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霞
隨著時代的進步,小學生課外接觸音樂的機會不斷增多,單純的唱歌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電腦、投影儀、音響等多媒體現代化教學設備、教學軟件及網絡資源的出現,給音樂課堂注入了新的活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音樂教學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上以教師為主、手段單一的教學模式,豐富音樂教學手段,提高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在音樂教學中的優(yōu)勢
當代小學生對新鮮事物的接觸較多,接受能力較強,對信息技術使用得心應手。音樂教師應針對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與心理特征,并將其同信息技術的便利性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充分發(fā)揮自身的音樂潛能。
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以教師示范、錄音機、鋼琴為主,教學形式單一,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使音樂課堂的教學方式變得更加多元化,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美的熏陶。音樂教師應合理運用信息技術,多角度、多方位、有目的地整合音樂課程資源,制作多媒體課件,使音樂知識由抽象變?yōu)樾蜗?,由靜態(tài)圖片變?yōu)閯討B(tài)視頻,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做好輔助教學
《新音樂課程標準》實施建議中強調,信息技術極大地擴展了音樂教學的容量,豐富了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因此,音樂教師需要運用信息技術做好課前準備工作,更好地輔助音樂教學。
首先,教師要熟悉教材并探索信息技術與音樂教學的結合點,廣泛閱讀和查閱相關信息,提前搜集相關的多媒體資料,補充教學內容,將其充分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其次,教師要提前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及時調整多媒體課件。教學中,教師采用講授、參觀、演示、練習、課堂討論、欣賞、復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
三、運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氣氛
在音樂教學中,綜合運用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可以寓教于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執(zhí)教四年級音樂上冊《那達慕之歌》一課中,課堂上先演示草原廣闊的風光,再讓學生隨著鏡頭去欣賞蒙古包外的那達慕盛會,聽動人的歌曲,看賽場上歡快、緊張的競技場面,課堂生動活躍,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輔助音樂課堂教學是一種實用性極強的現代化教學手段,音樂課的教學應該根據教材需要及小學生的特點合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設備,提高小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但在實際教學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必須因地制宜,恰如其分,讓小學生真正地在音樂課中得到美的熏陶,使小學生的情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樂欣賞中,逐步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實現音樂教育的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