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思思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的發(fā)病人數愈發(fā)增多,且與各類代謝綜合征相互影響,大大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肥胖等疾病發(fā)生風險,進而導致患者的生活質量下降,并對患者家庭造成不良影響。糖尿病是由遺傳因素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等因素共同作用而成[1]。2 型糖尿病是常見糖尿病類型,在中老年人群中多發(fā),且逐漸年輕化。研究表明[2],二甲雙胍是幫助2 型糖尿病患者實現血糖控制的有效舉措,而施加質子泵抑制劑后,不僅能達到血糖控制效果,還能減輕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應用優(yōu)勢凸顯。本文為進一步剖析二甲雙胍、質子泵抑制劑聯合使用的效果,擇取本院收治的9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觀察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 年1 月~2021 年2 月本院收治的98 例2 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抽簽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9 例。對照組中,男26 例,女23 例;年齡42~82 歲,平均年齡(62.08±10.58)歲;病程2~12 年,平均病程(7.08±1.85)年。觀察組中,男27 例,女22 例;年齡43~81 歲,平均年齡(62.14±10.51)歲;病程2~13 年,平均病程(7.58±1.91)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3]:血糖指標、癥狀表現等均符合2 型糖尿病診斷標準;肝腎功能正常,未患有心腦肝腎等嚴重器質性疾??;未有精神病史,未在意識或認知方面存在障礙;臨床資料完善。排除標準:惡性腫瘤或家屬不同意參與本實驗的患者。本實驗將相關事項匯報至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后開展。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入院接受降糖藥物治療,對照組行二甲雙胍基礎治療,患者口服500 mg/次,2 次/d,以早晚為宜。觀察組行二甲雙胍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其中,二甲雙胍的藥物選擇、應用劑量與對照組一致,500 mg/次,2 次/d,分別于早晚服用;予以質子泵抑制劑靜脈滴注,使用劑量按照該藥物的說明及患者實際病情決定,靜脈滴注2 次/d。所有患者均連續(xù)用藥1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治療前后血糖指標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療效判定標準[4]: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均恢復正常,且臨床癥狀全部消失,未有任何并發(fā)癥出現的患者為控制;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等指標改善程度>50%,且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未有任何并發(fā)癥出現的患者為好轉;治療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等指標改善程度為25%~50%,且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僅有輕微并發(fā)癥出現的患者為有效;未達以上任一情況的患者為無效??傆行?(控制+好轉+有效)/總例數×100%。檢測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 h 血糖。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包括低血糖、惡心嘔吐及頭痛嗜睡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對比[n(%)]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mmol/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對比(,mmol/L)
注: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aP<0.05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08%(2/49),低于對照組的16.33%(8/49),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09,P=0.045<0.05)。
2 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代謝性疾病,需要長期進行管理干預。血糖控制達標是延緩2 型糖尿病病情加重和預防并發(fā)癥出現的關鍵[5]。一般而言,營養(yǎng)治療和運動療法是控制2 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礎措施,而在實施控制飲食和合理運動等措施后,血糖仍未達標的患者則需要進行藥物治療。如今,隨著醫(yī)學界對糖尿病發(fā)病機制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降糖藥物涌現,為眾多糖尿病患者帶來了福音。二甲雙胍對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更不陌生,作為一種口服的降糖藥物,療效確切,且隨著醫(yī)療技術和制藥技術的進步發(fā)展不斷擴展種類,滿足糖尿病治療的多元需求。經研究發(fā)現[6],二甲雙胍可以通過減少肝糖輸出、抑制腸道吸收葡糖糖等渠道實現血糖控制,單一應用至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可達到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的干預目的。此外,二甲雙胍還對人體心血管有一定保護作用,長期服用可有效控制心血管事件的發(fā)生及死亡風險,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有研究表示,二甲雙胍在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方面效果理想,但長期使用也會引發(fā)低血糖、胃腸道等不良反應[7]。質子泵抑制劑是一種典型的抑制酸劑,能夠有效抑制胃酸分泌,與降糖藥物二甲雙胍聯合使用,利于在改善血糖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8]。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 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雙胍聯合質子泵抑制劑治療,能進一步達到血糖控制效果,并控制不良反應發(fā)生風險,起到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的目的,值得臨床研究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