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偉節(jié)
在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教師價值新定位“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過程中,班主任作為學生的關鍵引路人,如何堅守教育初心,彰顯育人本質,追求育德境界?需要理性厘清:教育是既要腳踏大地,又要仰望星空的生命旅程;教育與生命密不可分,生命是教育的原點,教育是生命發(fā)展的“剛需”;教育必須回到生命本真,植根于生命的育德才有存在的價值。因而,班主任的育德實踐是直面生命的行動,需要對生命本質、生命現(xiàn)狀、生命體驗、生命過程,以及育德內容和手段的選擇有清晰的邏輯自覺,才能呈現(xiàn)出生命亮德的育人狀態(tài),也才能體現(xiàn)出“立體弘德”的育人境界。
本期聚焦班主任“立體弘德”中“生命亮德”的主題,旨在從生命視角對班級育德實踐進行探究,充分發(fā)掘育德實踐的生命品性,對于引導師生主體遵循生命亮德的邏輯、體現(xiàn)濃厚的生命情懷、閃耀燦爛的生命光輝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這里的“生命亮德”是指班主任在立德樹人的常態(tài)實踐中,堅持生命育德的立場,突出生命至上的追求,用閃光的精神感染學生,用美好的生命激活學生,從而真正架起教書育人和學生生命發(fā)展之間的橋梁,使班級育德始終呈現(xiàn)積極、向上和美好的狀態(tài),最終實現(xiàn)讓每一個鮮活生命閃亮著美好德性的育人光彩。
顯然,指向實現(xiàn)生命發(fā)展與閃亮德性價值的班級教育,要求班主任追求學校和班級的育德生活更富于生命意義。正如每年教師節(jié)受表彰的優(yōu)秀教師群體,他們雖然各顯風采、各具特色、各有優(yōu)勢,但有一個共有的特質:充滿著旺盛的生命氣息。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教育的目的應當是向人傳送生命的氣息?!备惺軆?yōu)秀師者的生命氣息,需要我們在“立體弘德”中,始終堅持以生命為起點,關愛生命、激揚生命、健全生命,充分體現(xiàn)育德是一個多元生命交互的生命喚醒生命、生命引領生命、生命對話生命、生命成全生命的過程。
然而,在現(xiàn)實的觀照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育太多的愛都圍繞著分數表達,不盡的關心都以分數來描述,教育愿景充斥著分數的功利;德育內容也受應試的嚴重擠壓而異化,忽視學生的生命成長需求,導致部分學生在言行上表里不一、心理上違心服從,甚至有的埋下了人格分裂、陽奉陰違的禍根。功利的選擇讓育德與生命本質偏離,許多育德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忽視了對生命的關懷;許多學校并沒有真正做到基于尊重學生的生命而因材施教;許多班主任對學生個性化生命成長難以持有關愛態(tài)度和行為,對學生生命意識的正向影響力度不夠。因此,倡導班主任生命育德,讓生命與德性共振,彰顯生命亮德的育人本質,需要關注以下三點:
1.弘揚生命的價值性。班主任彰顯生命亮德的育人本質,需要將班級走心的亮德實踐視為學生的生命實踐活動,是實現(xiàn)豐盈的生命成長和生命價值的重要方式。如果離開了育德主體的生命,亮德育人實踐就會失去自身本真的內涵與價值。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不同形式的亮德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一個生命價值認同、實現(xiàn)與提升的過程,就是一個生命本質不斷凸顯、確證與拓展的過程,就是一個生命主體處于一種開放、覺醒、更新的持續(xù)亮德過程。
2.張揚生命的獨特性。班主任彰顯生命亮德的育人本質,需要尊重學生生命的獨特性,真正懂得每一個生命都被賦予獨有的特質,具有不可替代性。力求為每一個生命創(chuàng)造最佳的生長條件,涵養(yǎng)品性,培育美德。如有班主任嘗試建構了班級生命育德的獨特體系,即關懷每一個生命個體(種子),通過環(huán)境滲德(土)、習慣立德(根)、課程育德(莖)、活動聚德(葉)、榜樣樹德(花)的生長過程,最終培養(yǎng)出具有特質生命和閃亮德性的全新個體(果實)。
3.激揚生命的審美性。班主任彰顯生命亮德的育人本質,需要引領學生認識生命之真,踐行生命之善,追求生命之美,活出閃亮美好德性的生命狀態(tài)。追求生命之美,需要全面內化生命擁有美、生命展示美、生命需要美、生命體驗美和生命創(chuàng)造美的關鍵要義;更需要班主任以一種正德、向光、審美的眼光,引導學生用心審視常態(tài)育德生活的細微之處,并在每一處景致、每一個活動、每一節(jié)課堂、每一點觀察中,真正領悟生活與生命亮德之美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