省政府對全省各類自然保護地、江河湖泊、重要濕地和草原、重點國有林區(qū)等具有完整生態(tài)功能的自然生態(tài)空間,以及全民所有單項自然資源開展統(tǒng)一確權登記工作,要求到2023年年底之前,對全省重點區(qū)域自然資源完成確權登記工作。
為輔助遼寧省自然資源確權調查單位開展省級自然資源確權調查試點工作,按照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將遼寧省省級重點自然資源調查及確權登記成果依照《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數據庫標準》進行入庫,建立遼寧省省級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標準數據庫。對自然資源、林草、環(huán)境保護、水利、海洋等部門相關自然資源成果進行匯總收集,制作遼寧省省級自然資源確權調查工作底圖。
工作底圖的空間參考采用投影坐標系,投影方式采用高斯-克呂格3°分帶,空間坐標系統(tǒng)采用國家最新2000大地坐標系和1985國家高程基準。
制作工作底圖的數據來源主要基于自然保護地界線、生態(tài)保護紅線、不動產登記成果、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各類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集體土地確權登記成果、水流界線及公共管制界線等資料匯總成果。
工作底圖的基本要素包括:現勢性較好的DOM遙感正射影像,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庫中的行政區(qū)劃與境界線、地類圖斑,地類圖斑界線、注記,區(qū)域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界線,區(qū)域內集體土地所有權和不動產權屬界線,以及區(qū)域內劃定的生態(tài)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界線、用途管制、特殊保護規(guī)定范圍界線等。
省級自然資源確權調查工作底圖制作流程包括影像數據收集、影像檢查與預處理、數據疊加處理、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收集遼寧省范圍內不低于1:10000的最新正射影像圖數據,對收集到的影像進行影像全覆蓋檢查以及影像質量檢查,在保證影像全覆蓋工作范圍的基礎上進行擇優(yōu)選擇使用,進行影像配準、坐標轉換等影像預處理,形成坐標統(tǒng)一覆蓋全省的高質量的影像底圖。
利用第三次國土調查的成果、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的成果、不動產登記的成果、各類自然資源專項調查的成果、自然保護地界線、生態(tài)保護紅線、水流界線及公共管制界線等資料匯總成果,與處理好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進行疊加,形成遼寧省自然資源確權調查工作底圖。
數據疊加處理完成后,接下來進行輸出前的圖面整飾工作,根據規(guī)范要求將重要注記顯示出來,注記字體顏色和大小應以清晰、在圖幅范圍內且盡量互相不壓蓋為前提,若存在壓蓋情況應逐個調整到合適位置。圖幅內容調整完成后就需要制作圖框、圖例,做好出圖前的準備工作。工作底圖的圖例通常包括以下幾項:行政界線、調查范圍線、各類專題調查成果范圍、界線等,具體情況根據不同類別的工作底圖而定,圖例要素參數應與圖面內容一致。
工作底圖基于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作為基礎,將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自然保護地管理或保護審批范圍界線、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以及國有土地使用權權屬界線等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以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水利管理范圍線、堤防線、征地范圍線,水庫正常蓄水位線和洪水位線;國土調查成果,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以及國有土地使用權權屬界線等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成果;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數據;全國林地一張圖林地界線成果數據;國家批準的重點國有林區(qū)界線;國有林區(qū)不動產登記數據庫中國有林地使用權界線等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以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國土調查成果;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數據;全國林地一張圖林地界線成果數據;集體土地所有權權屬界線以及國有土地使用權權屬界線等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海域外圍界線;全國海岸線修補測成果界線;全國海域勘界數據庫中的省、縣兩級海域行政區(qū)域界線;全國第三次國土調查數據庫中,位于海岸線陸地一側的各類圖斑界線;區(qū)域內海域使用權權屬界線;自然保護地范圍界線;無居民海島岸線等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以不低于1:10000比例尺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無居民海島岸線;領海基線及領海外部界線;無居民海島的使用權屬邊界線;海域行政管理界線;自然保護地范圍界線等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工作底圖基于不低于1:10000精度的最新DOM正射影像圖為基礎,將國土調查成果,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已設探礦權、采礦權的范圍;自然保護地范圍界線;儲量數據庫導出的礦區(qū)范圍;儲量評審備案文件明確的礦產資源估算范圍界線;由國家出資探明礦產地明確結果認定的范圍界線等矢量數據進行空間疊加,然后進行圖面整飾及制圖輸出。
開展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工作,是響應國家關于生態(tài)文明和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制作自然資源確權調查工作底圖是開展遼寧省省級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試點工作的重要基礎,因確權單元復雜多樣、標準各異,包括各類自然保護地、重要濕地和草原、重點國有林區(qū)、江河湖泊等具有完整生態(tài)功能的自然生態(tài)空間,以及全民所有單項自然資源等,所以收集到的數據資料應具有較高完備性,對收集到的大量數據進行清洗分析工作至關重要,在此基礎上制作滿足開展不同類別自然資源確權調查的工作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