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 ,史一杰
(錦州醫(yī)科大學藥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藥劑學實驗是藥劑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主要方式之一。在藥學事業(yè)日益發(fā)展的今天,醫(yī)藥企業(yè)對具有專業(yè)藥劑學知識的人才需求日益強烈[1-2],因此培養(yǎng)動手能力強、理論素質高的藥劑學專門人才已經(jīng)成為大學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務。我國的醫(yī)藥工業(yè)和藥學科研水平一直落后于發(fā)達國家,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藥學教育水平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尚有差距,所以我國的藥學教育要與國際接軌。為了更好地向發(fā)達國家學習,加強交流,在我國各醫(yī)藥大專院校都以雙語的形式開展了藥劑學理論教學,但對藥劑學實驗教學普遍不夠重視,實驗雙語教學研究很少。如何改革現(xiàn)有的藥劑學實驗教學,創(chuàng)立新的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系統(tǒng),以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實驗教學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目前,盡管很多大學都在開設各門課程的雙語教學,但關于非外語類專業(yè)的雙語教材數(shù)目很少,很多院校在推行雙語教學時,多使用的是外文原版教材或影印版教材,難度較大。因此,如何編排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雙語教材是當務之急。
建設一支專業(yè)知識過硬同時具有扎實英語基礎知識的雙語教學教師隊伍是實施雙語教學的關鍵。教師應具有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能流利地用英語講授課程的基本知識點和主要內(nèi)容,同時要順利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做到語言得體,理解正確[3]。而實際中大多學科教師有扎實的學科功底,但缺少學科的交叉與融合;英語教師則缺乏豐富的自然科學知識,所以,真正能從事雙語教學的教師很少。另外,在雙語教學的實踐中,學生的素質良莠不齊,并非每個學生都可以輕松接受。
雖然雙語教學已在我國高校開展十余年,但還未建立一套科學而可靠的評價手段。對于評價手段和評價指標基本沿用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指標單一,缺乏理論依據(jù)和實際操作性。大多數(shù)教師還是憑經(jīng)驗進行教學,沒有通過合理的理論研究找到提高雙語教學質量的方法,大部分教師教學水平停滯不前。如何合理地設定評價標準和指標,采用更加科學有效的評價方法和手段來提高雙語教學質量,使學生達到所授課程教學大綱的基本要求,即掌握、熟悉或了解相關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4-5]。
為了克服雙語教學的缺點,使它能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我院通過十余年的藥劑學實驗教學實踐,不斷地充實和完善教學內(nèi)容及教學方法,依據(jù)藥劑學實驗的特點和現(xiàn)狀,設計出一套新穎的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藥劑學實驗教學中,克服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存在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學習被動的缺點和弊端,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fā)式雙語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帶著問題去學,在實驗中尋找答案。例如在撲熱息痛片的制備及質量檢查的實驗課中,我們改變原來由教師書寫板書總結片劑特點的教學方式,通過帶領學生學習和翻譯片劑外文說明書,發(fā)現(xiàn)和總結片劑的種類和特點,使他們對于片劑有更深的感性認識。在進行實驗指導時,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一些新接觸的專業(yè)英語詞匯輔以中文解釋,同時結合示范實驗操作形象地進行英語表達,還可提一些簡單的問題等,鼓勵學生盡量用英語回答,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初的幾次課,中文翻譯應多一些,隨后的課在確保學生聽懂的情況下適當減少中文翻譯,確保教師的英文講解沒有成為學生聽課的障礙。
為了更加方便教學,我們將以前使用的藥劑學實驗教材的每一章內(nèi)容都翻譯成英文,附在中文教材的后面,這樣既解決了教材問題,又保證了實施雙語教學不影響正常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為了幫助學生解決由于詞匯不足帶來的閱讀困難,在教材的每一個實驗后面都列有該部分的新單詞,特別是專業(yè)詞匯。根據(jù)藥劑學發(fā)展的需要,藥劑學教研室教師查找了大量的英文資料,編寫了“茶堿緩釋片制備及釋放度實驗”和“微球的制備實驗”這兩項中英文實驗講義,并為學生開設實驗。通過這些新劑型實驗內(nèi)容的引入,使學生在學校就能夠了解先進的制劑發(fā)展狀況,通過親自動手操作,使他們深入了解新劑型的制備原理和過程,從而為他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提供了支持。
