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 敏 倪韻婷
(1.蘇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215009;2.蘇州第三中學,江蘇 蘇州 215009)
一條絲巾蘊藏著設計師的藝術素養(yǎng)和文化品味以及多情善感的感情世界,同時,也記錄著人們心里的情感特征、思想意識、審美感悟和文化。通過設計表達出人們追求幸福生活的觀念和理念。
絲巾與人體服飾是互相映襯、呼應、補充的。它與職業(yè)、教育、修養(yǎng)、生活習慣、審美趣味以及收入、環(huán)境等息息相關,其愛美心理特征又因性別、年齡、情趣、愛好的不同存在差異。如果穿戴搭配合理,絲巾可以掩蓋和表現(xiàn)人體的特征、氣質、個性;又可使絲巾更加醒目、生動、富有意趣和情趣。
絲巾可以從視覺、情感、性格等方面去顯現(xiàn)其不同,可以變成具有生命力的物質,能夠傳達人的喜怒哀樂。具有樸實無華、奢華精美、簡潔明快、豐富絢爛等不同特點,因此,絲巾已成為人體服裝附加值的主要決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絲巾是顯現(xiàn)在服裝上的眼睛與亮點。絲巾所創(chuàng)造的視覺美感效益,體現(xiàn)了不同穿戴者的個性。傳遞了女性的浪漫和嬌俏,男性的深邃和華貴。只有充分理解圍巾的奧秘,才能更加貼切地感受它,使絲巾真正成為展現(xiàn)自我的表現(xiàn)形式,點亮自身的靈魂,使人生豐富絢爛,錦上添化。絲巾在服飾上表現(xiàn)語言是多方面的,比如,活力與運動、休閑與明快、自然與人文、溫和與柔和、古典與傳統(tǒng)、細致與優(yōu)雅、簡約與時尚、民族民俗感等。那些敏感的人喜歡紅色,理性的人更加偏愛藍色,性格外向的人喜歡暖色,而性格內向的人喜歡冷色;灰色因其代表著實用和理智,則被那些沉穩(wěn)或保守的人喜愛;然而作為平衡,人們可能會被具有自己性格中所缺乏的特質的絲巾的色彩所吸引。到了絲巾風行的季節(jié),可利用多變的絲巾造型來裝扮自己。披巾絲巾長長地垂下來,造型整潔,兩端一前一后地垂下來,背影也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質地輕薄的長絲巾配上無袖衣服,清涼雅致。絲巾很嬌麗很女性,只要搭配得體,會讓女人變得風情萬種。
絲巾的搭配非常重要,它能使服裝的整體美更加完美,可以進一步體現(xiàn)人的儀態(tài)和氣質,是實用性和裝飾性完美結合的穿戴用品與外表包裝物。目的是為了裝飾自我、表現(xiàn)自我、刺激他人的感官。絲巾審美內涵是人們通過將這些能引起審美快感的形式運用在服飾上,以滿足對美的欲求。絲巾上圖案構成符合人們生理與心理需求的形式美的原理,自然中的物象演變成圖案,而圖案有藝術的韻律和形式美,這些形式不僅表現(xiàn)出一種視覺美感,也映射出種種文化內涵,我們稱之為絲巾的藝術美。絲巾的社會美,它即是一種自在美,又是一種自為美;即是一種形式美,又是時尚美;即是一種客體美,又是一種主體美。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江南水鄉(xiāng)人們的愛美心態(tài),從心理、感知、想象、情感、思想、理解等審美心理要素出發(fā),建構在審美心理結構過程之中,而且離不開視覺思維媒介的視覺心理意象。
作為意象基礎的視覺形象,緣于對視覺對象的直接感知。傾注了主觀思想感情的客觀事物,并賦予獨特的內涵意象和特定的感情在這個物體中,主體與客體進行了直接交流,互動。具有明顯的直覺特征,而客體之象通過視覺進入意念之中,染上主體的情感、經驗和性格等色彩,意象于是得以最終完成。歐文.瓊斯在《原理》一書中說:“美的實質是一種平靜的意象感覺,當視覺、理智和感情的各種欲望都得到滿足時,心靈就能感受到這種美的平靜”。絲巾所帶來的意象美,始終圍繞著由內而外的美學價值。而人們在欣賞和享受到個體美的同時,同時也能夠體味到人的個性氣質、知識修養(yǎng)、人生經歷等多方面的內容,緊圍于頸項間的一條絲巾,在發(fā)揮著人們不可忽視的裝飾和保暖的作用。如果絲巾中缺乏“情與景”、“情與理趣”的自然融合元素,也就無法構成“誘發(fā)”人想象的“審美空間”,更加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打動人的視覺和情感了。愛絲質圍巾的人,能顯示出職場的柔情蜜意和綜合素質,如果不知道怎樣挽出漂亮的絲巾,那就隨意吧,隨意地披掛在上身,讓絲巾隨風飄動起來,飄出絲巾的柔媚和動感。即便在“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年代,在一片中性的灰、藍、綠中,緊圍于頸項間的江南蘇繡絲巾也能發(fā)揮“繡”與“秀”飾的文化情韻。
女人不可忽視的飾品之絲巾,它由意象組合構成意境,意象是構成意境的手段或途徑,正確把握二者并結合起來,它離不開人的想象功能,需要設計師投入真摯的情感,更關鍵的是人、服裝、絲巾的款式搭配,缺乏了“情與物”和“情與趣”的自然融合,就無法構成“誘發(fā)”人想象的“審美空間”,缺乏意境,當然就難以感人了,更不能體現(xiàn)由內而外的“繡”與“秀”飾文化情韻。新的意境是“意”與“象”的結合,其中“意”即“意思”,是主觀的,是指設計師內心意欲實現(xiàn)的某種效果。而“象”是客觀的存在,無論是具象還是抽象,它們本身都不以思考者的思考為前提。但是一旦將兩者結合,即“意象”,就是一個灌注了設計師主觀情感的客觀事物。意境是由無數(shù)意象組合而成的,但是它不是這些意象在數(shù)學意義上的簡單疊加,而是依靠相互之間感覺、邏輯或者信仰的聯(lián)系而有機結合起來了,“意象”是點,而“意境”是由無數(shù)個意象連接起來的線所組成的多維度的想象空間,而“意境”則蘊藏和構成著由內而外“繡”與“秀”飾文化情韻的實質。
絲巾的美對視覺心理會產生反應,主要是指外界實物通過視覺器官引起的心理機理反應,是一個由外在向內在的過程,這一過程比較復雜,因為外界影像豐富,內心心理機能功能復雜,兩者在相互聯(lián)接并發(fā)生轉化時建立起來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因此不同的人不同影像,相同的人相同的影像以及不同的人相同的影像,因此,絲巾通過視覺心理直接可以影響人的視覺和精神,色彩好比琴鍵,眼睛好比音槌,心靈仿佛是穿出精神,并且由內而外產生“秀”飾的作用。
絲巾中蘊藏著“繡”與“秀”飾的文化情韻,是人們生理與心理需求的形式美,這些形式美不僅表現(xiàn)出一種視覺美感,也映射出文化品質的內涵,我們稱之為絲巾的藝術美。絲巾的社會美,它即是一種自在美,又是一種自為美;即是形式美,又是時尚美;即是客體美,又是主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