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菠蘿
綜藝節(jié)目《脫口秀大會第4季》近期收官,那個高個子、戴眼鏡、說話慢悠悠、表情動作傳神的周奇墨獲得冠軍。從“脫口秀天花板”到“脫口秀大王”,他的奪冠之路格外引人注目。的確,在一眾獨具特色的選手中間,周奇墨太過中規(guī)中矩,別人能討的巧,他不能,甚至還要先憑實力填補上“一身正氣”所帶來的坑。
想要與周奇墨產(chǎn)生共鳴,是需要對生活有敏感洞察和一點點自我反省的,跟炸裂式的笑場相比,他更期待的是觀眾的會心一笑。這種笑聲里,才是真正藏了東西的。
站在全國人民面前說笑話,有人說這是“社恐”羨慕不來的。但事實恰恰相反,周奇墨其實是個內(nèi)向的人,曾一度自閉到近乎病態(tài)。
從幼兒園、小學到中學,每個階段他都輾轉(zhuǎn)過不同的城市,在新的環(huán)境里,不免被別人抱團打量,自卑的他總是把敏感值調(diào)到最大。離開校園后,他在英語培訓機構(gòu)當老師,除了偶爾跟學生聊聊天,其余時間總是緊繃著。改變他的,是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物——美國著名單口喜劇演員杰瑞·宋飛。
偶然間,他看到了宋飛的專場視頻。舞臺上的肆意表達,觀眾反饋的陣陣笑聲,讓周奇墨深受觸動,那一刻他感覺:“如果這個世界還有什么能夠讓我覺得我這輩子沒有白活,應該就是這個東西了?!?/p>
2015年,周奇墨開始在北京尋找線下的脫口秀演出場地,那時只是想著把脫口秀當作業(yè)余愛好,就加入了當時的北京脫口秀俱樂部。他第一次正式說脫口秀是在三里屯的一個酒吧。“上臺非常緊張,幾分鐘內(nèi)手腳都是冰涼的,候場時也沒心思看別的演員演出,一直在背自己的詞?!敝芷婺谝淮尾稍L中回憶初次登臺的情景,那是一次招新演出,演下來之后觀眾反應還不錯,不算太冷場,后來他就這樣說下來了。
之后,周奇墨在老書蟲書店的小舞臺上說一些段子。老書蟲被譽為“中國高品質(zhì)單口喜劇”的發(fā)源地。剛開始,周奇墨總是被安排在開場,這算不得一個好位置,因為觀眾總是慢慢才進入語境的。漸漸地,他的位置越來越靠后,甚至成為固定最后一個出場的嘉賓,每次主持人一本正經(jīng)地介紹說“下面這個演員我特別喜歡,講得特別好”時,那種滿足感總能讓周奇墨回味很久。
一年之后,他索性全職干這個。跟別人的瞻前顧后不同,只要房租還能撐兩個月,一切就“天下太平”,周奇墨自述,這種“盲目自大”也沒啥原因,就覺得要把自己利利索索地交給脫口秀。
投身脫口秀,對別人來說或許是一腔熱血,但對周奇墨來說,更近乎一種犧牲。
作為一個“ 舞臺人格寡淡者”,有人說他太不適合做喜劇了?,F(xiàn)在的觀眾在短視頻的培養(yǎng)下,爆梗與刁鉆梗或許能勉強博君一笑,他這種溫吞的風格似乎只有陪跑的命。對這樣的調(diào)侃,周奇墨已經(jīng)習慣了,他說自己是地下室的天花板,每個人都能踩一踩,但踩完繼續(xù)做自己。
“曾經(jīng)我也討厭過自己的性格,想讓自己變得更感性,更外向,但這種改變很難。后來索性就放棄了,慢慢接納自己,這樣活也挺好, 不需要那么多人認可?!庇辛诉@樣的心態(tài)加持,他平日里樂呵呵地幫別人改稿,看著這些后起之秀熱熱鬧鬧,一點都不著急忙慌。
李誕說每個人都能說五分鐘的脫口秀,周奇墨對此看得很明白:“舞臺上每個人都有自己非常燦爛的五分鐘,但剩下的幾十分鐘、幾小時該怎么去度過,是很重要的?!?/p>
今年,周奇墨帶著他的個人專場《不理解萬歲》忙忙活活,兩個月的時間,跑遍二十多個城市,入行至今從未像現(xiàn)在這般痛并快樂著。溫吞如周奇墨,總算是把這條道蹚平了,沒有什么狠招,靠的就是對段子的極致成全。
作為一個業(yè)界老人,周奇墨這些年見到了許多新面孔,他們來了又走,如同流水。但無論外界多么浮躁,周奇墨都在這里找到了人生的意義。