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就一定要開設綜合性實驗,只有在綜合性實驗中,學生的各種知識和能力才會得以運用和檢驗。其他院校在開設綜合性實驗時多采用教師設計、學生操作的方法。我院則采用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教師輔助指導的方法。在教師的輔助下,由學生撰寫設計英文版綜合實驗,包括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實驗儀器和藥品、實驗內(nèi)容、實驗操作及注意事項。例如學生自主撰寫了“prepara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of isatidis root membrane”(槲皮素殼聚糖納米制劑的制備與質量檢測)這一綜合性實驗。在實驗中,學生首先利用生藥學知識和天然藥物化學知識,從傳統(tǒng)中藥中提取和分離槲皮素,通過運用藥劑學知識和利用現(xiàn)代制劑手段,采用離子凝膠法制備槲皮素殼聚糖納米制劑,最后利用藥物分析課程學到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對納米制劑進行鑒別、含量測定、回收率試驗、穩(wěn)定性試驗。整個實驗要求學生能夠綜合運用藥學各學科的知識和原理完成實驗操作,鍛煉了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的綜合素質。
高質量的雙語教學應該滿足學生學習相關課程的需求。利用互動教學模式,培養(yǎng)具有自主學習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具有國際化意識和交流能力的藥劑學人才[6]。學生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因此我們以學生的滿意率作為教學質量評價指標,根據(jù)所收集的資料進行理論研究、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計劃擬定、教材的編制、調(diào)查報告書寫。同時,監(jiān)督實施雙語教學計劃,實時跟蹤調(diào)查學生的反饋意見。通過問卷調(diào)查、個別學生訪談、專業(yè)教師教學效果調(diào)查、考試檢驗等方式進行評估。在評估中發(fā)現(xiàn),對于影響雙語教學質量的因素,有75.1%的學生認為英文內(nèi)容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所占的比例是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88.6%的學生認為口語語速快慢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另有85.0%的學生認為,陌生詞匯的多少也對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由此可見,英文比例、口語語速以及陌生詞匯量是影響雙語教學質量最重要的3個因素。三者如何在教學活動中綜合使用,對最終的教學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了評定雙語教學質量,我們采用正交試驗對雙語教學質量進行量化分析,從中找到最合理的雙語教學方法。
正交試驗設計作為一種科學的實驗方法在科研活動中被廣泛應用。正交試驗能夠打破傳統(tǒng)評價的限制,使用更為準確的評價指標找到最優(yōu)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7-8]。由于學生是雙語教學最直接的受眾與服務對象,因此學生評價很具客觀性和說服力。我們選擇了錦州醫(yī)科大學藥學專業(yè)本科生作為研究對象,共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有效問卷400份,實際回收率為100%。選取藥學專業(yè)學生(共400人)作為研究對象,選取英文內(nèi)容比例、語速和陌生詞匯比例為3個主要考查因素,英文內(nèi)容比例選取30%、50%、70%作為3個水平因素,語速選取60、80、100個單詞/分鐘為3個水平因素,陌生詞匯比例選取10%、20%、30%作為3個水平因素,采用L9(34)表安排正交試驗,進行教學。以學生平均滿意率(以百分比表示,百分比越高越好)為評價指標。評價指標見表1,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
表1 正交試驗因素與水平
表2 正交試驗結果
對正交試驗結果采取直觀分析,由表2中K值可得學生滿意率隨各因素的變化趨勢:由英文內(nèi)容比例因素T值可知,在所選定的范圍內(nèi),英文內(nèi)容比例為30%時,學生的滿意率最高;從語速因素T值可以看出,在所選定范圍內(nèi),語速在每分鐘80個單詞范圍內(nèi),學生的滿意率最高,課堂知識掌握最牢固;從陌生詞比例因素T值可以看出,陌生詞比例在20%時,學生的滿意率越高。
對正交試驗結果采取方差分析(見表3),以均方最小的誤差因素分析其他因素的顯著性。由F分布表查得F0.1(2,2)=9.0,F(xiàn)0.05(2,2)=19.0,比較各 F 值與 F0.10、F0.05 的大小可以得出:在所選定的范圍內(nèi),3個因素主次關系為:語速對學生對雙語教學的滿意率影響最為顯著,英文比例影響較顯著,陌生詞匯比例影響作用很小。選取最優(yōu)水平組合的原則是:顯著因素選取最好的水平,其余因素可綜合其他具體條件來選取。根據(jù)以上分析結果及考慮各種因素,確定最佳的雙語教學的方法為:英文比例占30%,語速為80個單詞/每分鐘,陌生詞匯比例為20%。
表3 方差分析結果
實施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是現(xiàn)代藥學發(fā)展的方向和迫切需要。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充分考慮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顯著提高。在藥劑學實驗雙語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對最新的學科知識和發(fā)展興趣極高,這就提示我們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更新知識。特別是一些新型制劑技術,比如脂質體、納米粒、微乳必須加入實驗教學中。另外,開設的綜合性實驗應更加貼合生產(chǎn)實踐,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依據(jù)正交試驗結果,教師在語速、英文比例和陌生詞匯比上進行了大量調(diào)整,學生反饋良好,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改善了以前學生在實驗課上理解困難等問題。所以,選取合適的因素進行正交試驗對于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具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