其實剛開始寫段子時,周奇墨也硬編過一些笑話,調(diào)侃自己的長相:“我的臉像麻將刻出來一個九餅, 大夫給我媽做CT,我媽問男孩女孩,大夫說好像是一個腔腸動物……但后來發(fā)現(xiàn),在喜劇界顏值很容易有上限,卻很難有底線?!边@種爛梗雖然能逗樂一部分觀眾, 但他總覺得很失落,因為這個東西并不是自己想表達的。“雖然脫口秀是一種娛樂形式,但也有藝術(shù)的成分和個人的追求。”周奇墨說。他也希望演出效果好,但是必須有個前提——不是百分百地迎合觀眾,要有自己的出發(fā)點。
低沉的那段時間,他反復琢磨著《喜劇圣經(jīng)》里的一句話:“喜劇是挖掘你內(nèi)心最深處的東西。”這是很多喜劇人最難跨越的一道坎,它意味著要直面那些讓自己痛苦的過往,并與之和解,還要有極大的肚量說出來供眾人一樂。
2016 年, 周奇墨舉辦了個人專場《哎呀算了》,把小學時遭受的校園霸凌、住出租屋時的煤氣中毒事件、北漂獨居的內(nèi)心孤獨,都融進了脫口秀里。觀眾的反響不錯,有人佩服他的勇氣,有人羨慕他的釋然,也有人被文本逗得呵呵一樂,但無論如何,他都向觀眾透露了一種態(tài)度:人,是可以與自己和解的。
在舞臺上, 情緒激昂的表演風格更容易調(diào)動氣氛,可周奇墨從臺上到臺下都不是那樣的性格。他的風格始終如一,不追求速度,不追求密集高頻的笑點輸出,在看似平淡的講述中慢悠悠地鋪開對生活的觀察和理解。
在周奇墨心中,有兩種段子會被他視為好段子:觀察很獨到,或者心里很幽深的地方被他挖掘出來了。寫現(xiàn)象對周奇墨來說并不難,他是一個敏感的人,這或許是他在脫口秀行業(yè)里安身立命最重要的法寶。
在登上《脫口秀大會第3 季》之前,周奇墨從事脫口秀表演已經(jīng)有四五年時間。盡管在觀眾眼中是個生面孔,但在脫口秀演員李誕、龐博等人看來,周奇墨已是圈內(nèi)高水準的存在。
于是,原本想走低調(diào)、默默無聞的路線的周奇墨,“設想過1000 種出場方式,但絕對不是節(jié)目里所展現(xiàn)的——一上來就被捧為‘單口喜劇的天花板‘脫口秀OG(元老)”。這種高調(diào)亮相無形之中拔高了觀眾的期待值,結(jié)果周奇墨三度復活才“茍”進總決賽。
節(jié)目一經(jīng)播出, 吐槽撲面而來。在線下演出的幾年里,周奇墨從未聽到這么多不喜歡自己的聲音。他懷疑自己之前這么多年一直處在溫室里,這讓他感到不適和恐慌,但也慢慢接受了線上綜藝節(jié)目和線下舞臺演出的不同。
還有更多事情需要努力適應。段子沒有打磨夠一個月,就要在這么大的舞臺上演出,對之前的周奇墨來說是不可能的,現(xiàn)在新寫一個段子只試幾次就上臺講了;一個段子講什么主題、講多長時間,線下演出沒有規(guī)定,只要能串起來就行,但節(jié)目通常有主題賽,必須圍繞主題指定內(nèi)容,并且結(jié)構(gòu)完整有頭有尾。
吸取教訓,在《脫口秀大會第4 季》上,周奇墨一上來就把最好的段子拿出來講。上一季還老糾結(jié)“好段子是不是得留點”,現(xiàn)在他知道必須改變了。此前的他總是執(zhí)著于脫口秀本身,不太會考慮綜藝的娛樂屬性,而這一季中,他在技術(shù)與娛樂上找到了平衡。
總決賽這場, 別人都已經(jīng)在講情懷了,他依然站好喜劇最后一班崗,用一場意外的編排把觀眾從傷感的氛圍中拎出來哈哈大笑了一把。他用模仿頗有個人特色的選手楊波的方式出場,從表情到語氣,再到文本的邏輯,“靈魂附體”式的表演,讓楊波本人看了都直呼“他比我還像我自己”。全場被點燃之后,放松下來的周奇墨又模仿起了懶懶散散的另一位選手張博洋,還特意cue 了這次比賽中失意的王建國,每一次反轉(zhuǎn)都驚喜連連。
最終周奇墨以他穩(wěn)健又炸場的表演,贏得了在場觀眾和領笑員的一致認可,以191 票的高票獲得冠軍。
看到周奇墨奪冠, 一位關(guān)注他多年的脫口秀觀眾激動地哭了。隨后,她寫下這樣一段話——“周奇墨本來是個普通人,內(nèi)向,愛讀書,并不是所謂成功人士的體質(zhì)。他選擇了一個原本如此小眾的行業(yè),在近乎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沉靜打磨自己,只是因為熱愛。他讓我們看到普通人的光?!?/p>
(資料來源:“拾文化”“故事FM”微信公眾號等)